第361章 布爾布泰
而在清軍大營外,殘餘的清軍騎兵則在大營外圍巡弋,一時之間,他們也不敢回大營。
也不敢離開太遠。
卻又不能夠在一個地方聚集停留太久,生怕上的那些飛艇又追着他們投下炸彈。
只能在外圍不斷地移動,以避免明軍空中編隊的打擊。
雖然他們也試圖去將大營中逃離的士卒們驅趕回去。
但是從大營中逃出來的清兵實在太多了,根本無法全部驅趕回去。
即使有部分被驅趕回去的清兵,但是很快又會從其它方向逃離大營。
因爲在大營中,誰都無法預料明軍的空中飛艇下一顆炸彈會投在哪裏。
就這樣,原本四十萬大軍匯聚的清軍大營,在明軍的一陣狂轟濫炸下,基本上成了一座空營。
只有少數清軍躲藏在各個隱蔽的角落。
包括清廷的順治和太后等人,也只能隱蔽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裏。
此時的清軍大營已經名存實亡,而四散逃出大營的清兵們也早已經失去了建制。
直到色將黑,明軍的空中飛艇才返回燕京城。
入夜之後,燕京城外的明軍陣地上空,負責觀測清軍動向的熱氣球看到清軍大營中不斷有逃離的清軍返回。
然後立即將此情況報回燕京城內的明軍指揮部。
秦銳下令空中編隊先行休息,等清軍大營中人數多聚集一些,然後再去對清軍大營進行空襲。
而清軍大營內此時正在緊張地收攏殘兵,清理被炸死的清兵屍首。
同時在一處簡易的營帳內,清廷的順治和太后還有一干朝廷重臣正在商議下一步的方略。
此時清廷面對的境況十分惡劣,已經不是能不能奪回燕京城的問題了。
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當他們真正見識到明軍的強悍戰鬥力之後。
他們才知道鰲拜死的一點也不冤。
在如此強悍的空中加地面的火力覆蓋之下,近七萬騎兵片刻之間便灰飛煙滅。
只有在親眼見證明軍恐怖的殺傷力,才知道爲什麼明軍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便能將他們的幾十萬大軍全部殲滅。
在看清這些現實後,滿清朝廷僅剩的這些核心人物此時不由得心中一陣恐慌。
他們知道就算是他們此時逃離,恐怕也難以逃脫明軍的追擊。
而且他們早已經得到了盛京也被明軍進攻的消息。
如果進攻盛京的明軍也是這般強悍的話,恐怕盛京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盛京一旦失守,他們將無路可退。
現在清廷殘存的這些皇族和重臣們大多數已經對戰勝明軍不抱任何希望了。
多爾袞死後,朝中善戰的皇室成員也大多都已經離世。
其餘能戰的,要麼死在戰場上,要麼被明軍打怕了。
所以在順治皇帝福臨問下一步該怎麼辦時,多數人都不話。
只有太后見衆人沉默不語,才低聲道:
“看來只能先暫避草原了。”
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布爾布泰出身於科爾沁部,是科爾沁部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女。
布爾布泰此時意識到在滿清朝廷已經無人可以抵擋明軍的進攻了。
做爲母親,她現在只能想盡一切辦法保證她們母子的安全。
原本她還有着一番雄心壯志,希望有生之年,能夠輔佐自己的兒子將大清朝治理成一個強盛的國家。
但現在她已經看清了現實,他們想要在華夏大地繼續統治下去,已經沒有任何可能了。
而他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活下去。
所以不得已之下,布爾布泰只能提出去科爾沁草原躲避明軍的進攻。
在看到明軍的強大火力後,布爾布泰很快發現了明軍作戰方式的弱點,就是需要數量非常龐大的後勤補給。
想到廣闊的草原上,明軍如果想要保持這種強度的火力,就需要付出巨大的補給消耗。
而正是廣闊的草原能夠將明軍的這種強大火力優勢極大的削弱。
不得不,布爾布泰的眼光非常毒辣。
明軍現在最大的弱點正如她所猜想的那樣,需要十分龐大的後勤補給力量。
如果戰線拉得太長,明軍的後勤補給壓力就將會成倍增長。
這是現在的明軍無論如何也無法承受的。
尤其是在深入內陸地區的廣闊草原上,漫長的補給線會將明軍活活拖垮。
在場的所有人聽到太后的話後,都是一臉苦色。
對於一直高高在上的滿清皇室而言,蒙古向來只是他們的附庸,而他們一旦去了科爾沁草原,那他們就只能仰人鼻息了。
這是這些滿清皇室貴族們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
要是這樣,還不如讓他們在和明軍的對戰中戰死。
見衆人一陣不快的面色,布爾布泰也不能再下去了。
只好讓衆人再商議,藉口身體不適,便自己離開了營帳。
在營帳內,衆人也是各持己見,有人要再出兵攻擊明軍陣地。
有人則提出了要和明軍言和。
布爾布泰則在一旁的帳篷內冷眼看着這一切,心中卻是不由得感傷。
想想當年太祖太宗皇帝是如何的雄才大略,現如今大清怎麼就成這個樣子了呢?
她一邊傷心,一邊更加堅定了要帶着福臨前去科爾沁部草原的決心。
於是她立即叫來心腹,讓其去安排車駕馬匹。
就在這個時候,滿清的各個皇室成員和朝中重臣還沒有商議出個章程時,清軍大營中又響起了一片劇烈的爆炸聲。
這時已經是深夜,清軍大營中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會燃起火堆。
此時的清軍還沒有燈火管制的概念,入夜後,自然而然就會燃起火堆。
而明軍的空中編隊此時已經來到了清軍大營的上空。
以漆黑的夜色中,清軍根本無法發現頭頂上數量衆多的明軍空中編隊。
當一顆顆炸彈帶着呼嘯聲落下後,引發了一陣陣激烈的爆炸時,清軍大營才意識到,短暫的平靜結束了。
明軍的這些能在上扔炸彈的飛艇又來轟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