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賞畫之邀
“他這幅也就是兩三千的事兒,還得碰對人。”何上善說完擡擡手,示意看完了,讓他倆收了。
“我那一幅,賣了五千還是六千,你說賣少了!他這幅,怎麼反倒又成了兩三千了?”那友三撤手之後,拿起三炮臺,抽出點了一支。
何上善沒說話,卻看了看莫小年。
莫小年卷好畫軸,裝進畫筒,這纔開口道,“三爺,你那幅,帶李唐的落款和鈐印吧?甚至還有很多名人收藏有題有印,對吧?”
“對!”那友三反應過來,“原來如此!因爲你這幅什麼都沒有,不僅不好賣,還只能賣給行家。或者······嘿嘿。”
“嗯,最好賣的方式就是作假。做上題簽,加上一堆收藏鈐印。”莫小年沉吟,“不過,本就是李唐,還是題李唐最合適。墨香居的老掌櫃卻題了荊浩。”
何上善此時也拿起一支菸點了,“小年,你覺得,老鄭爲什麼做的是王原祁題荊浩呢?”
“王原祁不重要,用清初四王乃至明代的名家都行。他用王原祁,可能是因爲模仿王原祁的書法最像。”莫小年笑道。
何上善吸了一口煙,點點頭。
莫小年接着說道:“至於荊浩,一是名頭大,年代早;二是就像何爺說的,這幅畫松樹多,荊浩畫鬆很有名。”
“你覺得老鄭有沒有看出是李唐?”何上善又問。
“何爺,我又不瞭解他,您瞭解啊!他能不能看出來,我是真沒法兒回答,不過我感覺您有點兒看不上他。”
何上善這才笑道:
“不是我看不上他,是老鄭的眼力本就不行。他忙乎一輩子,也跳不出明清。
要是能看出李唐,其實做好了比荊浩更好賣!因爲若是荊浩,行家會看到更多疑點。
他大概知道是宋畫,但是呢,具體階段肯定拎不清。
倒是讓你撿漏了!”
莫小年也跟着笑了笑,“這畫我沒想過倒手,自留。”
何上善嗯了一聲,“值得自留。”
頓了頓,又道:
李唐之所以能成爲南宋四家之首,除了早,最重要的是一個‘變’字!
李唐身處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他變范寬之法,畫風蒼勁古樸,氣勢頗壯,開南宋雄渾一派先河。
可惜,這不是他晚年的作品,山石之上,還沒出現峭勁的大斧劈皴。
還有,李唐不僅能畫山水,他畫人物、畫牛,功力都很深湛!他畫牛,我覺得不遜於唐代的戴嵩!”
荒草渡頭韓幹馬,綠楊堤畔戴嵩牛。在唐代畫界中,素有“韓馬戴牛”之說。
“何爺好像很喜歡李唐。”莫小年接口。
此時,夥計上菜來了。那友三就此招呼道:
“好了,兩位不要站着聊了,來來來,咱們坐下,邊喫、邊喝、邊聊。”
坐下之後,那友三還提了一杯酒。
這杯酒之後,三人仍舊繼續了李唐的話題。
······
北宋末年,宋徽宗效仿科舉考試,開始採用現場命題的方式擇優錄取宮廷畫師。
這要是考中了,那和科舉一樣是有編制的,入編翰林圖畫院,妥妥的文官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