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興建學校

作者:麥浪中的守望者
現在大明各地都有了無線電報機,併成立羚報局,通過無線電報機,很快就能將各條政令立即傳送至各地的政府機構。

  尋找臨時教育場所的政令下達後,各地政府官員立即行動起來。

  經過多年戰亂,有着很多的空置廟宇,這些地方並沒有人去修整。

  而原本居住在廟宇中的僧侶也只剩下少數幾人。

  各地政府官員便將這些廟宇暫時先用來當作學校,即使有一些廟宇中有少數僧侶,對於這種教書育饒好事也是極爲贊成。

  很快,各地政府便清理出很多用來臨時講課的地方,雖然廟宇佔了多數,但還有一些其它的場所也用來當成學校。

  有一些地方將祠堂用來作學校,也有一些地方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便臨時搭建一片窩棚來當做講課的地方。

  短短的幾內,各地都已經開始了招生,甚至一些地方已經開始給孩子們上課了。

  一方面是各地政府行動迅速,另一方面各地百姓也十分支持,紛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只想着儘快讓孩子們能聽到老師講課。

  與此同時,大明財政部也撥付出了大批的資金,用於各地建設學校。

  根據各地政府招生後統計得來的數據,十一歲以下的學齡兒童有五百萬,十一歲以上,十六歲以上的適齡少年有四百六十萬,另外學齡前的兒童也有九百多萬。

  由於華夏各地被大明收復後,很快便進入了安定的生活環境,這一年來出生的人口大增。

  僅最近的一年間,華夏各地新生的嬰兒就已經達到了五百多萬,出生率接近了百分之七,這一數字讓朱君洛都感到十分驚訝。

  這一現象一方面是因爲人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是這年頭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人們一到黑就睡下了。

  一直以來都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再加上現在華夏的百姓絕大多數還依然保持着農業時代的思維,多生孩子就意味着能夠增加勞力,家庭人口越多,就意味着家庭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而這正是朱君洛最想看到的,也是他迫切的想要將教育儘快推廣普及的主要原因。

  人口的出生率在接下來的幾年一定會得到爆發式的增長,預計明年的出生率將能夠達到百分之八以上。

  每年新增的大量兒童,很快就到了需要接受教育的時候,到那個時候,如果沒有大量的學校,這些孩子將只能成爲農業的勞動人口。

  而越來越龐大的工業體系卻因爲工人短缺而不得不控制發展的速度。

  這可不是朱君洛想要的結果。

  因此,朱君洛讓第一批新建的學校就要滿足目前的適齡未成年上學的需求。

  於是第一批便規劃了一萬所學,三千所中學,六百所職業學校,以及二十所大學。

  每所學需要能夠容納一千名適齡兒童,每所中學需要至少能夠容納三千名適齡少年。

  而職業學校和大學都需要分別容納五千人和兩萬人以上。

  而且每所學校除教學所用的教室之外,還要建設一定比例的學生和教師宿舍,以供離家較遠的師生使用。

  除此之外,還有食堂、操場等各項設施。

  林林總總算下來,每所學需要耗資兩千八百龍元,每所中學需要耗資九千五百龍元。

  新建一所職業學校的耗資則在兩萬龍元以上。

  而大學更是每新建一所需要耗資三十萬龍元。

  這些一共加起來,僅第一批學校建設就需要近七千五百萬龍元的資金投入。

  另外還有大量老師的工資支出和各種教學用具、教材等,都要大量的投入。

  僅以中學和學的老師來算,這些學校所需要的老師就近二十萬名,每名老師每年的工資平均約爲八十龍元,這些老師一年的薪資就達到了一千六百萬龍元。

  而職業學校和大學老師的薪金更高,至少在每年一百龍元以上,每年支出近兩千萬龍元。

  於是大明財政部專門拔出一億五千萬龍元,用於教育專項資金,用來發展教育。

  現在的華夏稅收雖然不高,只有不到一億龍元,但是其它收入卻讓財政部富得流油。

  僅僅靠出售荒地便收入了十二億龍元,其它各種收入加起來也達到了近十億龍元,其中包括羅剎國的戰爭賠款和各地的繳獲。

  所以現在的華夏大明財政有着足夠的盈餘。

  而朱君洛和內閣的一致意見都是將這些錢用在改善民生和促進國內經濟發展上。

  至於軍費,朱君洛則另有打算,現在當務之急是讓華夏儘快追趕上美洲的步伐。

  只有華夏各地的發展進入正軌,能夠有着足夠的實力應對各種危機,朱君洛才能放心返回美洲。

  一億五千萬龍元看似數量龐大,但其實分佈在各地政府,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很多地方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學校建設的成本也是非常高,但是各地民衆的熱情卻十分高昂,紛紛捐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將學校儘快建成。

  但是當南京得知此事時,卻緊急下發限令,讓每個捐獻者捐款不得超過十龍元。

  這一做法就是爲了防止有一些資產雄厚的富戶利用對學校捐款一事,讓學校對他們的子弟大開方便之門。

  這樣便破壞了普及教育的本意,本來公平的教育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變得不再公平。

  當這項政令下達後,很多富戶表示了不滿,但卻讓平民階層十分認同。

  朱君洛卻也並不以爲意,只要在制度上將這些富戶的旁門左道封死,然後再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便能讓這些富戶按照國家發展的方向做事情。

  朱君洛現在並不擔心這些失去土地的富戶能對華夏的政局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

  他唯一擔心的是這些富戶如何將自己手中大量的資產投入到各行各業。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