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國子監

作者:燕西風
明朝的國子監共有兩處,一處在南京,一處在北京,相比北京的國子監,南京的規模似乎更大一些,不過兩處的配置基本相同。中文.comレ★^^^~★レ

  除了正門,禮堂彝倫堂等主要建築,監內還設六堂,分別爲率性,誠心,崇智,修道,正義,廣業。這六堂其實就是教室,相當於現在校裏的幾年幾班。

  國子監設祭酒校長一人,品級爲從三品,主管全面工作。

  司業副校長二人,品級爲從四品,分管具體工作,實際上國子監主要就是兩個副校長在管。

  監丞一人教務主任,從六品,主管規,督導教。

  另有博士教授,助教,正,錄多人。

  到了崇禎年間,國子監裏面的生員越來越少,與前朝鼎盛時期動輒上萬人的盛況相比幾近荒廢,不過並非沒有生員,現在裏面就讀的還有幾百人。

  此時,朱由檢帶着一衆大臣和監生們正在一處教室聽李景講話。

  看着監生們頹廢的眼神,李景站在堂前高聲說道:“我知道你們有些失望,覺得這次不考八股,不考四書五經,令你們喪失了進取的機會。”

  見衆監生一陣默然,李景笑了笑道:“你們錯了,你們覺得八股取士選出來的人才有什麼用處麼我跟你們說實話,考中的人還不及你們在國子監裏的東西有用。

  咱們大明只重科舉,卻忽略了經過科舉選出的人才根本就沒有任何用處,比如說現在戶部要用人,那你們知道戶部是做什麼工作的麼”

  見有些監生搖頭,有的點頭,李景笑着接道:“戶部掌管國家的錢糧賦稅,可以說是掌管着國家的命脈,乃是朝廷最重要一個部門,如此重要的部門那需要什麼樣的人去主管工作呢我認爲負責戶部工作的人首先不能有私心雜念,不能惦記着把國家的錢糧往自己腰包裏揣。”

  聽李景說的直白,衆人發出一陣輕笑聲。

  笑了一會兒,李景接道:“但是光有一顆無私的心是不夠的,你還得精通業務。那戶部人員需要精通什麼業務呢我認爲首先你得會算賬吧要是連賬都不會算,你怎麼收稅”

  衆人聞言又是一陣輕笑。

  頓了頓,李景接道:“剛纔我說了戶部還管收糧,但是收糧的時候要考慮到各地的實際i況,不是說我給你下了個指標,你就得按這個數字收上來。我們都知道這些年大明天災不斷,今年山西又是大旱,那麼關於山西的糧賦如何徵收戶部就要認真考慮了。有些旱情嚴重的地方可能顆粒無收,老百姓可能連飯都喫不上了,這時如果再去收糧,那不是逼着老百姓造反麼”

  衆人聞言均默默點頭。

  嘆了口氣,李景接道:“我希望我們的官員做事能靈活一些,不能爲了完成指標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遇到這樣情形的時候,對這些地方我們不僅不能收糧,還得往這些地方派糧n災,要讓老百姓活下去。”

  在堂前專心聽李景講話的朱由檢聽到這裏輕輕點了點頭。

  李景嘆了口氣接道:“我剛纔說的只是一種比較容易處理的情形,事實就擺在那裏,你只能這麼去做。

  可是有時候實際情況遠比我們看到聽到的要複雜的多,有些地方官爲了自己的考成成績瞞報災情,有的官員爲了私利可能還會誇大災情,這時就需要戶部的官員要有一雙雪亮的眼睛,要到地方進行實地考察。可是考察的時候你得有專業知識,如果你對農時,農一竅不通,看了也是白看。”

  說到這裏,李景指了指監生們說道:“我說的這些,你們從四書五經裏能到麼怕是不能吧,”

  衆監生聞言同時點了點頭。

  笑了笑李景接道:“你們可能不知道,大明現在準各頒佈新的律法和政令,其中有些政令已經公佈了,有些暫時還沒有公佈,我建議你們好好看看這些政令,如果你們能明白這些政令的好處,便會明白我爲什麼要取消八股取士,不考四書五經裏面的東西。

  等你們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我希望你們能夠抓緊時間習實。皇上馬上就要到山西巡視,臨走前特意來這裏看望大家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習有用的東西。在這裏我跟大家承諾,只要你們踏踏實實地習,得一技之長,我必定會給大家安排好適合你們的職務。”

  衆監生聞言大喜。

  這些人都不傻,自然明白李景話裏的意思。

  李景這麼說,其實是告訴他們,只要大家用心習,哪怕他們考不中,李景也會任用他們。

  實際上,大明以前也不是說考取了功名就可以外放爲官,出任之前,這些預備的官員還要有個實習的過程,這個實習的過程有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不然的話,找一羣只會讀書的人出任地方官,他們啥也不會千,大明的皇帝們還沒有那麼蠢。

  不過到了明朝後期,朝廷越來越不重視實習,很多考中進士的人直接就被外放爲官,甚至出任京官。

  於是便有很多啥也不會幹的官員在那濫竿充數,以致大明的官員們越來越無能,整天只會耍嘴皮子。

  李景現在讓監生們直接習實,相當於以前預備官員開始實習。

  這些人有了實的根底,出任以後很快便能上手,如此,要不了幾年,大明官員們的素質便會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也大大縮短了子們出仕的時間。

  就在監生們消化這個重大利好消息的時候,親兵跑來回報,錢謙益等人已經到了廣場。

  李景笑了笑:“我這裏還有話沒跟大家說完呢,外面那些人怎能跟咱們國子監裏面的子相提並論,讓他們先在廣場等着。”

  見李景視上千子如無物,衆監生盡皆默然。

  這些監生在未見李景之前,原本也打算跟錢謙益那些人到皇宮外面抗議,不想李景竟然和皇上親自來到國子監,向他們解釋取消八股取士,不考四書五經的含義。

  對監生們來說,這個面子實在太大。

  書此時再看李景對待錢謙益等人的態度,再看對待他們的態度,那真是一個天一個地。

  這一刻,監生們的心裏真是充滿了自豪。

  而李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其實在李景心中,並未真正重視這些監生,李景很清楚,這些人受了那麼多年四書五經的教育,讓他{門轉頭習實,肯定不會馬上見效。這幾百人當中,能出幾十個人才就算是多的了。

  但是李景依然準備啓用這些人不爲別的,只爲國子監這塊招牌。

  李景準備把國子監打造成大明最高府,打造成人才基地,打造成培養人才的搖籃。

  李景要讓所有的人知道,從大明國子監裏面出來的人都是真正的人才。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李景己經下令把平陽府的科院搬回京城,讓那些經過多年培養的人才進入國子監教,讓他們開枝散葉。

  李景打算在國子監根據科院研究的科目開科授,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入讀哪一科。

  李景相信,數年以後,國子監裏面肯定能培養一大批人才出來,到時再把這些人才充實到科院當中研究各種科,如此,科院和國子監便能相輔相成,同時發展壯大。

  同時還可以把一部分人才派往各地堂,傳授各種知識。

  李景相信,幾十年以後,大明各地的堂便會出現一個質的變化。

  李景把國子監的長遠規劃詳細地跟在場諸人解釋了一番,衆人聽了都是心馳神搖。

  在座的可以說沒有一個是傻瓜,均知,如果能達到李景所說的樣子,那大明之強大定然遠勝前朝。

  見李景說話親和,一名隨行的吏員壯着膽子問道:“大人構想雖好,不過要做到大人所說那樣,怕是要花費無數銀錢,以大明眼下的國庫收入,怕是支付不起這麼多的用度。”

  李景說了這半天,都是他一人講衆人聽,此時突然有人提問,而且提出的還是關鍵性的問題,李景聽了不由精神一振。

  看了看說話那人,只見此人大約四十餘歲,長得雖然並不出奇,但是卻透着一股精幹之氣。

  李景不識此人是誰,當下把目光掃向吏部侍郎周衡臣,周衡臣急忙起身走到李景身邊低聲說道:“大帥,這人叫倪元璐,是當年袁先生任主考時收錄的生,我見此人精明強幹,將他舉薦給沈大人,前些日子沈大人將他提爲戶部主事郎中。”

  “哦”李景轉頭看了下倪元璐,忽然衝倪元璐拱了拱手道:“原先是師兄,濟民失敬,還望多多擔待“師兄,大帥的座師是哪一位”倪元璐看着李景疑惑道。

  李景笑了笑道:“濟民蒙節寰公教導十年,不知當不當得起做你的師弟”

  “啊!不想大帥竟然由恩師親自教導,元璐失敬。不知恩師他老人家現在可好”倪元璐慌忙說道。

  李景聞聽默然,過了一會兒,嘆了口氣道:“先生年紀大了,身體己大不如前,前些日子給我來信說,想回唯州老家,要我替他辭了內閣首輔之職。”

  收起。.。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