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竄貨場裏的元青花
倪玉農點點頭,看了看桂生,“這件事情,咱們三個都不要亂說,就算在店裏,也莫要討論,自己心裏清楚就行。”
隨後,倪玉農又給莫小年交待了一些貨品事宜。
交待完了,倪玉農提出:“走吧,今天我帶你去竄貨場看看!桂生對竄貨場已經熟門熟路,今天留下看店吧。”
所謂竄貨場,其實是古玩商會爲行里人提供的一種行內交易的場地。
所以說,這裏頭都是行里人,或者偶爾會有圈子裏的大腕兒,沒有普通的玩家顧客什麼的。
行內交易,主要是行裏進了貨找不到好買主、又不想壓貨的;還有就是一時喫不準價錢的、來探路的;再就是想搏一搏,在這裏封個底價拍賣的。
竄貨場裏有行規,規定了如何拍賣或者談價。而此時談價,也多是袖裏乾坤,即便成交,外人也不知價錢。
京城的古玩商會,是前清時期成立的,民國之後搬過家,現如今在閻王廟前街。
其中的竄貨場,場地不小,規矩也特別多,若不是重器或者大買賣,倪玉農並不喜歡去。
今天倪玉農要帶莫小年去的竄貨場,也不是古玩商會的竄貨場。
而是琉璃廠的竄貨場。
琉璃廠的竄貨場,就在琉璃廠東頭相交的延壽街上,是一處兩層樓的場子。
一樓類似飯館格局,八仙桌,長臺都有。廚房和櫃檯也有,也賣茶點和酒菜,邊喫邊談很方便,助興小酒也可以有。
二樓主要是包房,密談的,生意做成了順帶請個客的,多在這裏。
這個竄貨場不掛任何牌子,也是隻有行里人進進出出。
除了琉璃廠開店的坐商,還有夾包袱的,打鼓的,乃至一些古玩掮客,還有土夫子也時不時會出現。
最重要的是,這裏的規矩相對古玩商會的竄貨場,要少得多,比較輕鬆自由。
倪玉農帶着莫小年進去的時候,人還比較少,但已經開始上人了。
倪玉農和很多人打着招呼,碰到關係好的,也介紹莫小年相互認識。
古玩行藏龍臥虎,莫小年即便前世眼力過人,如今也是抱着學習的態度小心謹慎。
人越來越多,貨品也越來越多。
莫小年一開始還跟着倪玉農,後來倪玉農碰上愛聊的熟人,聊起來時間就比較長,莫小年便打個招呼自己看東西了。
在竄貨場裏,假貨不能說沒有,但不多,因爲都是行里人,都不太好蒙。
呆了約莫半個時辰,莫小年看到一個人拎着一個大皮箱進了竄貨場。
這是個中年人,雖是華夏面孔,卻是一副西式打扮,禮帽,皮鞋,呢子大衣,羊毛圍巾。
“哎呦!這不是陸老闆嘛?”有人認出他來了,“這離開琉璃廠得有七八年了吧?”
“李掌櫃,您還記得我,我當年就是個夾包袱的,哪稱得上什麼老闆?”
接着又有兩個相熟的人上前打招呼。
莫小年在邊上聽了一會兒,才知道這位陸老闆當年曾在琉璃廠混跡,不過沒有店鋪,是個夾包袱串宅門的遊商。
後來他跟着一個洋人去了英國,在倫敦古玩行裏混了七八年。
今年回來了,看來是賺了不少錢,想在琉璃廠重新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