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通情達理
“嫂子這邊……”
李瑞解釋道:“不用擔心,珊珊不會因爲這些生氣的。”
謝文兵並沒有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纏,簡單約定了時間場所。結束通話之後,李瑞撥通了馮珊珊的電話,表明今天晚上要跟朋友在飯店喫飯。
一位在事業上大有成就的男人,總是避免不了那些酒桌上的應酬。
曾經有一位超級大佬說,成功男人的酒局,都是欺騙。但事實上在沒有真真正正的獲得成績之前,飯桌上的喫喝,確實是維繫交往人脈的最好方法。
馮珊珊也料想到,伴隨着李瑞的事業不斷前進,也許會屢屢在外面喝酒社交。
事先有過心理準備的她,並沒有準備出言勸解,即便是李瑞說了顧曉萌也會參加。
顧曉萌是李瑞事業上的重要合夥人之一,共同參加酒局應酬再尋常不過。即便內心有一些疙瘩,可馮珊珊還是會理智答應。
她信任李瑞不會在外面做哪些對不起自己的事情,特別是在二人的關係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之後,更應當加深對雙方的信任程度。
徵求了馮珊珊的允可之後,李瑞算是長舒了一口氣,事實上,他真的擔心馮珊珊妒忌心態重,不願意讓他跟顧曉萌共進飯局呢。
如此的話,日後見到顧曉萌的時候那可太不好意思了。
馮珊珊說道:“早一點回家,我等你。”
“嗯呢。”
結束通話之後,李瑞駕車往着謝文兵預定的酒店駛去。
那家酒店的規模並不算大,可在京州還算有些聲望,拿手菜是北京烤鴨。
早在南北朝時《食珍錄》中,已有炙鴨的記載。元代的《飲膳正要》中有了燒鴨的說法。這些皆爲今日烤鴨之前身。
背景的烤鴨店,一說出現在明朝嘉靖年間,一說出現在清乾隆五十年。那時經營的是南京傳來的燜爐烤製法,故稱南爐鴨。最早的店址在宣武門外米市衚衕,即老便宜坊烤鴨店。現在前門外鮮魚口便宜坊烤鴨店開業於清咸豐五年。
後來居上,影響很大。全聚德烤鴨店開業於清同治三年,由於經營有方,力求創新,很快名噪京華,並傳及海外。創業者河北薊縣楊全仁,把燜爐改爲掛爐,獨闢蹊徑爲博採衆長,故極有特色。“文化大革命”時期,全聚德改名爲“北京烤鴨店”,便宜坊改名爲“新魯餐廳”。粉碎“四人幫”後,複名。
此外,這家店鋪還有二月紅的白酒、十三香酥脆、稻花糕等小喫,許多京州人宴請賓客的時候都會選擇這裏。
李瑞趕到這裏的時候,酒店已然爆滿,辛虧酒店老闆之前跟謝文兵有過生意上的往來,事先預定了個餐桌,方纔得以預定。
好久不見,謝文兵像似曬黑了很多,也略微消瘦了些。但是從目光來看,像似比之前更加有精氣神了。
一個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對未來的期許之後,當然看起來會愈發神氣,這很尋常。
反而是顧曉萌,面容有些頹唐,除此之外還有幾分憋鬧。看到李瑞的時候,只是問候一聲,並沒有過多說些什麼。
從上次馮珊珊在茶葉鋪“大鬧一場”之後,李瑞基本上就不怎麼去茶葉鋪了,乃至於顧曉萌總認爲自己像是一個被捨棄,無人問津的幽婦一般。
事實上,李瑞是想出言寬慰她一番的,但卻也不知應當如何開口。辛虧有謝文兵在那裏打着圓場,主題不一會兒就被轉移到了包集鎮的建設上。
依照謝文兵所言,此前的勘察工作已然到了收尾階段,鑽井工程隊第二天就會進鎮。
就算這樣,沒有三兩個月,也很難結束基本的工程。
況且此時是深冬季節,施工起來並不如春夏秋天那般便利。
使人欣喜的是,李瑞之前種下的那些棉花苗,此時已然生長成如同蒼天大樹一般,眼瞅着就要生出果實骨朵。
無論謝文兵亦或是包集鎮的鎮民,都從沒有見過如此高度的棉花。
目前鎮子裏面已然有人傳言,李瑞手中擁有着國家的高端科技,包集鎮是被當作試點測驗了。
李瑞啞然,事實上,他着實擁有着一種高端科技,可跟國家卻沒有絲毫關聯。
謝文兵說道:“事實上我也認爲很奇妙,要是早知如此我就應當在棉花苗種下的第一天起拍攝畫面,存有錄像。那要流傳出去,肯定能吸引大量的公衆注意力!”
李瑞爽朗一笑:“日後多得是機遇。”他停了一下,繼續道:“差點忘了,我交代你收購的那些土地處理的怎麼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