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和談
尤其是對於像華夏這樣有着龐大人口基數的國家和民族。
隨着識字率的上升,產業工人中的識字率也會越來越高。
然後各個行業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快速。
各種學科也隨着大量基於一線工作人員的經驗積累,而發現越來越多的自然界祕密。
這樣就會讓整個民族越來越強大。
可以,教育的普及纔是真正強大一個民族的核心要素。
在完成道路和基礎工業工廠建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後,對於朱君洛來,接下來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將教育的各級事項分別安排給相關的部門去負責後,朱君洛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前線作戰上。
朱君洛剛剛得到消息,張嶽已經抵達了荊州大營。
張嶽到達荊州大營後,並沒有立即開始部署兵力,而是先派出使者與吳三桂進行和談。
在和談的過程中,張嶽提出將吳三桂所部收編,可以給予吳三桂十分優厚的條件。
而且允許吳三桂依然擁有軍隊的控制權。
當吳三桂見到張嶽派出的使者後,聽到張嶽提出的條件,心中頓時十分高興。
但是吳三桂並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先將使者晾在了一邊。
可是張嶽卻是心裏有數,因爲從前線的斥候和細作傳回的大量情報來看,吳三桂在與張嶽派出的使者和談期間,減少了很多軍隊調動。
這一現象充分明吳三桂很重視這次和談。
但他之所以將張嶽派出的使者晾在一邊,很大概率是因爲想要獲取更大的利益。
而張嶽卻是不準備給他更大的讓步了,而是給和談的使節傳信,現在能給予吳三桂的條件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
如果時間拖得長了,南京城的皇帝陛下可能就會等不及,下令揮軍進攻了。
到那時候可就什麼條件都沒有了,即使明軍付出巨大的傷亡,也要將四川全部收回。
張嶽很清楚,吳三桂已經對大明給出的條件動心了,所以不需要再給出更優厚的條件,吳三桂也會同意。
而且吳三桂也很清楚,以大明現在的軍事實力,如果要對他下手,他即使依託四川的險要地形守住了,也會元氣大傷。
再加上張嶽給出了十分優厚的條件,以平西王之爵位和擁有軍隊控制權,再加上五府之地稅收和大量金銀,任吳三桂心比高,心中也不由得意動。
所以張嶽不怕吳三桂不同意和談,只怕是心中已經非常着急了。
很快,明軍使者與吳三桂又進行了一輪和談。
在和談中,雙方據理力爭,吳三桂擺出了一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條件誓不罷休的樣子。
而明軍使者卻是咬死了不鬆口,一點不讓步。
最後吳三桂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是不忍心讓下百姓受苦,而他自己也是大明的舊臣,終於同意了歸順大明。
但是接下來還有很多細節要具體商議。
還要由雙方的使團進行多次協商才能敲定最終的結果。
吳三桂此時卻是心中樂開了花,他戎馬一生,爲的不就是這些榮華富貴嗎?
這次和談成功後,他吳三桂便是正兒八經的大明平西王吳三桂了。
而且擁有開府建牙,獨立土地的特權,並且還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
這和一國之君基本沒多大的差別了。
而自己麾下的這些將士們,他們跟隨了吳三桂這麼多年,從屍山血海裏面闖出來,現在也能跟着自己好好享受享受了。
吳三桂一邊憧憬着今後的奢靡生活,一邊翻看着各地報回的明軍動向。
吳三桂並不是愚蠢之輩,他在和談期間雖然減少了麾下軍隊的軍事行動,但並不代表他就會十分相信明軍。
他之所以命令麾下的各軍儘量減少行動,是爲了不想讓自己在與明軍和談的期間,因爲下屬的衝動而導致和談失敗。
別看他吳三桂現在麾下有幾十萬大軍,其實真正的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通過這半年多以來,拼命地不斷擴軍,他已經快將四川一地搜刮乾淨了。
四川雖然富饒,但這些年經歷了太多的戰亂,早已經民不聊生。
吳三桂又在這裏大肆搜刮,就差把地皮刮掉一層了。
而吳三桂也早已經被龐大的軍隊開支煩得食宿不安。
好不容易等到明軍來各談,趁着這個機會能夠一舉走上人生的巔峯,這是大的好事啊。
所以吳三桂一直在勒令麾下各支軍隊保持克制。
並且給所有的屬下都許諾下了好處,只要和明軍和談成功,這一切就將成爲現實。
但吳三桂征戰多年,對軍事方面十分精熟,即使他命部下采取了保守的姿態。
可是面對明軍十數萬大軍,依然十分心謹慎
所以吳三桂一直派人在緊盯着明軍各支軍隊的一舉一動。
但十多過去了,吳三桂發現明軍比他還保持克制,幾乎沒有任何軍隊調動的跡象。
這讓吳三桂心中更是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
吳三桂麾下的各級將校們,也都已經迫不及待地等候着明朝的封賞。
他們跟着吳三桂投降滿清,又在這四川割據一方,到處提着腦袋打仗,爲的不就是能夠有朝一日得個一官半職嗎?
本來以爲與明軍要有一場血戰,幾乎所有人都心中十分忐忑。
他們也知道明軍的戰績,如此強悍的明軍他們心中也在學懼怕。
但是現在明軍居然和他們和談,而且提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
本來還覺得和談並沒有多大誠意,但是現在卻發現明軍幾乎沒有任何異動,顯示出了非常剋制的姿態。
讓他們這些人也感到這和談看起來是真的靠譜。
很快,和談即將成爲現實的消息傳遍了吳三桂的軍鄭
所有人心裏都樂開了花。
這種窮兵黷武的日子他們也實在是過夠了。
等朝廷封賞了,他們要好好地去享受享受。
這種喜悅的氣氛在吳三桂的軍中到處瀰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