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寬巷子、窄巷子、寬窄巷子
第二天!
黎語早早醒來,睜眼看了看手機才早五點。
昨天確實睡得有點早,兩天的舟車勞頓突然一下喫的好了,住的好了,使黎語晚七點多就睡了過去。
翻看了手機,還有青禾的消息未查看。
青禾的頭像是一個萌噠噠的大熊貓,發來的消息是“晚安”
黎語嘴角一挑,放下手機,心道說這姑娘真挺好的,除了太犟了,昨天硬是把喫飯AA的五十來塊錢轉給了他。
“太犟了。”
黎語搖了搖頭,走進洗手間,洗漱一番之後出來發現幾個“室友”還沒醒。
也是,誰沒事閒的五點鐘起來呢。
悄悄的關了門。
【圖片是沒改造之前的寬窄巷子的,現在的寬窄巷子圖片在下一張。】
整個青旅一片安靜,到了一樓發現前臺也還沒班。
昨天閒聊過後,黎語也知道青禾也和他一樣,是來旅遊的。
不過她旅遊的方式不一樣,她每到一個新的城市,會到青旅做義工用以換取免費的食宿。
這樣,她每天工作半天,出去玩半天,當覺得這個城市待膩了,就到下一個城市。
今天她正好是午的班,黎語就沒叫她。
其實黎語也沒打算叫她,因爲他今天要去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青羊宮-武侯祠-錦裏。
這些都是外地人熟悉的蓉城景點,相信青禾早就逛過了,自然就不帶她了。
這些地方都是網紅打卡點。
網紅打卡點的另一層含義就是人多,喫的貴,還不好喫。
用當地人的話來說:“狗都不去。”
但黎語想着,能成爲網紅打卡點除了營銷之外,自然還是有其獨特的價值的。
都到這裏了,無非就是多走幾步路,逛一逛又無妨,不喫東西就是了。
所以,他選擇了早五點鐘去,打景點一個措手不及,趁着商鋪沒開門,人少清淨,逛一逛。
坐最早的一班公交車,車只有零星幾個老人。
整個蓉城似乎還未醒來。
在黎語的認知裏,老蓉城的早晨是從九點鐘的第一杯茶開啓的。
正想着,意外的機械音響起:
【叮】
【蓉城打卡第二天】
【獎勵—已獲得獎勵提升一級!】
【註解:比如之前獎勵的瞭解級蓉城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已升至掌握級】
同時大量的知識和經驗涌入黎語大腦。
他突然明悟,好像之前瞭解的那些,他都會了。
同時,黎語知道了,下一次的打卡時間在四天後。
不過在盛京的時候爲什麼只打卡了一天,那時候壞了?或者這系統升級了?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還是想想寬窄巷子吧,在又接受了一波知識洗禮後,黎語對寬窄巷子加深了理解。
寬窄巷子位於成都青羊區長順街附近,是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的清朝古街道,曾經是蓉城的“少城”,今天只留下這三條巷子。
據清末《成都通鑑》記載:少城內景物清幽,花木甚多,空氣清潔,街道通曠,鳩聲樹影,令人神暢。
當然了,這是書裏面記錄的寬窄巷子。現在的它在08年就經歷過改造。
對於這個黎語表示理解。
據說寬窄巷子是老蓉城人多次申請才得以保留。
這樣的古色古香老巷子,在時代變遷下,面對傳承問題、安全問題、規劃問題、漁輪問題
是很難原滋原味的傳承下來的。
所以說勢必會讓一些擁有着童年記憶的老蓉城人詬病,讓一些滿懷期待的外鄉人貶斥其千篇一律。
當然了這些問題也確確實實存在。
這個時候就考驗遊者了。
你要是抱着看古色古香的老巷子,品老蓉城人生活的態度來看那肯定是失望而歸。
別的不說,在這,你甚至看不到一個老蓉城人就已經說明問題了。
在說這喫的也貴,也不好喫。
但要是來看看其獨特的元真文化:蓋完菜、精美的門頭、梧桐樹、院落、茶館、川劇。
那就一定不會失望。
想着,黎語就來到了寬窄巷子。
街道很冷清,只有幾個大爺大媽在遛彎。
估摸着可能是寬窄巷子的原住民。
寬窄巷子內裏商鋪大多是國有資產,景區內確有部分私宅,產權歸業主所有。
“這麼早出來,想來也是討個清淨吧。”
黎語搖了搖頭,向裏面走去。
他邊走邊看,同時嘴裏嘖嘖稱奇,
“這屋子是穿鬥木結構嗎?還加入了鋼和玻璃?哇,厲害厲害,現代與傳統結合。”走到一處屋子處他感慨道。
不久,他到了一處圍牆,驀地停下,手摸圍牆露出欣喜的目光,
“這就是編竹夾泥牆吧,用兩公分半的竹篾編成片插入木方中,兩邊再用抹灰,這樣把傳統留下來,和北京四合院的磚牆作爲區別。”
“這個活字印刷刻章的,真有感覺。還能這樣的把商史結合的嘛。”
有對其新設計建築的稱讚,自然也有對原有建築的品味。
走到街巷裏,他擡頭仰望三百年的老樹。
走到院門外,他細細品味原門頭的古味。
在走過經過設計的酒吧、民宿、茶館。
細細的琢磨設計師的用意。
不敢苟同之處默不作聲,驚豔決絕之作拍手稱奇。
足足逛了兩個小時,黎語才走出寬窄巷子。
整整一天,黎語就把時間用在這些網紅景點。
只不過跟別人看的不同。
旅遊嘛,不是按圖索驥,隨波逐流。
看自己想看的便是。
逛了一天的黎師傅終於回到了青旅,剛到這,就見青禾興高采烈的迎過來,
“回來了,玩的怎麼樣?”
“挺好啊!”
“那就好!一會有民謠之夜你去不去?”她問。
“去!”
逛了一天的黎語正愁怎麼抒發自己的這份情懷呢。
唱歌!
正和他意!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