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熊府有請
兩百大洋,一千大洋。差了八百大洋。
這錢夠買一座不大的四合院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桂生哪能還不明白?
“掌櫃的,我本來就是想當······”
桂生確實也想當陳曼生親工刻銘的賣,若不是倪玉農回來了,他一千的價兒就喊出去了,雖然實際成交價不知幾何。
“住口!”倪玉農站了起來:
“仇之濟是什麼人?紫砂和彩瓷,他是大大的行家!
這把壺我根本沒給你說透,你自己能看透麼?你覺得是真品,萬一是一件高仿呢?
高仿有高仿的買主,但是高仿賣給仇之濟,後果是什麼?嗯?”
桂生低頭不再說話。
倪玉農緩和了語氣,“不過,得虧是真品。雖非曼生親工,卻也是名家江聽香刻字,加上我來的及時,效果還不錯,也算歪打正着。”
“多虧掌櫃的力挽狂瀾。”桂生看似痛定思痛,實則馬屁又拍上了。
倪玉農這時纔將依然跪着的桂生扶了起來,“活泛本沒有錯,你錯在學藝不精!把幕僚代刀的曼生壺當成親工的曼生壺。”
“我知錯了,掌櫃教誨得深切。”
“你跟了我這麼多年,眼力得真正上個臺階了。若是開分號或者新店,我是不放心其他人獨掌的。”倪玉農緩緩說道。
“掌櫃的!”桂生語聲似有哽咽。
莫小年有點兒尬,但還得表現出畢恭畢敬的狀態。
典型的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而且還不是甜棗,是一個虛頭巴腦的畫餅。類似朱棣對朱高煦說的“世子有恙”。
當然了,能在古玩行站穩腳跟的老闆,用那友三的話說,個個都有八百個心眼兒。
“小年。”倪玉農又轉向了莫小年,“我看仇二爺也挺喜歡你,咱們這行,大主顧很重要,你多琢磨琢磨。”
“多謝掌櫃的指點。”莫小年話說的低,人卻不卑不亢。
“好,都說了正陽樓飯莊了,今兒中午咱們三個去!”倪玉農的手一擡一揮,顯得頗爲大方。
噢,這纔是甜棗呢。
正陽樓飯莊也是八大樓之一,魯菜老館子。民國初,增加了螃蟹和涮肉,一時很火。
中秋喫蟹,菊黃蟹肥。現在是冬天,喫涮肉合適。
這已經是倪玉農第二次請莫小年喫飯了,第一次是滷煮,這次是涮肉。
喫得都挺爽。
特別是蘸料芝麻醬,好像和百年後的不太一樣,格外香,和肥美的羊肉香氣融合在一起,能把腦袋給香迷糊了。
三人同去同回。
下午鋪子裏沒什麼人,倪玉農正在靠近店門的地方溜達着說要去後院眯會兒,一輛長款黑色轎車卻在寶式堂門前停下了。
車停後,年輕的司機沒下車,下來一箇中年人。
此人面相方正,上脣留着鬍子,身着冬裝長袍馬褂,頭戴棉帽,腳蹬考究的棉鞋。
倪玉農一看,瑞蚨祥的緞子馬褂、馬聚源的帽子、內聯升的鞋,一身好行頭。
再看這位的派頭,也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