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蒙古人襲擾
開始向頓河哥薩克叛軍發起兇猛的攻勢。
阿列克謝一世不愧是一個軍事才,他將所有的步兵全部推進到一線,不斷地壓縮哥薩克騎兵的陣線。
然後在哥薩克騎兵在衝擊步兵陣線的時候,從兩翼向哥薩克騎兵發起騎兵衝鋒。
本來羅剎國政府軍就有着二十萬大軍,其中騎兵部隊更是超過了五萬。
阿列克謝一世所率領的親衛軍團三萬餘精銳騎兵部隊加入戰局後,立即便對哥薩克騎兵造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在對方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向已方步兵發起攻擊的時候,阿列克謝一世則用自己一方的騎兵從兩翼側擊敵方騎兵。
人數和戰鬥力都不佔優的情況下,哥薩克騎兵立即便吃了大虧。
然後在損失了不少人之後,只能倉皇撤退。
而阿列克謝一世則指揮着步兵集團不斷地向前推進。
只用了三的時間,阿列克謝一世就率領大軍收復了大片的失地。
將戰線重新推進到了莫斯科三百多公里以外。
這幾的接連勝利,讓阿列克謝一世的聲望大漲。
國內的民衆都在四處歡呼着阿列克謝一世的勝利。
而從阿爾泰調回的主力部隊也已經快要抵達南方戰場了。
只要再有最多三的時間,主力部隊便能夠返回。
到時候,南方的這些哥薩克叛軍將會全部被殲滅。
主力軍團有着三十多萬的精銳軍隊,再加上阿列克謝一世所率領的二十餘萬軍隊,加在一起已經將近六十萬大軍了。
而頓河哥薩克叛軍人數只有十幾萬人。
雖然他們都是騎兵,戰鬥力也十分出衆。
但是這些叛軍卻在阿列克謝一世指揮的攻勢下,被打得不斷後退。
自從被阿列克謝一世率軍正面擊潰一次之後,哥薩克叛軍再也不敢與羅剎國政府軍發起正面對抗了。
他們只能發起一些規模的襲擾作戰。
而很快,阿列克謝一世便抽調出一批精銳的騎兵分隊,專門去剿滅這些四處襲擾的哥薩克騎兵。
由於雙方的騎兵都十分熟悉對方的戰術。
所以在阿列克謝一世派出一批騎兵分隊之後,雙方之間的襲擾便基本對對方起不到什麼威脅了。
雖然每都有很多場規模的騎兵遭遇戰發生,但是互相之間傷亡並不是很大。
只是誰都無法對對方造成致命的傷亡。
一時之間,哥薩克騎兵也對羅剎國政府軍無可奈何。
而羅剎國政府軍人數衆多,其中更是有着十五萬的步兵。
所以在羅剎國政府軍的不斷推進下,只能不斷地後退。
這個時候,頓河哥薩克叛軍中也得到了羅剎國主力大軍即將要趕到戰場的消息。
他們頓時有些着急了,因爲三十多萬主力大軍一旦抵達戰場,那將會對他們造成碾壓性的優勢。
到時候他們怕是隻能逃到烏克蘭一帶,甚至就連烏克蘭也並不是安全的避難所。
因爲他們深知,以阿列克謝一世的性格,他一定會率大軍追殺他們到烏克蘭,甚至連烏克蘭也會一同遭到進攻。
於是頓河哥薩克叛軍的一衆首領們便立即下定決心,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阻擋住羅剎國政府軍的進攻。
否則,他們再這麼繼續敗退下去,等到羅剎國主力軍團一到,他們便只能逃命了。
而羅剎國就這麼大,烏克蘭也並不大,他們能逃到哪裏。
在這種危急關頭,哥薩克人想到了在烏拉爾和阿爾泰山脈一帶的蒙古人。
他們立即派人去和這些蒙古人聯絡。
希望這些蒙古人能夠從背後向羅剎國的主力軍團發起襲擾。
只需要讓羅剎國政府軍的主力軍團一時之間到達不了南方的戰場。
他們就還有繼續與阿列克謝一世對抗下去的希望。
因爲蒙古人此時聚集起來拒絕羅剎國調動的行爲,在羅剎饒眼裏其實已經和哥薩克叛軍的行爲無異了。
哪怕蒙古人並沒有像哥薩克叛軍那樣向羅剎國政府軍發起攻擊。
但是以阿列克謝一世的性格,只怕是平息了哥薩克叛亂之後,便會立即率軍去征服這些蒙古人。
所以哥薩克叛軍有着足夠的理由相信,蒙古人一定會選擇聽從哥薩克饒勸告,向羅剎國主力軍團發起攻擊。
到時候,兩面夾擊之下,羅剎國政府軍將會首尾難顧。
再加上哥薩克人和蒙古人都是十分擅長騎射的民族。
他們雖然現在軍隊的數量比不上羅剎國政府軍,但是他們也在不斷地徵召更多的青壯年加入軍隊,去對抗羅剎國政府軍的攻擊。
隨着時間的增長,雙方的力量對比將會慢慢地向哥薩克人和蒙古人傾斜。
而且哥薩克人還派人在向其它的勢力尋求援助。
其中有瑞典和烏克蘭,甚至還有大明,也在哥薩克饒求援名單之鄭
而這些國家,原本只是作爲旁觀者,正在看着羅剎國內的叛亂。
看看阿列克謝一世到底如何平息這次的叛亂。
除了大明以外,其它國家大部分都認爲阿列克謝一世的勝率更大一些。
但是當哥薩克人向他們發出求援的請求後。
這幾個國家還是紛紛派出了各自的部隊向哥薩克人進行援助。
很快,羅剎國的邊境地區烽煙四起。
周邊曾經和羅剎國發生過戰爭的幾個國家都派出了規模不等的軍隊,對羅剎國邊境地區發起了攻擊。
這樣一來,阿列克謝一世完全沒有精力去對付這些國家的進攻了。
因爲他現在已經將所有自己能用的兵力全部用來對付哥薩克叛軍。
而他的主力軍團現在卻受到了蒙古饒不斷襲擾。
行軍的速度一時之間變得十分緩慢。
更讓阿列克謝一世感到十分頭疼的是,遠東軍團又給他發來了急報。
他們的遠東軍團在進入大明的邊境地區後,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戰果。
反而是被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