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莊家請客租書鋪、糖醋炸雞腿、滷味下……

作者:御井烹香
“喂,莊,去看牌呀”

  小院外頭又傳來幾個年輕人的喊聲,“莊莊”

  “莊不在家,剛出去,可要進來喝口水”

  “嬸,那就不坐,一兒莊到家您招呼一聲,就說我去三家看馬吊去讓他也一塊來您放心,我不玩的只是看看,看看”

  “知道”

  這是一座不大不小的院,自只有一進,不過院裏修的是水泥房,可見住戶還是有些家底的。房修層,外頭留煙道、竈臺,廚房是在院裏另搭的,莊的母親從廚房裏出來應付過兒的狐朋狗友,又端碗紅棗雞蛋湯走上二樓,“抄好沒有天要黑,要不索歇筆明天抄吧,也不就少這麼文的租書錢,時間可不一下就寬綽”

  “快抄完,趕得及去還的。”被朋友叫做莊的年輕漢,今年十**歲,在時人來看雖已成年,但也還是年輕的,他頭也沒擡,手中的炭筆寫得極快,“娘,你去做晚飯吧,今晚爹要帶客人回來喫飯,太簡略也不好。”

  他母親便摸摸他的頭,很欣慰地說,“我大郎是真懂事。”

  但她也並沒有就走,而是看看兒身邊坐的幼女,她手下也歪歪扭扭地抄幾頁字紙,所用的紙張要比哥哥用的更劣質些。莊母看女兒端端正正坐在那裏,絞盡腦汁慢慢抄寫的樣,不由得也微微一笑,說道,“那你等天黑就別抄,仔細壞眼睛,點蠟燭喫點心”

  “知道”

  “曉得啦娘”

  一兒一女都拉長聲音回她,莊母也就擦擦手,回樓下去張羅晚飯。她拿一個空酒壺,個大海碗,放到空籃裏,又帶一疊幹荷葉,挎籃,出巷不遠便是人聲鼎沸,好在出來得早,否則等下工下課,街上到處是人,食肆都要排長龍的。眼下是夏收的空閒,許多農戶都尋隙進城做工,縣裏要比半個月更熱鬧幾倍。現在農戶也都捨得喫喝,食肆小攤自更加熱鬧,去得稍微晚一些,能挑揀的餘地就不多。

  街上的女人也比多得多,若是從,除非像莊母這樣,家就在大街邊上,否則年輕的婦女是不敢獨自上街買菜的,不但有被掠走的風險,也不知該如何同菜農交涉,但此時則大不同,賣菜的買菜的,都有許多女娘,女娘和男丁的交流也自如許多,街面上隨處可見到年輕的小婦人在和攤販算賬,“五六三十,七七四十九,一共七十九,您饒我一枚蒜,便算八十文如何”

  莊母是個有成算的人,出門心裏就有思量,她挎籃去滷味鋪,買一碗滷豆腐,一碗滷小腸,請夥計多澆一勺滷汁,又拿幹荷葉扎棉線爲她封住碗口,隨後便去打酒,打四黃酒,又買一小陶瓶的燒刀,到炸雞店,爲不排隊,她走到炸雞腿的隊列裏,點一根炸雞腿,個炸雞架,請把雞腿和雞架一斬開。店家爲她用荷葉包好,這樣一籃也就裝得滿滿當當,豆腐一碗文,小腸一碗三文,酒四十二文,燒刀八文,炸雞腿二十文,雞架個十文,這樣共計55文,已是很體面的一頓家常便飯。

  回到家裏,已經聞到飯香味,之所不排隊買雞架,而是要去炸雞腿的隊伍,便是因爲這一點,排隊的時間是不可預計的。倘要叫兒女兒下來看火候,不要煮焦飯,便耽誤他抄書,而抄書不但能夠掙錢,而且對孩的學問也大有好處,因此算計下來,還是買炸雞腿更划算一些。

  把各樣熱菜放在竈臺上的鉢頭中保溫這鉢頭下頭是水,上頭是竹編的撐,恰好可溫菜,只有炸物不好放在上頭,因軟化。莊母見天色將晚,巷口彷彿也聽到丈夫的聲氣,便開始做飯,她點蠟燭,調旺竈火,把小竈的米飯剷出來,換一鍋水煮上去。隨後挖一小塊豬油在大竈鍋裏化開,把切塊的雞架、雞腿又倒進去,調糖醋汁翻炒,又加番茄調味。

  這是臨城縣最近很流行的新菜色,將炸物回鍋調糖醋味兒,可儘量規避炸物冷後風味的損失除過年,誰家都不復炸,百姓家哪有日常開炸鍋的。而且南方人偏好甜口,既炸雞鋪的調味料有些要另外加錢,那麼便自己回鍋燴倒更便宜。炒好這盤菜,天色已經暗下來,莊急匆匆地在院裏喊一聲,便衝出去,女兒過一也進廚房來幫母親的忙,莊母在她嘴裏塞一塊雞腿肉,莊小妹倒很有主見,扭頭不喫,道,“偷嘴喫要遭打的哩”

  這是從的規矩,不論是女兒還是兒,從小都不給鑽廚房,兒媳婦做菜時也要敞窗戶,隨時預備婆婆的查閱,甚至家裏的肉都是有數的,難得喫肉時,婆婆來數過每一片肉,在餐桌上由她來分配,媳婦也特別的注,倘若切得太薄,縮水、消失,引來斥責和口角,甚至因爲一片肉鬧要上吊都是有的。

  而尤其是要出嫁的女兒,更是不能養成饞嘴的習慣,在物資極爲稀少的時代,對食物的剋制便是最大的隱忍,也是百姓最看的,最後的尊嚴。女兒出門後若是饞嘴偷喫,連孃家也跟面上無光。莊小妹今年七歲,四五歲時因爲饞嘴便被母親責打過幾次,她是有記的。

  莊母看女兒肉嘟嘟的面孔,不由就是笑,在她頭上揉下,道,“不怕的,妹妹現在也掙錢,你抄書掙十文,這盤肉便也有妹妹的份,我喫幾口,等哥哥他回來,我便少裝一些進自家屋裏,這樣客人看便覺得我殷勤,場面上更好看些。”

  說,便和女兒分喫幾塊肉,這才讓小妹把菜端到堂屋菜罩底下,又拿鍋裏剩下的糖醋汁炒一早買來的蓮藕,蓮藕出鍋後,在鍋裏倒熱水涮洗過,又挖一大塊豬油炒小青菜。

  她在廚房忙活時,天色已完全暗淡下來,女兒便出去在堂屋裏點燈,此時莊父和客人也進屋裏,在院裏談天,見到小妹出來,客人便把她叫到身邊,給她一包糖,笑道,“小妹,我聽你金鳳姐說,你語文又考高分,現在已經認得幾千個字,好孩,這糖給你喫,告訴孫伯伯,你怎麼就突開竅”

  她父親也就在一邊摸下巴微笑,一副與有榮焉的樣,莊小妹脆聲說,“我抄書呢,哥哥也抄書哥哥現在都不去看人打馬吊。”

  孫客人頓時就興致,“抄的什麼書,能賣錢不能”

  “能一本能掙二十幾文”莊小妹將手比給孫客人看,“賣得可好,許多客商都買,還不夠賣的。抄的就是鬥破乾坤,大伯你看過嗎”

  “就是鬥破乾坤呀”孫客人的興致更高,扭頭問莊父,“我是聽說得久,但租書鋪全沒有第一冊,我去幾次,就沒找到過第一冊,迄今沒開始看,弟你呢,可看過沒有”

  “我也是從第二冊開始看的”莊父應,“在茶館聽第一冊,現在這套書緊俏得很,蜀山劍俠傳倒好借一些,你是個有學問的人,不如從蜀山劍俠傳看也是一樣,或者叫你家金鳳跟小妹一,隨常去租書鋪看看,若有第一冊趕緊的租回來,叫金鳳抄一冊或者送來叫我家長壽抄也行,待你從村裏回來,便能瞧。”

  “官印的一冊賣是賣多少錢”

  “倒也不貴的,不過是賣七八十文”

  俗說聽聽音,這一說,便可知道莊家原本對本地的書價也是有一定解的,多多少少能算是書香世家,至少是已經脫離泥腿的階層這也是他生活在福建道的關係,福建道的印刷業非常的發達,書價在全國來講都不算貴的。不過同樣也粗製濫造知名,一本書中錯字漏字當的常見,而且因爲版雕得急快,一個版用到後頭,難免字跡模糊,不得不把字雕得很大。

  即便如此,十冊書爲一部的,一部書賣到一銀往往也是不足爲奇的,算下來一冊書就是100文左右,這鬥破乾坤一冊書要七八十文,不能說是便宜許多,因此莊父要額外解釋,“他那個字小,墨也很清楚,比別的書不同,七八十文實在是不算貴的。”

  “那一部有多少冊呢”

  “這就多,一部得有100冊。”

  “什麼”孫客人幾乎要跌下椅去,他不可置信地高聲復,“一百冊等等一冊約合多少字”

  “一冊也有五萬字的,這部書一共五百多萬字,合一百冊,一冊八十文,光這麼一套活字版的就要八銀。”莊父肯定地說,“若是雕版,一套書四五十不出奇的。”

  “五百多萬字”客人這一次是真的站來,“這、這什麼奇文能寫五百多萬字,這是何等的奇人在仙宮中難道書是不要錢的麼,竟也有人追買”

  在臨城縣,謝六姐必定是天仙降世,這觀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她隨手拿出的東西實在都是驚世駭俗,細想來,絕非此世能有之物。就譬如這書,如今流行的本,一冊也不過就是三四萬字這是最常見的,往往能講三個故事,倘若有一個本要冊來刊載,那便算是長篇小說,實在難想象有人能在一生中寫出五百萬字之多,而且在完結刊發還能維持生計更要的是還能找到人去刊發,又找到人去買。

  四五十銀,那就是四五萬塊的籌,花五萬塊錢都能造一棟樓,這樣的書哪怕在京城,最多也就賣個幾百部,最大的可能是一部都賣不出,因若總銷量只有幾百部,那麼恐怕連做好雕版的錢都賺不回來,但能花錢買書的人家又絕對不去收活字版,又或者是福建道濫竽充數的所謂雕版。

  哪怕是八銀,這也是八千元,是許多人家半年多的工資,怎可能買小說呢如今臨城縣衆人都知道讀書好,那也是狠下心來花七八十塊去買教材,不買沒有什麼用的小說。因此這就是買活軍開設租書鋪的緣故,這租書鋪裏如今也只有本小說,蜀山劍俠傳三十套,鬥破乾坤五十套,押金一百文,一次便只能租一本,押金百文則可租本,此類推,租金一日文,倒不算是貴。

  “這生本是大的,便只算那鬥破乾坤,也要四百多銀,”幫做生的算賺頭,這是敏朝百姓的天,孫客人立刻就算來,“但倘若這些書都在外頭,五千冊書都在外頭,一日便是十,一年多便可回本,且還有那麼多押金在鋪裏週轉,倒是很可做得。不過也要縣裏能有這麼多人都來借書纔好。”

  “正是這麼說,是我也說,這就是買活軍來後才能做這樣的生,開租書鋪是無用的,賺不到錢,滿縣城裏,三千人住,識字的連三百都沒有,有什麼用沒得客人的,你開租書鋪,所租的都是人家看得不要看的書,誰來光顧就是開個賣書的鋪,一個月也就那麼十幾單生,實在是受窮的買賣。”

  “便是隻有現在,咱縣裏人多,一萬人口有的,又多識字,至少也都認識拼音,因此纔有得生做。你瞧”

  莊父便擡手叫剛進門的兒過來,給孫客人看他剛租回來的鬥破乾坤,“這書冊上都是有拼音標註的,而且我看過,內容很淺近,全是大白,沒什麼生僻字,連農夫都可看得。也不怕孫哥你笑,我家長壽平時最厭學的一個人,自從看小說,嚯,別的不說,這語文成績是立刻就上去字也寫得好得多,如今還可自己抄書賺錢呢”

  莊長壽的樣貌有些憨厚,瞧便不像是什麼太有主的樣確也不是太有主,聽父親這樣誇耀自己,便撓頭憨憨的笑。孫客人對他倒是另眼看些他和莊父情投契,也是遠親,平時常來常往,很知道莊家的事情。他家原本也是有些家業的,鄉下有地,城裏也有個鋪,一個是賣香燭的,一個是賣脂粉的,日過得還算來得。這莊長壽從小家裏富裕,又得寵愛,便很是憨憨的,十幾歲也不知懂事,成日和縣裏那些家境當的浮浪弟四處遊蕩,若說是眠花宿柳、喫喝嫖賭,那也是沒有的,便是人心彷彿少一竅似的,總是渾渾噩噩,這裏混混那裏混混,熱鬧看看,邊上傍傍,壞事不做,好事不當。

  買活軍入城之後,他倒也安排職司,又被打發去讀掃盲班,莊長壽勝在一點,便是聽,讓做事就去做事,讓讀書就去讀書,只是那成績雖不說慘不忍睹,但也是穩定的中等偏下,掃盲班畢業之後,初級班便很難畢業,一直留級。

  買活軍一開始讓他教書,他教不好,後來便讓他在城門口登記入城人口,他字也寫不好,之後便只能做些粗活,莊長壽倒也不抱怨,是他父親看不過眼,因爲他有鋪,且剛好因爲夥計要輪班上課的關係,也有空缺,便讓他回自家鋪裏幫忙。這樣一來,自家也省一份工錢,而莊長壽也就回來,但依舊是那渾渾噩噩的模樣,背地裏莊氏夫婦談到他,都是愁得不行,暗自垂淚。偏偏他家小妹腦也不太靈光,在學裏成績只是中平,要說指望女兒,大約也是不能的。

  這麼一個好大兒,除卻人品還算端莊,平時都很聽,也沒有什麼可誇的。偏偏近幾個月來,因爲城裏逐漸流行開馬吊的緣故,被狐朋狗友帶去瞧人打牌,傍晚一下學就去看一個時辰,夜纔回家喫飯,這又給莊家人添新的心事,雖說只是看看,但就怕被引誘也染上賭博的惡習。要說管束他,莊長壽每天都要出門去上課做事,如何能管得住這麼大的兒,光爲看牌往死裏打似乎也覺得苛刻。你說他,他也振振有詞,因畢竟也覺得無聊,這些時候不去看牌,你讓他做些什麼好呢

  也是因此,莊家人對這個租書鋪是讚不絕口,莊父便細細地告訴孫客人兒的改變,“從來沒見他對一件事有這樣迷,那天隨從朋友那裏拿一本來,說是明天替他順路去還,當晚就看到三更抓耳撓腮、手舞足蹈,直說從未見過如此入心的本”

  “第二天,便叫不出去,從我這裏要百文去做押金,他一天看本看得過來的,早上借,在鋪裏看一本,下午放學後就趕回家來,把第二本看,這樣癡癡地看一個月,借不到後頭,急得抓耳撓腮,又想看頭的,怎麼辦呢就被他生髮出主來,租回來抄一本,破上紙筆、燈油、租金,一本也就是花三十文,我讓他儘管抄去抄書還能抄出不好來”

  “可是這個理”

  “這不是開始這些書還好借的,給他看幾本,後來,滿縣裏一本都難求的,尤其是二十冊到三十冊,實在是排隊的在等,長壽等也是無聊,便又看蜀山劍俠傳,也是迷得要命,懸心癡癡的想啊,喊啊,嘴裏唸叨的都是這些,很快連蜀山劍俠傳都租完,便只能租來面的,在家抄幾本,那個月月考,語文便考九十多分從不認得的字,現在全認得,拼音更是精熟,書也抄得越來越好,字寫得端正多”莊父說得開心,又給孫客人倒酒,“快趁熱喫,這糖醋雞塊可是有味我就和小妹說,讓她也抄,抄一本,我給她二十文的辛苦費。現在他兄妹下課就回來抄書,小妹的語文回回滿分”

  二人一邊喫酒一邊閒聊,莊母和長壽、小妹自在廚房喫,豆腐、小腸切片拼的滷味快喫淨,莊母他飯也喫完,莊母便將滷湯下碗麪來,孫客人謝過莊母的辛苦,又對莊父的主讚不絕口,笑道,“這句可說,難道抄書還能抄出不好來怎麼也不比看人打馬吊好勸人斯文,自是隻有好的我明日便也去販幾本書來,待到下回出門,等我看完,便把這書賣在當地,也將這善事多多地傳播出去。”

  原來這孫客人本人是跑單幫的貨郎,因此常年在外,他之時常爲莊父捎帶一些新鮮脂粉,現在則經常幫買活軍探聽消息,買活軍額外開發一些錢財給他,日過得倒也富足,這年頭敢往外跑的人掙得錢都不少。今日是他去泉州、福州一帶跑單幫回來,特來探望莊父,二人天南海北,無所不談,也談些在外頭的見識,孫客人搖頭嘆道,“一年不如一年,竟總還是咱這裏最好。我若不是還得個差事在身上,也就早回來找事做。”

  因爲他來,二人不由談許久,到外頭敲鐘喊八點半,孫客人這才告辭,才站來,便聽到隔壁小院裏傳來喧鬧之聲,莊母忙告個罪,匆匆去隔壁,看她神色,雖感嘆煩惱,但倒也不怎麼驚奇。

  孫客人不由面露疑惑之色,望莊父一眼,莊父嘆口氣,一邊送他往外一邊低聲道,“隔壁裁縫鋪又是在鬧和離你不常回來,是不知道,今年來我縣裏鬧和離的人家極多,竟有十幾個案同時在審”

  一面說,一面便搖頭來,露出一副不爲,卻又敢怒不敢言的複雜神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