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體恤民情(上)
愣了一小會兒,陳先反應過味,他不明白王若勳這話,到底想表達什麼。
“前些天,我遇見章衛華了,他告訴我,你在調查他。並且表示,關於我的去向,章部長會在常委會上發出不同聲音。”
這是王若勳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
無論厲元朗怎樣對他,他都不能背叛。
無數的事實警告他,賣主求榮,或者三心二意,都沒有好下場。
既然選擇站在厲元朗這邊,他都會義無反顧的堅持到底。
陳先沒有表態,他也不能說些什麼。
畢竟這件事涉及到厲元朗和章克,還有王若勳。
他一個小小的祕書,絕不能信口開河,想說就說。
找了個理由,藉故離開王若勳那裏,匆匆去見厲元朗。
把王若勳說的那些話,原封不動的講述出來。
厲元朗放下手頭上的工作,摸着下巴思索良久。
這才徐徐說道:“你轉告若勳,章部長對他那麼關心,投桃報李,怎麼也不能辜負章部長的好意。多親多近,多多來往。”
“完了?”陳先禁不住脫口而問。
“對,就這些。”
陳先出來時,不住撓頭,厲元朗整這一出,足夠燒腦。
以他的聰明才智,卻不理解,厲元朗爲何讓王若勳和章克接觸?
本來,王若勳就對厲元朗有誤會。
等於說,厲元朗直接把王若勳推到章克那邊。
關鍵是,王若勳會照做嗎?
次日上午,陳先陪同厲元朗檢查漢林市供熱情況。
這次屬於突擊性檢查,事先沒有通知相關單位。
就連平正祥接到電話時,厲元朗的車子已經到了市政府樓下。
好在平正祥在辦公室。
着急忙慌的下樓迎接,厲元朗卻讓他坐進車裏。
中巴車寬敞,車裏總共沒有幾個人。
陪同而來的,只有辦公廳的兩位副祕書長,還有陳先,以及兩名工作人員。
平正祥見狀,頓時明白厲元朗的用意了。
路上,厲元朗詢問平正祥,漢林今年供熱情況。
這些東西,全裝在平正祥肚子裏,他信手拈來,對答如流。
相比往年,今年冬季,漢林市普遍氣溫偏低,寒潮來臨較早。
市政府考慮到特殊情況,提前五日開栓供熱。
他之前已經親自去市供熱總公司視察,實地瞭解。
還深入幾戶市民家中測溫,檢查是否達標。
結果令人滿意,基本符合市裏規定的溫度標準。
厲元朗一改常態,沒有先去供熱總公司,而是專門到紅安區,抽查幾家住戶,瞭解供熱情況。
之所以選擇紅安區,是因爲這裏曾經是漢林市的老工業聚集地。
鼎盛時期,全市有一多半的工廠坐落於此。
只是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如今的紅安區,早已不見往日的輝煌和繁榮。
矗立不少廢棄廠房,附近還有一大片居民樓。
這些都是當年興建的工人住宅。
房屋老舊,年久失修。
而且,街道狹窄,路面坑窪不平。
中巴車行駛在這種路面上,非常顛簸。
弄得平正祥臉色極爲難看,連忙向厲元朗解釋,“省長,市政府已經做出計劃,明年開春,就將對這裏的路面進行拓寬整治。”
厲元朗望着窗外,有感而發的說:“僅僅修路是不夠的,如何重現當年輝煌,任重道遠。”
平正祥立刻意識到,厲元朗到這裏檢查供熱只是其一,瞭解這裏情況,掌握第一首資料,纔是他的真正目的。
平正祥猜得沒錯,紅安區的確是厲元朗的一塊心病。
早在上任之初,考察漢林市的時候,厲元朗已經到過這個地方。
通過了解,他知道工廠倒閉後,不少下崗工人自謀出路。
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在市裏其他地方做生意。
導致大量人口外遷。
留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殘的老年人。
這一年,通過招商引資,的確引來不少企業,可都進駐到漢林經濟開發新區。
因爲那裏交通便利,環境好。
反倒曾經的輝煌之地,卻成了無人問津。
平正祥向他彙報工作時,厲元朗看過漢林市的規劃圖。
原本計劃,將這一片居民遷至市裏別的地方。
再做整體拆遷,開發商業住宅區,同時興建一個大型公園。
計劃不錯,但具體實施起來,則面臨各種難題。
首當其衝,就是資金問題。
漢林市政府聯繫過不少有實力的房地產公司,可對方的興趣都不大。
主要原因在於,擔心開發的樓盤,銷售不樂觀。
這裏不屬於市中心,都快到四環之外了。
即便有公交,可去市區,還是挺遠的。
這只是一個原因。
還有就是,大家普遍認爲,住着這麼多老人,故土難離,十家有四、五家不願意搬走。
哪怕給多大的優惠力度,依舊難改深入骨髓裏的倔強。
一旦開發,動員工作將會面臨很大挑戰。
最後,商業區要想吸引人購買,必須要有它的亮點。
要麼建成集金融、貿易、服務、展覽、諮詢等多種功能的CBD商業區。
要麼成爲工業區。
可是,規劃裏並沒有給出明確定位。
爲了這事,厲元朗絞盡腦汁,和有關部門也探討過。
但一直沒有很好的建議。
一晃,這件事拖到今天。
厲元朗不是不上心,而是考慮,他目前還只是代省長,有些事情受制於諸多因素,不方便動作太大。
現在,距離全省大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看情形,他去掉“代”字,問題不大。
因而,厲元朗提前進入角色,怎樣改變這裏髒亂差的生活環境,即將成爲他正式上任的頭等大事。
這次下來,厲元朗輕車簡從。
沒有安排隨行記者,陪同人員更是做了精簡。
所以說,當中巴車停在路邊,厲元朗和幾個人下車後,倒沒引起行人注意。
在平正祥介紹下,厲元朗等人率先走進旁邊的鍋爐廠小區。
這裏有十幾棟老式樓房。
外牆還是紅磚結構,每棟樓都是六層高。
走在水泥路面上,到處都有坑,還露出鵝卵石。
一看路況,就知道有年頭沒修過了。
好在小區清掃還不錯,積雪全都清到路兩邊,堆積起來。
小區裏行人不多,老年人佔據一半以上。
厲元朗似乎早有準備,觀看着樓房號碼,一直走到六號樓前,他在駐足站下。
陳先適時走到他跟前,小聲提醒道:“二單元二零二。”
厲元朗“嗯”了一聲,陳先快步走在最前面,厲元朗在大家簇擁下,紛紛進入二單元。
樓道里擺放着不少雜物,使得本就不寬的樓道,變得極其狹窄。
很快,他們就到了二零二門前,陳先擡手敲擊房門。
不大一會兒,聽到裏面傳來一個蒼老的女人聲音,“誰啊?”
陳先便說:“大娘,我是小陳,我給您打過電話的。”
隨着開門聲響起,露出一張滿是皺紋的老太太的臉。
她上下打量陳先幾眼,又看了看厲元朗等人,不由得警覺起來,“你們是……”
陳先陳先搶先回答,“我們是區裏的,您反映,說您家溫度不熱,我們來,就是幫您解決問題的。”
“太好了,可算把你們盼來了。”老太太身體往旁邊一閃,示意大家進來。
雖說跟隨厲元朗來的人不多,考慮到她家房子面積不大,免得給人家造成麻煩。
只有厲元朗和平正祥,還有兩名副祕書長進來,其餘兩名工作人員,則守在門外。
房子格局一室半,面積也就五十平米左右。
據老太太介紹,家裏只有她和老伴兩個人。
兒子全家以前和他們住在一起。
後來,孫子大學畢業,在外地定居,兒子兒媳就搬到那裏,照顧孫子去了。
她說:“溫度只要差不多,我就不會寫信給你們添麻煩了。只是家裏剛夠十五度,實在太冷,都把我家老頭凍感冒了,現在還起不了牀。”
厲元朗聞聽,果真感受到房子裏溫度不高,他穿着厚厚羽絨服,一點不覺得熱。
想到此,看了看身邊的平正祥,流露出一絲別樣神色。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