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意外之漏
莫小年一聽,好嘛,看來這第一家沒應?
“我們要是第三家,豈不是還有談價的可能?”桂生此時呵呵笑着接了一句。
“年紀不大,人卻精明。都是一個價兒,第三家不應,後門那邊,還有兜底的實在朋友!”劉公公說完冷笑一聲,“也不看看哪裏所出之物,不識貨就算了!”
莫小年聽他說話不男不女的動靜實在難受,而且這“乾隆宸翰”玉璽,又不是自己收,便直接說道,“劉公公,既然如此,那還不趕緊報價?”
劉公公倒也沒再說別的,擡手豎起一根食指,“這個數兒!”
“一百塊?”桂生又插話了。
他故意的,因爲他瞅劉公公不爽。
實際上,桂生瞅劉公公不爽和瞅那友三不爽,是一個道理。
桂生,生於清末,衚衕大雜院窮人家的孩子。而不管是劉公公,還是那友三,在滿清時期,代表的都是可以“壓迫”他的所在。
後來民國了,桂生雖然沒有上升到翻身做主人的境地,依然是平頭百姓,但是面對“滿清餘孽”,他最起碼可以挺直腰桿了。
甚至還能調侃,甚至還能口吐芬芳。
“再說一個價兒吧,不對咱就拿走了!”劉公公也不是傻子,懷疑桂生在消遣他。
但他也不敢在鋪子裏發火。
連皇上都下臺了,他不過一個老太監,還不是皇上的貼身太監。
最要命的是,偷宮裏的東西出來賣,雖然很多太監都幹過,但這事兒還擺不到檯面上。
其實溥儀自己也在往宮外摟東西,他一般會用賞賜兄弟溥傑的名義,還有一些祕密手段。
但是溥儀是溥儀,太監是太監,溥儀若是要查太監,那太監說完蛋就完蛋。
莫小年心想,看來這位的意思,就是一萬了。
這東西,一萬也不貴,它不僅是乾隆的玉璽,而且是正兒八經的“乾隆宸翰”,並非各色閒章。
同時,東西本身確實大開門,就算不是宮中太監拿來的,一樣能定性。
問題是現在倪掌櫃的不在,這玩意兒畢竟牽扯大筆資金,還得把老秦喊出來,三個人一起商量。
桂生此時也沒再瞎胡來,看了看莫小年。
“劉公公,您的意思到底是一千還是一萬?”莫小年想的是一萬,但他說的時候還是開了口子,捎上了一千。
這是混在古玩行形成的習慣。
“一萬你能買得起啊?”劉公公哼了一聲,“年輕人,古玩行其實是龍潭虎穴,千萬別學着吹牛!”
莫小年有點兒懵圈了。
聽他這意思,真是一千?
好傢伙,差點兒直接就說了一萬!
不過看這情況,自己就是直接說一萬,也沒事兒,這位老太監會覺得是在吹牛逼呢!
一千大洋,這特麼的漏大了!
意外之漏。
太監偷出來宮裏的東西,都這麼糟踐麼?
“想什麼呢?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別耽誤工夫,這天兒都快黑了。”劉公公見莫小年表情變化有些微妙,又開口了。
“行,我也不磨嘰了!您要大洋還是銀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