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進退兩難
對於如何妥善安置這些舊明時的皇室成員,所有的文武大臣都沒有太多的想法。
因爲這是皇室內部的事情,做爲外臣的他們,無論怎麼都有些不太合適。
因此這件事,只能由朱君洛來拿主意。
而朱君洛在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對這些僅剩的寥寥幾個舊明皇室成員予以承認。
因爲像魯王朱以海和永曆帝朱由榔等人,確實都是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子孫後代傳人。
作爲同樣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子孫的朱君洛很難對自己的同宗視而不見。
並且經過大順軍、大西軍等起義軍和滿清這些年的屠戮,大多數舊明的皇室成員都被屠殺。
剩下的則又有許多大明宗室投降了滿清,只留下一部分一直與滿清對抗。
而在滿清主力南下之後,這些僅剩的一部分宗室成員也死的死,失蹤的失蹤。
現在只剩下了寥寥數人,還能尋找得到。
對於朱君洛來,這些人算起來都是他的同宗親人。
而這些人即使沒有最終將大明重新光復,其所做所爲也對得起列祖列宗和大明曆朝歷代的供養。
所以,朱君洛從心底裏覺得這些人應該得到大明的認可和尊重。
但是朱君洛也從舊明的滅亡教訓中得到了經驗,對這些宗室成員不會再像舊明時那樣給予其極高的俸祿。
而是隻給予其大明皇家宗室成員的身份認可,最多再給予其本人一定的日常生活供給,也僅僅是能維持其溫飽。
而他們的子孫則與他們不同,大明財政不會負擔他們的生活所需。
他們能享受到的也只是大明子民基於對大明皇室的敬仰,而對他們大明皇家宗室成員身份的尊敬。
他們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去創造自己想要的一牽
即使如此,他們也會擁有很多其它讓不到的特殊待遇。
不其它,他們做爲皇室成員,起碼在重要節日的時候,能夠得到朱君洛的親自接待,這種殊榮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另外大明皇家宗室成員的身份,會讓他們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會得到比普通人更多的關注。
只要自己肯努力,他們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而對於那些投降滿清的宗室成員,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朱君洛對於這些軟骨頭的宗室成員,如果是參與過對大明作戰的,將和其它清軍俘虜一樣,成爲礦場的礦工。
如果是投降滿清後,只是賦閒在家,和平民一樣生活,並沒有對大明和其它人造成危害的,則與其它收復地區的平民同等待遇。
但是不會給予其大明皇家宗室成員身份的認可。
像魯王朱以海和永曆帝朱由榔,他們雖然沒有抵抗住滿清的進攻,但是他們也依然敢站出來,舉起大旗與清軍對抗。
這種事情對於任何一個人來,都意味着一旦兵敗就會以身殉國。
而他們卻義無反關舉起大明的旗幟與滿清一直對抗。
這些饒壯舉當得起大明給予其極高的尊崇。
因此,朱君洛在攻下南京時,便下詔給予魯王朱以海,永曆帝朱由榔大明皇室親王的待遇。
與朱君洛的兩個弟弟一樣,大明財政將給予其高額的俸祿。
雖然比起以前太祖皇帝時的俸祿那麼多,但也已經是非常高規格的待遇了。
此時的何正陽對這些事情當然十分清楚,因爲當時朱君洛駐陛南京城之時,何正陽就在朱君洛左右隨同。
其中的來龍去脈,何正陽也都基本知曉。
而正因爲如此,何正陽才覺得事情實在棘手。
此時的何正陽有些忌諱將此事請示朱君洛的話,會不會給朱君洛造成麻煩。
因爲何正陽覺得此事即使是讓朱君洛來解決,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要是出兵緬甸的話,就會坐實朱君洛視宗室安危於不顧,並且師出無名,會被有心之人戴上不仁不義的帽子。
這對於何正陽來,他做爲朱君洛的臣子,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自己的主公陷入不仁不義的境地。
這將會對將來的國家治理造成嚴重的隱患。
何正陽寧可自己擔上這個罵名,也不容朱君洛身上沾染一絲污漬。
而即便是何正陽自己來承擔這個罵名,出兵緬甸後,還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
那就是在大明西南邊境有着爲數衆多的大明屬國。
這些屬國向來都以大明爲宗主國,雖然他們並沒有對大明做出過多少貢獻,但是卻也長期以來保持了西南邊境的穩定。
而此次如果何正陽擅自出兵緬甸,就會讓這些與大明西南邊境接壤的臣屬國產生恐懼,甚至是同仇敵愾,共同聯合起來對抗大明。
因爲這些國家看到大明名不正言不順的悍然出兵緬甸。
難免會生出對大明的忌憚。
因爲在他們看來,大明今能在沒有正當合理的理由下出兵緬甸,將來對他們出兵也是勢在必行的。
而且大明一旦出兵緬甸,在這些周邊的國家看來,便是新大明想要將西南地區的疆域進一步擴張的信號。
而這些國家無論哪一個,面對大明的強大軍事力量,他們都無法抵擋明軍的大舉入侵。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是抱成一團,來共同抵禦大明的進攻。
甚至他們會主動出擊大明,將西南邊境的一些重要戰略關口率先搶佔。
那樣的話,將來西南可就沒有安寧日子了。
而平定西南之後,有極大的概率,朱君洛會讓何正陽來負責西南的基建和施政。
那這不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此時的何正陽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而這個時候,何正陽並不想着與周邊的所有國家開戰。
因爲何正陽做爲大明內閣成員和第一軍團的最高指揮官,他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東北邊境傳來的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