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

作者:哈李路亞
胡不歸立於一旁,悄然擡眸望向李承乾,只見陛下眉頭緊蹙,眼神之中滿是對娘娘病情的心疼。

  那眸光之中的愁緒,恰似深秋裏凝在枝頭的寒霜,沉甸甸地壓着。

  胡不歸心裏明鏡似的,這世間的事,人力終有盡頭,即便貴爲帝王,面對心愛之人被病痛折磨,也只能徒喚奈何,有些事強求不來,只能徒增滿心哀愁。

  李承乾像是察覺到了胡不歸的目光,微微轉過頭,目光中少了幾分朝堂之上的威嚴,多了些尋常人的懇切。

  “不歸啊,”他輕聲開口,聲音略帶沙啞。

  “你潛心研習醫術,可不能只一頭扎進醫理藥理之中,更得將心比心,實實在在地去照顧病人的感受。這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實際情形,行醫問藥這件事,更是馬虎不得,必須要結合實際來考量。”

  他微微頓了頓,擡眼望向遠處那硃紅色的宮牆,

  “就拿你給娘娘開的藥方來說,不可否認,你的方子藥效顯著,娘娘也因此從昏迷中甦醒,病情有了極大的好轉,這是你的功勞,朕心裏自是清楚。”

  李承乾收回目光,再次看向胡不歸,眼神裏多了幾分期許,“但你可曾想過,那藥湯苦澀得難以下嚥,每日還要服用六次,這般頻繁又痛苦的服藥過程,任誰的脾胃能承受得住?”

  “病人喝了藥就忍不住噁心嘔吐,根本無法正常進食,長此以往,身子又怎能真正好起來呢?”

  胡不歸靜靜的聽着,陛下所言句句在理,鞭辟入裏。

  自己一心撲在醫術的精進上,追求藥到病除的神效,卻實實在在地忽略了病人在服藥過程中的艱難承受。

  他張了張嘴,本想解釋幾句,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陷入了沉思。

  那些平日裏爛熟於心的醫書典籍、方劑藥理,此刻在他腦海裏不斷翻騰,似乎有一個全新的理念呼之欲出,可又始終隔着一層朦朧的紗,怎麼也抓不住。

  李承乾見他若有所思,便不再多言,扭頭看向一旁候着的張顯懷,語氣恢復了幾分往日的威嚴:“顯懷,你去把輪椅推過來。”

  “小桃紅,你去將你家小姐扶到輪椅上,隨朕一起去曬曬太陽。”

  “是,陛下!”

  張顯懷和小桃紅齊聲應道,兩人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快步離去,不多時,便小心翼翼的推着輪椅回來了。

  乾武十六年夏初,日光柔和而溫暖,微風輕拂,帶着絲絲縷縷的花香與草香。

  花園裏繁花似錦,爭奇鬥豔,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李承乾站在空曠的草地上,身旁停着一輛造型奇特的兩輪車,這便是大唐的第一輛自行車。

  他深吸一口氣,翻身跨上自行車,雙手穩穩握住車把,雙腳踩在踏板上,輕輕一蹬,車子便緩緩向前駛去。

  車輪滾滾,在草地上留下兩道淺淺的痕跡,帶起一陣微風。

  “小姐,你快看啊,陛下真的讓那東西動起來了!好快啊!小姐!”

  小桃紅興奮得滿臉通紅,在蘇芷身旁蹦蹦跳跳,一邊揮舞着雙手,一邊大聲呼喊,希望能讓自家小姐打起精神來。

  蘇芷坐在輪椅上,身姿微微前傾,目光自始至終緊緊地追隨着李承乾的身影,一刻也未曾移開。

  她看着那個在陽光下肆意騎行的男人,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兩人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

  曾經,她以爲帝王皆薄情寡義、冰冷無情,踏入宮廷,等待自己的或許是無盡的勾心鬥角與孤獨寂寞,那些漫長的黑夜裏,她也曾爲未來的宮廷生活輾轉反側。

  可命運卻如此眷顧她,讓她遇見了李承乾,這個視她如珍寶,滿心滿眼只有她一人的男人。

  他給予她獨一無二的深情厚愛,溫暖着她的歲月。

  看着看着,蘇芷的眼眶漸漸溼潤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一滴晶瑩的淚珠順着臉頰滑落,滴在她的手背上。

  她不敢想象,若是自己有一天離他而去,留下這世間最孤獨的他,該如何面對這漫長歲月。

  自己是他的慰藉,若是她走了,他該怎麼辦啊……

  乾武十六年盛夏已至。

  咸陽醫學院內,一場關乎大唐醫學變革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

  胡不歸整日埋首於各種藥材、方劑和實驗器具之間,桌上堆滿了寫滿密密麻麻字跡的紙張,地上擺放着形態各異的瓶瓶罐罐。

  他的眼睛佈滿血絲,面容憔悴,卻依舊精神抖擻,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失敗,無數個日夜的潛心鑽研,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與希望交織中,終於,改變大唐醫療史的一刻來臨——膠囊問世了!

  從這以後,大唐的百姓們在治病用藥上有了更多選擇。

  既可以選擇傳統的煎煮湯藥,雖然味道苦澀,煎煮過程繁瑣,但藥效穩定,深入人心。

  也可以選擇新問世的膠囊,只需用清水送服,方便快捷,大大節省了時間與精力。

  不過,此時的膠囊工藝尚不完善,與後世成熟的膠囊相比,無論是在製作材料還是工藝水平上都存在着巨大差距,價格更是比煎藥高昂許多,這使得許多普通百姓望而卻步。

  即便如此,這一成果依然讓大唐的醫學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小步,爲無數患者帶來了新的便利,在醫學發展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與此同時,明州港,吳府內一片寂靜,唯有庭院裏的樹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

  庭院中的那棵老槐樹,枝葉繁茂,卻也在這夏日的微風中輕輕搖曳。

  吳天巖坐在吳雙全的病榻前,手中提着一壺陳釀多年的好酒。

  這酒,是吳雙全生前最愛,那熟悉的酒香,承載着父子倆無數美好的回憶。

  今日,吳天巖特意取來,想再陪父親喝上最後一次,讓這酒香伴隨着父親走過人生最後的旅程。

  他莊重的打開酒瓶蓋,一股醇厚的酒香瞬間瀰漫開來,在這略顯沉悶的房間裏肆意飄散。

  他拿起桌上的兩個酒杯,緩緩斟滿,酒水在杯中晃動。

  “爹,來,兒餵你喝酒。”

  吳天巖聲音帶着幾分哽咽,他微微俯下身,將酒杯輕輕遞到吳雙全嘴邊。

  吳雙全費力地微微張開嘴,眼神裏透着不捨。

  他的目光緩緩落在吳天巖的臉上,將兒子的模樣深深地刻在心底。

  吳天巖小心翼翼的傾斜酒杯,讓酒水緩緩流入父親口中。

  那些一起度過的風雨歲月、那些平凡日子裏的歡聲笑語,此刻都隨着這酒水,流淌進了彼此的心裏。

  李勣靜靜地站在門外,透過半掩的門扉,將這一幕盡收眼底。

  他與吳雙全素昧平生,但看着屋內這對父子的生離死別,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酸澀。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態,可親眼目睹,依然讓人感慨萬千,心中滿是對生命無常的無奈。

  屬於他們貞觀的時代,正逐漸遠去,像那緩緩西沉的落日,一點點消失在地平線。

  那些曾經並肩作戰、共同開創貞觀盛世的人,正一個又一個地離去,成爲歷史長河中的記憶。

  新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速度太快了,快到他們這些貞觀時期的老人,都有些跟不上它的節奏,難以適應這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就像被遺落在舊時光裏的旅人,看着周圍的一切日新月異,心中又是高興,又是孤獨。

  吳雙全喝完酒,緩緩伸出手,用盡最後的力氣,緊緊拉住吳天巖的手。

  吳天巖見狀,將自己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眼眶泛紅,凝視着牀榻上的父親。

  “爹……”他嘴脣微顫,輕輕喚道,那一聲“爹”,彷彿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飽含着他對父親一生的感恩。

  吳雙全嘴角微微上揚,露出欣慰的笑意,那笑意裏,有對兒子的放心,有對一生的滿足。

  隨後,手上的力氣漸漸鬆開,雙眼緩緩閉上,與世長辭。

  吳天巖呆愣了片刻,隨後緩緩俯下身,緊緊地抱住了吳雙全,這個男人,雖與他並無血緣關係,卻給予了他如山般深沉的父愛。

  這一輩子,吳雙全視他如親生兒子一般。

  而他,也從未辜負吳雙全的養育之恩與殷切期望。

  正如那句“仗義每多屠狗輩”所言。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