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通風報信
隨援軍一起到來的,還有從第一軍團的轄區內,招募的一萬多工匠。
這些工匠,將會對達卡據點進行全面的改建。
將整個達卡據點修建成大型的軍事基地。
在援軍到來之前,溫小六就已經讓戰俘們,將這裏的土地進行了平整。
已經清理出大片的空地,足夠修建軍事基地所需。
將五萬陸軍和一萬多工匠送到達卡據點的,是太平洋艦隊的第三分艦隊。
第三分艦隊將運送的援軍和工匠送到後,便載着大批戰俘運往了南洋。
在達卡軍事基地,溫小六留下一個陸軍師駐守。
其餘的六個步兵師,則立即向南方進軍。
對於溫小六來說,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好久。
現在援軍終於到來,他將下一個攻擊的目標定在了布里。
根據之前所收集到的情報來看,那裏有着五千餘歐洲殖民軍駐守,其中絕大多數爲法國人。
因爲布里是法國在印度半島的殖民地據點。
法國由於最晚來到印度半島,他們的實力幾乎算是所有殖民國家中最弱小的。
而布里據點,也是法國人在印度半島的唯一一個據點。
但是他們雖然來的晚,僅僅只有七八年的時間,但是他們卻在這裏修建了堅固的城防工事。
而且由於布里的位置靠近印度洋,有着較好的水文條件,他們在布里附近也修建了港口,用來運送貨物,進行遠洋貿易。
尤其在最近的幾年時間裏,大批法國的貴族,將自己的海外資產大量集中到布里,使得這裏形成了較爲繁華的城鎮。
並且在這裏還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和各種貨物。
而對溫小六來說,布里最重要的是其戰略位置。
布里距離達卡據點約兩百多公里,中間有着大片區域,現在依然歸歐洲聯合東印度公司所控制着。
之前由於兵力不足,溫小六並沒有貿然率軍前去攻佔。
現在有了大批援軍到來後,溫小六所指揮的軍隊,人數達到了七萬多人。
如果加上海軍艦隊的人數,總兵力達到了近八萬人。
兵力得到大幅增加後,溫小六便能迅速向南方進軍了。
溫小六率六個步兵師,向着印度半島的南部進軍後,這個消息立即被達卡據點附近的歐洲殖民軍得知。
尤其是他們得知明軍的數量多達六萬時,很多城鎮的駐軍便頭也不回地向南方逃去。
這些城鎮中,大部分城鎮的駐軍都只有不到千人,最多的也只有兩三千人。
其中還大部分都是印度籍士兵。
他們自知面對如此規模的明軍,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實力,只能趕緊撤離。
而溫小六則率軍一路南下,途中根本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在那些被歐洲殖民軍放棄的城鎮裏,溫小六則是將那些投誠的印度籍士兵派去駐守。
溫小六並沒有派明軍在這些城鎮中駐守。
而在每隔幾十公里的區域,留下了一個團的兵力,對周圍的區域進行警戒。
每一個步兵團,都將負責周邊數千平方公里的區域。
並且每個步兵團,都有獨立的電臺。
一旦發現有任何緊急情況,都會在第一時間報回指揮部。
溫小六還給每個負責留守的步兵團,配備了不少機槍和火炮。
並且讓各個負責留守的步兵團,在其駐地加緊修建防禦工事。
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可以憑藉堅固的防禦工事,來減少士兵的傷亡。
以明軍現在的裝備情況來看,他們的火力輸出密度堪稱恐怖。
每個步兵團,有兩千名官兵組成。
其中步兵約一千五百人,炮兵兩百人,騎兵一百人,擲彈兵兩百人。
而且每個步兵營中,都裝備着十幾架機槍。
溫小六還給每個步兵團配備了十幾只熱氣球。
對於防禦性質的這些步兵團來說,十幾只熱氣球,已經足夠他們守住營地了。
並且這些熱氣球的用途不僅僅是用來攻擊。
平時這些熱氣球可以對周邊數十公里的區域進行高空偵察。
以其一千多米的飛行高度,可以將軍營周邊三十公里範圍盡收眼底。
這也給留守軍營的明軍,提供了更大的安全保障。
即使遇到大批敵軍來攻,憑藉着這些熱氣球,也能夠對敵軍發起猛烈的空襲。
每隻熱氣球上,都裝備了一架機槍,另外還有多達三噸的航空炸彈。
這十幾只熱氣球,雖然機動能力遠遠比不上那些空中飛艇。
但是在明軍的軍營附近進行短距離的移動,還是可以輕鬆做到的。
對於駐守在這片區域的每個步兵團來說,他們所面對的敵人,頂多也只會是一些民間的抵抗組織。
溫小六之所以這麼部署,也只是爲了防止出現民間暴動。
雖然目前看來,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小,但爲了預防萬一,還是做出了這樣的安排。
而且這些明軍的軍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展現出明軍的強大戰鬥力。
也是給周邊的這些印度人一個警示。
他們能夠從很遠的地方,看到明軍的這些熱氣球。
即使他們有心犯亂,也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通過之前的大量情報蒐集,溫小六知道這些城鎮中的印度人,根本沒有太多的抵抗心理。
畢竟他們已經經過了多年的外族統治,他們已經被完全馴服了。
而且歐洲殖民者將這裏佔領之後,爲了防止當地的民衆叛亂,採取了十分嚴格的管制措施。
這些民間的普通民衆,根本無法接觸到武器的製造方法。
最多隻是一些性能十分落後的土槍土炮,戰鬥力十分有限。
而且他們想要聚集大量人手,來進攻明軍的軍營,也很難做到不被明軍發現。
不說那些被明軍派往這些城鎮的印度籍士兵,會在第一時間嚮明軍報告線索。
就算沒有他們通風報信,明軍也能夠通過情報部的暗探,和分佈在空中的熱氣球發現異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