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外行不外行
“逛鋪子?事兒都了了,別累着了。”那友三擡手一指,“找個茶館,沏壺高的,嗑着瓜子聽人說書,歇到中午喫飯。”
“三爺,要不我陪你過去,我買的這些個東西也先放茶館,你在那喝茶休息,我逛逛這後門一帶的鋪子,萬一撿個漏兒,我還能請你喫飯。”
“得,你直接去吧。”那友三伸手拿過莫小年拎着的東西,“我不差你一頓飯,但我覺得你對老東西有癮,比金胖子的賭癮還大!”
兩人過了萬寧橋,那友三說好了去哪個茶館,就此分開了。
莫小年既然決定午飯前不回去了,便也放慢了節奏,看到閤眼的鋪子就進去走走。
他不是隻看,也跟店主和夥計聊天,有直接聊的,有就着畫聊的。
雖說這些鋪子仿畫居多,但是在交流之中,莫小年還是瞭解了很多信息。
就在二十年前的清末之時,宋元時期的畫作價格,要遠遠高於明清畫作;但是近五年來,宋元畫作價格比較平穩,明清畫作開始暴漲。
爲什麼呢?
因爲行市是買出來的。
宋元畫作,懂的越來越少,買的也越來越少。而明清畫作的買主卻越來越多。
不過明清畫作也是有分化的。
比如像八大山人這種冷逸一路,市場反應比較平淡;而如明四家:沈周、仇英、唐伯虎、文徵明的山水,還有郎世寧這種宮廷細膩之風,卻大受歡迎。
特別是郎世寧的臣字款,再加上御題,那簡直搶手得很。
郎世寧來到華夏的清朝,先後稱臣於康雍乾三朝,他的畫,落款“臣郎世寧”的很多,帶御題的也多。
而願意出高價買郎世寧畫作的,多是軍閥政客、新興權貴。他們並不懂畫,但卻覺得臣子給皇上畫的畫,還有皇上的御題,那一定是好畫啊!
而且他們有錢,且捨得在這些意頭上花錢。
所以,莫小年在後門一帶逛的書畫鋪子,仿郎世寧的假畫比比皆是,而且仿得很好。
仿唐伯虎的假畫也不少,唐伯虎流傳民間的故事多,於明四家之中,在世俗的名氣最大,所以深受歡迎。
莫小年對仿品自然不感興趣,這些書畫鋪子也不是沒有真品,但是真品卻都貴得很。
可以理解,畢竟是以做假畫爲主。
逛了半天,啥也沒買,莫小年也不強求,看到前面有家名爲墨香居的鋪子,心想逛完了這家,便去找那友三會合吧。
墨香居的陳設和逛過的書畫鋪子大同小異,有櫃檯,有會客桌椅,而牆上則掛滿了各種字畫。
此時店裏有兩個人,一個留着山羊鬍子的瘦老頭兒估計是掌櫃的,還有個長得像鐵憨憨的年輕夥計。
可能是莫小年的裝束過於普通,山羊鬍子只是喊了聲:客官請!然後叫了一聲鐵憨憨的名字,意思是讓他招呼莫小年。
莫小年都沒聽清鐵憨憨叫啥,不過他也不在意,挨着轉,看了一遍牆上掛的畫。
有一幅畫還真引起了他的注意。
立軸,設色絹本,裝裱完整。高約一米七,寬約八十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