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莊子奇遇(中)

作者:御井烹香
“還寫小說我看他就是小說”

  占城港碼頭上,頭戴斗笠的張宗子捧腹暢笑了起來,“被公主看上擄走,老徐,這件事我們可得商量一下,分給誰寫,是我寫還是你寫讓給你,讓給你畢竟是你帶上船的,這篇筆記該你寫”

  徐俠客到底是有年紀的人了,聞言穩重一笑,“都寫都寫我寫軼聞,你再闡發些別的話,提提後續對船東的處罰便是了,出門在外,風俗不同之處太多,衙門立下的規矩還是有道理的,在宣講注意事項之前,確實不該隨意下船亂走。”

  原來約束船員不得隨意上岸,是買活軍自己的船隻一向的規矩,只要是在他們船上走過的乘客,不論是兵丁、流民還是商戶,都曉得船上是準軍事化管理,憑你什麼身份,上船以後都要跟着受訓、上課,尤其是去往統治疆域之外的船隻,靠港以後,也是得令了方能下船,必須在時限內趕回艙房,否則,船長是有權力將你驅逐下船的。

  因此,平時的船隊,壓根不會鬧出這樣的笑話來,只是這一次下南洋時,招募了社會上的不少船隻,這些船隻有些是初次蟻附買活軍航行,對規矩並不熟悉,又仗着自己從前也多次來過南洋,有所託大,便悄然外出,也沒有做好對船員的管理,於是便惹來了這番笑話。

  “誰知道本地的土人,竟是蠻夷至此呢男女雜處不說了,女眷在僻靜處洗澡,也不派個人看着”

  笑完了,張宗子也是說了句公道話,“既然是在個湖邊,又沒個人看守,那便是被衝撞了也不該治罪,湖裏什麼人都有,這本也是應該想到的事情。”

  “什麼呀”

  於小月沒好氣地牽着一匹矮腳馬走了過來,“人家公主根本也不是因爲被衝撞了洗澡而生氣更不是因爲被看了幾眼,就覺得自己壞了貞操,非君不嫁了,這畢竟又不是話本子”

  “啊,那她帶走莊小弟是爲什麼呢”

  “是見色起意,看上了莊文書細皮嫩肉,膚色白淨,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美男子,要把他擄回自己的村寨裏做奴夫”

  見到莊文書拯救活動的首領來了,大家都紛紛翻身上馬,此行人員繁多,約有十餘人,有買活軍方面派出的使者五人於小月、張宗子、徐俠客,負責保護後兩人的一男一女兩個兵丁,都是身材精瘦的南方兵,還有兩個本地商戶派出的華人通譯,占城國的宗室,同時也是公主的親戚二人,另外還有馬伕、挑夫四人,負責餵馬、運送補給。他們要走兩天的路,到這公主或者說是女土司的寨子裏,去把莊文書接回來。

  “奴夫”張宗子來勁了,他已經知道了本地是母系血緣,正是嘖嘖稱奇,興致勃勃的時候,“難道本地的女子都是如此,見到了什麼中意的男丁,就把他搶回家中成親”

  “怎麼可能”於小月懟張宗子是很習慣的,畢竟這是她捕獲的第一個俘虜,兩人是有些交情的,見了面於船長總忍不住要把張俘虜管理管理,她說,“按通譯的說法,本地多數村寨都和主城一樣,都是母系夫權制,還是正常婚嫁的,只是男子出嫁到女子家裏去,或者雙方不嫁不娶。但也有些村寨,是結合了奴隸制的母系舅權制。”

  “如那個覲見了占城國主之後,在富仁湖沐浴的公主,他們家世代統治那幾個村寨,村寨由舅舅當家,姐妹或者是走婚,或者是把男丁擄掠至自己身邊,在奴隸中挑選一些出來做自己的奴夫這些奴夫地位很低,如牲畜牛馬一般,可以任意買賣,平時要受到舅舅的管理,和奴隸一起做活,而且死得比一般的奴隸還早些。”

  於小月吐槽道,“被異族公主擄走,有什麼可香豔的還真以爲是福分了那個土司就統治三個村子,村民加起來兩百多人,一半是奴隸,我問過了,人均壽命三十五不到注意啊,不含夭折的孩子,十歲以上算是成年人了,成年人裏的人均壽命。如果算上孩子,人均壽命可能只有二十歲。首領自然能活得長一些,一般的村民和奴隸差不多也就二十五六就死了。”

  物產這麼富饒,天氣這麼暖和,還死得這樣早,可見平日的生活是多麼的痛苦了,衆人各自咋舌,於小月說,“莊長壽要不是我們華夏人,是很難逃出來的,也活不了幾年,洗個澡把自己命都給洗丟了”

  確實,大國恩惠,澤被廣袤,即便是在千里之外的南洋,也一樣救下了倒黴的莊長壽。那些水手們發覺同伴不見時,莊長壽已經被捆紮起來,用樹葉塞了嘴巴,被裝在揹簍裏要運走了,這公主有十幾個男奴隸護衛,都是寨子裏的奴兵,身上多處疤痕,看着兇悍怕人,再加上又是語言不通,水手們便不敢力敵,連忙派人進城找了通譯,去稟報給國王,國王一聽,大驚失色,立刻派人騎馬追趕公主一行人,曉以利害,公主這才知道害怕,願意把莊長壽放回。

  要不是華夏威名遠播,只是一般的商船,一般的文書呢國王會出頭嗎答案是不問可知的。徐俠客也不由得感慨了起來,“我們承受的是三寶太監的遺澤啊”

  “若不是數百年前,他派船隊不斷在沿岸炫耀武功,恐怕小莊是回不來的了。正是當時敏朝海軍天威赫赫的樣子,銘刻在了占人心中,那所謂公主才曉得敬畏,否則,真當是要等到天兵壓境,事態不可收拾時,她才曉得悔悟,只是那時爲時已晚,小莊的性命恐怕是保不住了的。”

  這話是有道理的。於小月笑道,“不錯,所以這一次我們下南洋,自然也要展示一番自己的肌肉,這樣,將來我們華夏的商船,才能在南洋暢行無阻。華夏的子民纔不會被這樣隨意擄掠。”

  也是因爲買活軍的擴張戰略,買活軍對占城國王提出,他們想要帶上禮品去訪問村落,接回莊長壽,同時爲他的莽撞賠禮道歉。莊長壽被擄案,雖然是他個人的不幸,但卻是買活軍的一個機會,讓他們有機會深入到占城腹地,勘探周圍的地理,知曉人情,這對於他們確定南洋開拓的政策是很有利的。

  自然了,此案本身也很有噱頭,因此張宗子、徐俠客這兩個文宣干將纔會匯聚在此,徐俠客是來勘探地理的,張宗子要發稿子給買活軍下南洋的百姓灌輸入鄉隨俗、謹慎小心、聽從指揮、保守行事的規矩,當然他也對南洋的村寨興趣非常濃厚。

  “就像是知道上古時代還有一種叫做恐龍的奇獸一樣,這些知識,什麼母系制、父系制,什麼薩蒂、婆羅門,似乎和工科相比都是很無用的,不能轉化爲生產力。”他對徐俠客說,“但是,真的非常有趣,令人極是着迷,想要去鑽研,去形成文字,記敘下來,哪怕是沒什麼用,光是知道這些知識本身,似乎就是極有意思的事情了。”

  說到這種無用而有趣的事情,徐俠客自然是專家了,因爲旅遊和地理、植物,似乎都是很無用的東西,但他卻完全爲其着迷,這會兒,他就一邊行路,一邊和華人通譯搭話,“本地天氣這麼熱,馬一定也不常見吧”

  “在北部安南、暹羅那裏還好,有一些矮腳馬,我們這裏確實不多。”通譯回答,“像是我們要去的村落,只有一匹矮腳馬,這已經是富裕的證明了。因爲他們有兩三個村落,還有一條河,算是個大寨子,只有一個村落的小頭人,一般是不會有馬的。”

  這種村落都沒有漢語名字,是一長串複雜的音節,意譯過來的話,意思是某某神眷顧的某某家的村落,某某神,一般是占人信仰的本地女神,占人的權貴許多是信仰天竺教派的,但平民信仰本地神靈的居多。

  如今還有些占人信奉了星月教,他們的日子過得是比較好的因爲星月教的傳教者知識豐富,會造房子,而且講究公平,鼓勵勞動,又是父系血緣,所以那些懶惰的奴隸一旦入教,立刻就勤快起來,農作物收穫豐盛了,又比較講究衛生,壽命就長得多了,他們多數住在滿剌甲一帶,但會時常乘船過來,占城這裏的華人商戶也都更喜歡和他們這一支占人交易,因爲他們比較講道理。

  “信奉本地神的占人最野蠻。”通譯向他們介紹,“多數都住在腹地,甚至不住在河邊,他們又不怎麼會種田,還是刀耕火種有時候會引起很大的火災,十幾個村子全被燒死在山林裏。看中了什麼就直接搶,因爲他們也拿不出什麼好東西來交易。這樣的人是不怎麼來王城的,只是在自己的村落裏過自己的日子,他們最多用芭蕉幹、肉乾來換一點鹽。”

  “信奉天竺教的占人會好一些,多數是河邊村落的寨主,他們是可以交易的,但要小心,因爲他們很狡猾,天竺教並不強調誠實,所以他們覺得在交易中騙人是什麼不對的事情。”

  滿剌甲來的星月教占人就不同了,是講究信用的,而且他們有漁船,可以捕魚,有香料,有寶石、金銀和木材,所以受到華人商戶的歡迎。張宗子對通譯說,“我發現,在南洋,宗教是很重要的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差別很大,可以這麼說,選擇了宗教,就等於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他和通譯說的雖然都是敏朝的南方官話,但彼此溝通是不容易的,通譯要理解張宗子的話很難,他思索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恍然大悟,點頭連聲說,“是的,是的,宗教就像是名刺就像是我們敏朝的名刺,我們做生意的,要接待的陌生人很多,只要說是什麼教徒,就等於是先多了一些瞭解,不至於一無所知。”

  他也是華人的幾代子孫了,對於故鄉,就像是張宗子對於本地一樣好奇,“就像是我們華人,我們信奉儒教、佛教、道教,勤勞、勇敢、誠實就是我們的名刺。南洋各族都願意和華人做生意,因爲我們講信用,有情誼你們你們活死人呢你們和敏國一樣,也信仰儒教嗎”

  張宗子立刻說,“首先,你這話就不對,因爲華夏人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虔誠信仰,而且儒教不能算是完全的宗教”

  於小月從矮腳馬上扭過身子,非常威嚴地瞪了張宗子一眼,張宗子就止住了自己的誇誇其談,簡單地說,“不,我們信仰我們信仰華夏的歷史我們信仰人本身的力量說起來,你識字嗎”

  通譯短暫的迷惑便消失了,他自豪地點頭,“我是我們家唯一一個能看懂華文書的人”

  “那太好了,我有一套我們的教材,可以贈送給你們兩個”

  徐俠客聽着張宗子和通譯滔滔不絕的談話聲,含笑微微搖了搖頭這個小張呀,總是這麼熱鬧

  不過,他的話的確也是有道理的,徐俠客認爲,華夏的宗教,從來沒有擁有通譯所說的這麼大的能量,選擇了宗教就似乎完全地選擇了某種生活方式在華夏,一個普通人信佛還是信道,對於生活的影響還是有限的,不影響他們該做什麼做什麼,該喫什麼喫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是信壞了腦子,這樣的人也不太會被讚賞,反而會被嘲笑。

  不過,要徐俠客說的話,他覺得小張剛纔有點敷衍了,還是沒和通譯把話說清楚,因爲買活軍和敏朝的信仰確實不同,敏朝的華夏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宗,也就是宗族,但買活軍這裏,人們的信仰似乎還沒浮現,但徐俠客覺得,他們信仰的是科學,這一點上,買活軍的信仰的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這是許多宗教都不曾做到的事情。

  占城的城門已經很遠了,人們順着蜿蜒的小路往前走去,路是夯土路,但很窄,路況也不太好,馬在上頭走得很喫力,徐俠客問另一名寡言的通譯,“現在南洋的雨季已經過去了吧,但路還是很軟爛,那麼,雨季時這路豈不是就不能走了”

  “雨季時幾乎所有貿易都斷絕。”通譯介紹道,“路會變成沼澤,河流也非常湍急,山洪爆發,內河無法航行,在南洋,乾季是忙碌些的,頭人們會在乾季到王城來覲見,貿易。貴客們在好時間來了,這三個月涼快些,再往南,天竺那一帶把這三個月叫做涼季。”

  “涼季之後,有三個月的熱季,那三個月的確是最難熬的。我們這裏還好,天竺那一帶的熱季幾乎什麼事都做不了,非常酷熱,我們這裏,基本就把涼季和熱季放在一起叫做乾季,乾季幹活,雨季時敲敲打打修補屋頂,很快一年就又過去了。”

  “什麼這會兒還是涼快的時候”

  張宗子聽到了一耳朵,立刻又喫驚地大叫了起來,通譯便連忙殷勤地往前催馬去和他介紹了起來,徐俠客勒了勒溫順的矮腳馬,讓了一下,讓通譯插到自己前面,這條路很窄,兩匹馬並行就很侷促了。

  他暫且駐足,沉思地打量着四周緊湊的濃綠和他所見過的所有其餘地方不同,南洋的綠是非常急迫的,它蔓延了視線的每一個角落,幾乎沒有一絲孔隙。

  這樣的密林這樣的氣候

  “我算是知道了,爲何漢唐時只是在這裏遙遙置郡,壓根連統帥的興趣都沒有了”

  在他身後,負責保護他們的兵丁小鄭也嘀咕了一句,“漢唐時氣溫比現在還要高,那得多熱啊熱得壓根沒法住人了都只有最沒本事的人才只能在這安家,稍有些本事的還不都趕着往北走啊”

  徐俠客贊成他的見解,他有些凝重的說,“小鄭,想過這裏爲什麼還普遍存在奴隸,而少平民嗎”

  “天氣這麼熱,物產又這麼豐饒,隨意都可以喫飽,不把人變成奴隸去強迫他們,誰願意整日勞動呢”

  “若是不考慮奴隸制,恐怕,土地雖然肥沃,但本地的農業開發,會是很大的問題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