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飛艇吊艙
否則的話,他們哪怕逃回去,也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更何況現在他們已經落入了下風,能不能在明軍空中飛艇的進攻下存活下去,都是一個未知數。
一時之間,雙方的戰鬥變得極爲慘烈。
明軍的空中飛艇,此時也有不少被敵方高射炮命中的。
但明軍的空中飛艇上有着氣囊隔艙,即使被對方高射炮擊中,一時之間也不會被擊落。
在溫小六下達不得後退的命令後,一艘艘空中飛艇便一直與歐洲殖民軍的熱氣球保持着一定距離。
既不遠離,也不會與對方離得太近。
而這個時候,大部分的熱氣球也已經升到了一千米以上的高空。
他們的高射炮射程,也由於高度差縮小,而變得更遠了。
這才讓他們能夠命中明軍的飛艇。
但他們一次射擊後,就必須要進行長達一分多鐘的裝填。
這個空檔期,就是他們的至暗時刻。
他們只能盼望着明軍的飛艇不會對他們發起攻擊。
而事實上,明軍的空中飛艇上,並不僅僅只有一架機槍。
多數明軍飛艇上,裝備着至少三架機槍和一架機炮。
最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將所有的機槍全部調整至同一側進行射擊。
而在形成環形陣後,只需要吊艙的一面對敵。
於是明軍飛艇便將所有的機槍全部放在了吊艙的對敵一側。
明軍飛艇的吊艙,其外形與船十分相似。
整個吊艙全部做成了封閉的結構。
吊艙寬約九米,長度達到了二十五米,高八米。
整個吊艙分爲了兩層,上半部分爲操作室。
操作室內有操縱舵,控制檯,無線電臺,蒸汽機等用來控制飛艇的一系列機械設備。
而在下半部分的艙室內,則用來放置各種武器和彈藥,以及其它的一些物資。
整個吊艙內的所有機械裝置和武器裝備都呈環形,分佈在艙室的四周。
而在艙室的中間位置,則是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
中央獨立的隔艙內,也同樣分爲了兩層,下層則用來存放彈藥,上層則用來存放蒸汽機所需要的燃料。
吊艙上下兩層的外圍艙室內,除了大量的機械設備和武器外,還可以根據作戰需要,用來搭載人員。
只需要將艙室內安置一些坐椅,就能夠搭載人員了。
一艘軍用空中飛艇如果滿載武器彈藥後,能夠搭載四十到六十名官兵。
如果不裝備武器彈藥,全部用來載人的話,一艘空中飛艇能夠搭載一百多名官兵,最多能達到近兩百人。
而要是全部用來運載物資的話,空中飛艇的吊艙內,可以運載近五十噸的物資。
只要這些物資的體積不超過吊艙內的空間體積,就能夠放得下。
除此之外,空中飛艇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在吊艙下方,額外增加一個貨艙,專門用來裝運物資。
空中飛艇可以加裝一個載重約五十噸的貨艙,將貨艙吊在吊艙的下方即可。
而加裝了貨艙的空中飛艇,其飛行速度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滿載了大量貨物的情況下,空中飛艇只能以最高每小時五十公里的速度航行。
正常情況下,由於空中飛艇的載重量小,只有一些十分緊急,或者非常重要的物資纔會由空中飛艇進行運輸。
而調動軍用空中飛艇進行遠程的運輸,也需要極高的軍事指揮權限。
明軍空中飛艇的吊艙內,所有的武器裝備全部在下半部分的外圍艙室內分佈。
在吊艙的周圍,分佈着多個用橡膠套封裝的射擊孔。
機槍和機炮在射擊時,就會將槍管伸到吊艙外進行射擊。
除此之外,吊艙的四周,還分佈着衆多的觀察孔。
這些觀察孔分佈在吊艙的各處,用來觀察外面的情況。
在對攻擊目標進行射擊時,也同樣通過射擊孔來進行瞄準。
這些射擊孔大小隻有半尺見方,全部用玻璃製成。
製作這些射擊孔的玻璃並不像民用的玻璃那樣易碎。
而是採用了防爆性能優越的防爆玻璃,並且其厚度也達到了近十釐米。
在空中飛艇的吊艙設計射擊孔時,並沒有專門針對空戰而設計。
而是爲了防止空中飛行的鳥類對空中飛艇吊艙進行撞擊。
空中飛艇吊艙的底部,則開設了前後各兩個投彈口。
投彈時,則會將投彈裝置安放在投彈口處,利用投彈裝置上的瞄準器進行瞄準。
另外如果需要進行空降作戰時,空降人員也會從這些投彈口中出艙。
正常情況下,四個投彈口,最多隻使用兩個。
而設置四個投彈口,是爲了在對密集目標進行轟炸時,能夠加大投彈的密度。
同時也爲了空降作戰時,空降人員能夠快速出艙。
此時在與歐洲殖民軍熱氣球進行交戰的空域,明軍空中飛艇將全部的機槍調整到同一側後,火力得到了倍增。
一時之間空中的火線更加密集,被擊落的熱氣球數量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當對方的高射炮進行了一次射擊後,大多數熱氣球成爲了活靶子。
明軍的飛艇趁着這個時候將環形陣的範圍,進一步壓縮。
很快就在明軍空中飛艇的瘋狂進攻下,擊落了大批熱氣球。
等到有一部分熱氣球將高射炮裝填完畢後,這些熱氣球的數量已經不到一百了。
雖然剩下的這些熱氣球,已經將高射炮再次裝填完畢,正在向着明軍飛艇開炮射擊。
但明軍的空中飛艇此時卻絲毫沒有躲避的意思,反而是不斷地朝着這些剩下的熱氣球進行射擊。
二十艘空中飛艇上,現在已經有七十多架機槍,還有二十架機炮,正在對着這些熱氣球進行瘋狂的射擊。
此時雙方的距離也非常近了。
不斷有明軍飛艇被高射炮擊中,甚至有好幾艘空中飛艇的氣囊上,已經出現了好幾個破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