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萬神之神(上)
“莫祈平教士。你的平安真是莫大的好消息,讓我心底的惦念也放下了一絲”
兩個弗朗機人用漢語交談,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但是,它在雲縣又發生得這樣真切,考試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十一月的一個上午,在雲縣第一綜合學校專門用做考場的大教室外,幾個洋番考生湊在了一起,非常誇張地表演着他們久別重逢的喜悅。他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重逢真是太讓人歡喜了”
說話的女洋番馬麗雅,她的長相不太出衆,臉偏長,不過,現在她梳起了短髮,用瀏海稍微遮掩了一下自己的大腦門兒,看起來不是那麼像驢子了。她也完全摒棄了修女的穿着,穿着眼下很時興的襯衫配鈕釦門襟的長褲,厚底草編鞋這是買活軍這裏,較爲隆重的裝束,一般殷實人家的百姓結婚時,都會置辦下這麼一套衣服。
不過,襯衫是棉質的,而不是真絲,因爲現在的活死人,不分男女沒有細皮嫩肉的,都要參加勞動,進行鍛鍊,手上有繭子,便很容易劃破嬌嫩的絲綢,所以即便是人生大事,他們也不考慮購買絲織品。而馬麗雅修女從小爲修道院幹活,她的手當然較爲粗糙。
莫祈平教士的穿着更精緻一些,在瀟灑中透出了一點心機,他穿着對襟的道袍褂子作爲外套,內裏纔是襯衫、長褲,襯衫繫到了最頂上一枚釦子,褂子也好好地繫了起來,腳上穿着一雙布鞋,這個褂子讓洋番顯得更加靠近華夏百姓了,也傳遞了莫教士和華夏文化的融合程度,這是三個女洋番沒有考慮到的事情。
不過,這種無形的較量,完全沒有到達臉上,兩個弗朗機人似乎都忘記了自己對對方的評價,也沒有察覺對方對自己的評價,一如既往,熱情又和諧的交談着,馬麗雅給莫祈平介紹了總督府的兩個小姐,“我們的內心都很忐忑考生人數比我想得要多。”
的確,考生很多,約有百餘人,幾個洋番在其中顯得形單影隻。不管是白皮膚還是黑皮膚,人數都少得讓人感到孤獨。這也是兩個聰明人來到考場後立刻產生的默契不管他們怎麼看待對方,但身在海外,沒有根基,沒有親友,除了互相幫助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參考的洋番就只有我們四人嗎”他們彼此問着,“有沒有黑人”
黑人也是有的,但更少,只有兩個,都是從壕鏡過來的自由人,他們很主動地過來和弗朗機人們打招呼,三個瑪麗亞和他們之前關係也不太親近,但這六個人現在親如一家,彼此非常友善。“不知道這些漢人考生都來自哪裏。”
“我想你心裏已經有答案了,馬麗雅,他們應該都是和尚、道士出身。”
馬麗雅不否認莫祈平的話,她對莫祈平說,“我們都來談談對考試卷面的猜測吧,你都做了什麼應試準備”
不管哪個洋番被錄取,他都要有手下的,因此,莫祈平沒有藏着掖着,他沉吟了一下,沉着地說,“我想,大家都看過最近一期報紙上十分轟動的我在南洋當駙馬這篇報道了”
如果看不懂報紙,那就根本沒資格參加這次考試,二小姐馬麗娜點了點頭,“和我們的猜測一樣,我們都曾經在南洋短暫停留,也聽說過那裏土人的事情。”
自由人謝東非也咧嘴笑了起來,“我們是最瞭解的,我們一看到報道,就猜到了讓衙門頭疼的問題”
“怎麼開化土人”
三方異口同聲,並很快相視而笑,“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比這些華夏考生更明白土人們的生活。”
“華夏這裏,已經開化得太久了,他們的百姓是不會明白的,他們眼中的愚昧,和土人們的愚昧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華夏百姓的愚昧是自知的,他們知道自己沒有見識土人的愚昧是是成體系的,他們認爲世界就該這樣運轉,買活軍的新東西,如果不假借他們已經熟悉的東西去進行講解,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接受”
如此一來,考試卷面也就呼之欲出了,馬麗雅認爲,“衙門需要能在南洋傳播的一種新宗教,如同賢人崇拜一樣,包含着衙門所有的倡導,要學習,要守規矩,不能有人牲人祭”
她對莫祈平說,“教士,你是我們之中最有優勢的考生,我們就完全指望你了,我會把握時間,把我們設計賢人崇拜時所有的經驗都告訴你。”
這個驢子女人,永遠是這樣理智,莫祈平並未因爲她的誇獎而沾沾自喜,恰恰相反,他很有遇到強敵的謹慎,生怕自己得意忘形,成爲了被馬麗雅驅使控制的棋子,不過馬麗雅的觀點當然是對的,莫祈平在洋番中優勢最大他精通漢語,可以寫很流利的漢字,這是其餘洋番不能做到的,他們很多字還要用拼音代替,馬麗雅三姐妹的漢語說得磕磕絆絆的,很多複雜的詞語她們是沒有掌握的。
光是這點,就已經足夠了,而且,莫祈平有深厚的神學知識,這在設計一門新宗教時當然有很強的意義,足以讓他進行參考,馬麗雅雖然是修女,但這是她的新身份,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她受的是做女僕和護士的訓練。
第三,莫祈平在買活軍的內陸生活了幾個月,對買活軍也有相當的瞭解,而其餘幾個洋番一直住在壕鏡,而且當了很久的俘虜。她們唯一的亮點就是賢人崇拜,黑人的優勢則是膚色上的親和度,對土著習俗一些共同的瞭解,以及將來買活軍前往非洲時對他們的需要。
這些優勢,現在是難以兌現的,所以洋番們立刻選擇將所有的力量都集中於現在的優勢人物莫祈平身上,馬麗娜用弗朗機語介紹了她的想法,選擇賢人這個切入點的考量,設計賢人教誨時的思考邏輯,基本思路是尋找中庸的切入點,不能過於激進,譬如說,選擇學習這個點作爲切入所有人都重視學習,這就是大家聽得進去的,至於那些暫時和他們無關的事情,那就擱置不談。
莫祈平雖然自己也分析了不少,但創始人的講解還是多少有啓發作用,而他給的回報是早就提前抄好的幾份格式模板,“這是買活軍的公文模板,每個小標題我都做了翻譯,還寫了示範,你們可以根據這些模板來答題,格式會更工整,如果有些沒有思考到的地方,就誠懇地說明自己會聽從教誨,記住,在思想上,如果你沒有見解那就不要胡說。”
這場考試是開卷的,除了不能離開考場,什麼參考資料都允許帶,幾個新朋友拿到模板就立刻研讀了起來,莫祈平也抓緊時間記筆記,考試的時間很快就到了,他們走進考場,打開厚厚一疊試卷,果然見到了唯二兩道考題。
1以你們對此時南洋土著的瞭解,解析開化南洋百姓民智,進行科普、推廣的政策、手段
2如果宗教是開化南洋土人的唯一辦法,那麼,以你對宗教的瞭解,設計出適合南洋土人的宗教教義若第一題有其餘解,第二題可以不答
誰會不答第二題呢畢竟在座的大家都有宗教背景,有些是新宗教賢人崇拜,有些是老宗教,他們的出現就已經證明了買活軍在這一點上的黔驢技窮莫祈平已經會用如此複雜的成語了,誰說他不厲害,或許,不是沒有非傳教的開化手段,但那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謝六姐並不傻,她可不會在外域花費這麼多的人力物力。
任何時候,行政者總是追求最小成本,最大效益,畢竟謝六姐要花費的可都是福建道百姓的稻穀,華夏百姓的金銀,如果在南洋花得太多,很難說民間會不會有怨憤牴觸之心。
莫祈平對於第二題是早有準備的,第一題他沒有料到,但他並不驚慌,而是從容地打開了帶進考場的買活週報,他特別準備了幾篇謝六姐的親筆文章,作爲動筆之前的引子,模仿着她的寫作習慣確定核心思路之後,分析題幹作爲引子,介紹南洋土著的情況,以及自己的特別優勢曾途徑南洋,分析了買活軍現有的掃盲制度要求的經濟和人力成本,列出了幾種選擇,指出,在這所有選擇之中,宗教的確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成功率最高的唯一之選。
第二題就基本是照抄莫祈平之前準備的底稿了,他只是略微調整了一些細節,是在考前的碰頭會中被激發的靈感在傳教伊始,與其設計一門新宗教,不如把六姐塞入老宗教之中,以寄宿蠶食的姿態,把傳教和掃盲結合在一起,用先進的產品作爲誘餌
每一種新的流派的流行,都是因爲能夠給信仰者帶來好處,賢人崇拜的擴散就是最好的例子,買活軍的鹽、糖、工業品,都是最好的誘餌,想要獲得這些好東西,就要學會買活軍的拼音,認得買活軍的文字,學會買活軍的算數,如果能擴散知識,帶領更多人來學習,得到的好東西也將會更多。
當土著們逐漸開智,徹底融入了買活軍的故事之後戲肉就來了。
莫祈平抄寫到這裏時,呼吸也不由得一頓,他感覺到了熟悉的心跳加快,在他撰寫底稿時,每當思量到這一段,不用任何濃茶提神,莫祈平的心跳也能快到指尖顫抖的程度。
設計一門新的,大流行的宗教這是多麼獨特的體驗,千載不,甚至是萬載難逢的機遇而且,又是在這樣在這樣科學的態度下去設計它,這絕對是開天闢地以來的頭一回
莫祈平感受到了筆尖的重量,這一刻他彷彿超脫了歷史,來到了盤踞於星空中的一條浩蕩長河之上,往來處看去時,和許許多多的偉岸身影對視,他們正在無聲地凝睇着他,質問着他
你是爲了什麼編造傳說,你是爲了什麼創造神蹟,你是爲了什麼許下來生,你是爲了什麼定義生死
爲了一己私利,爲了榮華富貴,註定要被唾棄,註定是歪道;爲了一個民族的凝聚,爲了一個國家的未來,爲了一場紛爭的消弭,你是偉大的,在有限的條件下,你努力過,你盡力了
你是爲了什麼人影們無聲的詰問着,你相信什麼,你爲什麼而活
而莫祈平他絕不是一個高尚的人,他自己也清楚,他有一顆朦朧的,向好的心,但是,他心中更多的還是他的自私自利,他是個聰明人,一面鏡子一樣的人,他會做權力者需要他做的事情,只爲了獲取更多的權力。而這一刻,他是喜悅的,因爲,托賴於買活軍,托賴於謝六姐的擴張思路,他可以挺直腰桿,毫不心虛地,甚至是自豪地回視前輩們。
我是爲了民族們不止一個民族,爲了那些暫且居於弱勢的,蒙受搶劫、剝削的苦痛的民族們
我是爲了國家們不止一個國家,爲了所有國家中受苦的、愚昧的人
我是爲了戰爭們不止一場戰爭,爲了那些所有因匱乏、因擁擠而發動的戰爭
我親手創造出的傳說,正是爲了結束所有傳說,結束所有的偏見、殺戮與混亂,我的理念,不再是戰爭的藉口,不再是屠殺異信者的免罪符,我的傳說爲了知識,和平,我的傳說擁有所有教派未曾擁有的特點,我要統合所有的傳說,激勵對於未知的探索,同時,我要給我的故事設計一個前所未有的結尾,我要讓所有信教者的終極是瞭解到這些故事的根本意義,從迷信中脫離
他的炭筆流暢地落在紙張上,發出唰唰的聲響,莫祈平心無旁騖地寫着,他的心跳得很快,卻也有一種異樣的冷靜,他深信自己正在創造歷史,即便最後他沒有獲得優勝,謝六姐採用的政策中,也一定會有這篇答案的影子。
我要給這種新宗教,設計一個統合機制,設計一名萬神之神,我要設計激勵機制,鼓勵他們探索未知。
最重要的,我讓人們可以得到它的好處而免於受到它的束縛退出機制我要設計一個退出機制,讓它在合適的時候,可以體面的結束自身的使命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一出不得已的好戲,是一種手段,一種無奈的,基於善心的遊戲,,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