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花車遊街
閒下來後,他腦海裏就忍不住浮現出了一些想法。
洛安似乎很篤定無方一定會發起襲擊,他爲什麼能那麼肯定?之前和洛安交談的時候居然忘記問了。
楊伏坐在正佳廣場的金拱門店裏,心煩氣躁地刷着手機,然而,玩家論壇裏往日能逗得他捧腹大笑的沙雕段子,他現在竟然看不入眼,看了一會兒就關掉了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晚上八點二十四分,距離花車遊街開始還有半個小時。
楊伏正要想辦法怎麼熬過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卻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轉頭看了過去。
當他看到樓外發生的事情後,便起身趕往一樓。
正佳廣場外面的街道上,有人正在分發花燈。
分發花燈的人就是花車遊街和漢服遊街活動的主辦方,按他們的理由,就是手持花燈的話更能夠感受到古代慶典的氛圍。
他們要辦花車遊街活動,但辦的又不只有花車遊街。
隨着時間推移,街道上多了許多小攤,裝扮成古人的攤主一邊用手機直播,一邊扮演着自身所對應的角色。
有人書法了得,有人提筆作畫,有人捏着勺子,用糖畫出栩栩如生的小動物,此外還有猜燈謎、投壺、雜技等等活動。
楊伏來到樓外,靜靜站在暗處看着那些人分發花燈,眉頭微皺。
這也是儀式的一部分?
再怎麼說,花燈也是一種易燃物,讓這麼多人攜帶易燃物……真的不怕出什麼亂子嗎?
想了想,楊伏便搖搖頭,不再關心這件事。
特調局很多幹員都混在人羣當中,就算真的出了什麼問題,他們也能解決,不需要他去操心。
現在他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無方的到來!
想到這裏,楊伏恢復冷靜,找了個角落坐下,繼續用握力器鍛鍊力量,同時沉下心神,全部注意力都放到胃部,努力壓榨胃部的消化能力,爭取在花車遊街開始之前獲得那一點敏捷屬性點。
冷靜下來後,楊伏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
他甚至感覺自己沒有做好準備,花車遊街就開始了。
譁——!
歡呼聲從前方傳來,楊伏睜開雙眼,看向前方那擁擠不堪的街道。
緊接着,第一輛花車從已經被清空的機動車道駛來。
那輛花車無比巨大佔據了兩條車道,在寬闊的底層車板上,載着微縮的萬里江山和長城,各個朝代的士兵披堅執銳站在長城後面,向四面八方致禮。
在花車中心,有一個高出四周裝飾的高臺,那上面端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
那位將軍一動不動,手握長刀注視前方。
四周大熒屏上的畫面早已更換成了花車遊街的畫面,甚至於遠處那些高樓大廈的表面都出現了畫面投影。
“現在向我們駛來的花車名爲‘金戈鐵馬’,諸位且看,站在車頭的那個士兵身穿秦朝的步兵側襟皮甲……”
講解員的聲音通過放置在各處的揚聲器播放出來,落入人們耳中。
花車行駛的速度並不快,或者說,想快也快不起來。
但這也正好讓講解員有足夠多的時間爲觀衆們講解花車上承載着的各個朝代的甲冑知識。
‘金戈鐵馬’駛過之後,隨之而來的是‘詩禮傳家’。
從深衣到直裾、曲裾,從曲裾到圓領袍,隨後是襴衫、直裰,花車上的模特們身着各個朝代的袍服,各有各的美麗。
花車上的人們唸誦着四書五經,唸誦着古往今來的詩詞,那些貫徹歷史的文字不絕於耳。
承載着歷史的不僅僅有文字,服飾同樣也有着一條清晰的脈絡。
第三輛駛來的花車讓人們爲之驚歎,人們在那輛花車出現的那一刻,對‘花團錦簇’和‘爭奇鬥豔’有了新的理解。模特們衣着顯貴華麗,像是古時的王侯貴族、世子千金。
看着他們身上的衣服和裝飾,很多人都不由得感慨,這纔是真正的奢侈品!
不過,歷史並不是全都由王公貴族構成的,他們只是更爲光鮮亮麗,更容易被人看見,市井小民纔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後而來的三輛花車分別展現出了唐、宋、明三個朝代平民的精神樣貌。
例如唐朝的海納百川——花車上行走的模特除了身着圓領袍的唐人,還有身着具有自身民族代表性服飾的大食人、契丹人、突厥人、吐蕃人,他們齊聚一堂,好不歡快。
每一輛花車都能夠滿足人們對於當年那個朝代的印象,可謂是琳琅滿目,目不暇接。
在那三輛明確代表着某個朝代的花車過去之後,後面的那一輛花車又模糊了時光。
音樂和樂器,同樣貫徹了歷史。
載着一個大型演奏團的花車從街道上駛過,講解員適時停下修習,任由花車上的音樂接管揚聲器,將十八種樂器一起演奏的古典音樂播放出來。
儘管沒有任何一句歌詞,但樂聲大氣磅礴,只是聽到,就能讓人回想起過往那輝煌壯闊的歷史畫卷。
一代接一代,九州文明跌跌撞撞傳承了下來。
五千年前,我們與古埃及一樣面對洪水;四千年前,我們與美索不達米亞一起用青銅器書寫各自的文明;三千年前,古希臘的哲人和我們的先賢一起用文字訴說世間的哲理;兩千年前,古羅馬和我們的車架同樣追亡逐北,拓土封疆;一千年前,盛唐和阿拉伯一樣坐擁着無盡財寶和繁榮疆域。
然而,曾經的對手早已消亡,唯有九州文明仍然立足於世。
站在道路兩旁的人們雙眼迷離,就連不通C國文化,甚至不懂中文的外國遊客都被眼前所見的一切震撼不已。
忽然間,花車上的音樂一轉,一位中年女歌手手持話筒從花車當中走出,悠揚的歌聲隨即響起。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一瞬間,無數人熱淚盈眶,下意識開口跟唱起來。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有些人唱的根本不在調上,有些人乾脆就是在喊,但是,這裏有幾千人。
縱使其中一些年輕人沒有聽過這首歌,縱使有些是外國遊客,縱使有些人無法開口……那也是幾千人!
幾千人的大合唱讓整條街道都沸騰起來,彷彿要把黑夜掀飛。
文化絕不只有歷史,只要能夠讓同一個文化圈內的人感到共鳴和觸動,那麼它就應該被稱之爲‘文化’。
街上確實只有幾千人,可是正在觀看着今晚這場節目的人,有多少?
坐在家裏看着節目的人們聽到電視機、電腦裏飄出的歌聲,聽到窗外響起的聲音,不由得一愣,隨即跟唱起來。
幾輛大型花車過去後,一些小花車就開了過來。
還沉浸在感動當中的人們看到那些花車上的東西,登時就樂了。
食物,同樣是文化的一個載體。
“饃饃,有人喫饃饃嗎?”
“龍鬚麪!”
“羊肉串!”
蒸、煮、燜、燉!
煎、炸、烤、燒!
各式各樣,各種滋味的美食乘坐着花車從人們眼前飄過,看着就讓人直流口水。
這些小花車並沒有跟隨着大花車,而是直接停留了下來,把香味撒給在場的所有人,這就讓人有點難以抗拒了。
就算是一些正在減肥的人都一臉痛苦地食指大動,大口大口把食物送進嘴裏。
在所有人都沒有注意的時候,時間悄悄溜走,一轉眼,還沒過癮呢,時間居然來到了十一點!
觀看了節目,又品嚐了美食,人們本以爲活動到此就要告一段落,哪成想——
煙花在天上炸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