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鬼影初現2
“哈哈哈……宋大人切勿謙虛。”晉王爺大笑,接着對幻天道:”公子或已知道,宋大人與高啓、劉基並稱明初三大家,現‘翰林院侍講’方孝孺便出自宋大人門下。宋大人爲人耿直,治學謹慎,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深受當朝學子尊崇。”
宋濂道:“王爺過譽了。老朽能有今日,全仗太子與王爺恩典,不然,恐怕早已人頭落地。”
晉王爺道:“宋大人怎地如此頹廢,胡惟庸案早已過去,大人不必掛懷。”說着,指着幻天道:“宋大人,盧教主不但武功冠絕天下,更是博古通今,乃八斗之才。雖爲魔門教主,卻是逸羣脫俗。全非凡夫俗子,欺世盜名之人可比。”
宋濂聽罷,不禁細看幻天,道:“盧教主如此年輕便是一門之主,確令老朽佩服。王爺信函之上對教主盡是溢美之詞,老朽亦是慕名而來,呵呵。”
幻天看一眼晉王爺,道:“王爺謬讚,在下甚是慚愧。雖然涉獵一些先賢經典,但也是粗通而已。宋大人主張道統之學,文道合一,此舉頗合朝綱。盧某曾拜讀前輩《秦士錄》、《周禮集說》、《蘿山集》、《浦陽人物記》、《諸子辯》等大作,真是得益匪淺,受用無窮。”
宋濂聽罷,驚異道:“教主連老朽的《諸子辯》也已看過,真是出乎意外。”
幻天笑道:“前輩大作《諸子辯》詳述古來聖賢,盡數諸子善惡功過,以此勘明真僞。此作古來少有,乃爲前輩首創。”
宋濂怔道:“聽教主言語明爲褒揚,卻又暗含譏諷之意,不知何故?”
幻天笑道:“盧某隻是隨意說說而已,並無譏諷之意。竊以爲諸子百家,爭奇鬥妍,各自盡有所長。古往今來,聖賢典籍浩如煙海,僅僅善惡兩字,既難以蓋全,又無法辨明高下真僞。”
宋濂靜靜嗎看着幻天,想不到此人對自己的大作能有如此認識。遂道:“教主真是博古通今,老朽甚是佩服。既然是浩如煙海,獨取簡潔也不失爲明道之舉。老朽此作,只爲諸子做一通判,如此而已。”
“呵呵,盧某並無他意,宋大人勿怪。”
宋濂輕捋長髯,面上並無不快之色。笑道:“豈敢,豈敢。現今,魔門風生水起,天下聞名,想不到教主竟是個文達之人,老朽真是感佩萬分。”
幻天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本教名號喚作‘血魂書生’!”
宋濂道:“江湖便是江湖,書生本柔弱,何以血魂形容。”
幻天笑道:“宋大人,儘管表面看來書生柔弱,實則另有殺人手段。若真殺人也不過濺血五步,但書生所殺乃是心也。古往今來,禮教規制,看似無形,但殺起人來更見隱晦與殘忍。”
宋濂怔道:“哦?教主真是高論,何以見得?”
幻天道:“大人自陷其中,難道不知?”
宋濂沉吟一聲,道:“老朽唯心主張,盡在社稷。多家之言,差別甚大,非老朽所能左右。”
幻天道:“但有主張,便有善惡對錯之分,此乃衝突之始,禍事之源。對於國家社稷實爲貽害,更是人間至酷之因。”
宋濂道:“教主之意乃在空靜無爲,老朽不敢妄斷。但對國家社稷而言,若無善惡之分,焉能整肅規制,天下將大亂矣。”
晉王爺擺手道:“好了,兩位勿再說那什麼諸子,喫酒要緊。”
宋濂輕笑,看一眼幻天,道:“不知王爺喚老朽前來,有何差遣?”
“呵呵。本王焉敢差遣大人,只是提醒宋大人日後切勿評判朝政。”
宋濂一震,道:“老朽深居簡出,並未多言。”
晉王爺道:“如此甚好,本王敬仰宋大人才學,不想大人發生意外。”
宋濂道:“不瞞王爺,昨日聖旨已到,老朽不日便要趕往茂州。”
“什麼,趕往茂州?”晉王爺怔道。
“王爺難道不知?”
晉王爺面色一暗,道:“本王確實不知……宋大人勿慮,待本王明日入宮面聖,再作行止。”
宋濂道:“王爺心意老朽銘感五內,依老朽看來,皇上不殺老朽,乃是顧忌天下文士之心。不然,老朽焉能活到今日。事已至此,王爺不必進宮。”
晉王爺嘆息道:“這……只是苦了大人,茂州離此千里之遙,大人年歲已高,怎禁得起顛簸。”
“呵呵,老朽身子還算硬朗,王爺放心。”
晉王爺道:“本王遍讀大人所著文集,大人學問之深,立論之高,治策之嚴謹,本王看後敬佩有加。倘若離開京師,本王只好在書中與大人相見了。”
宋濂聽罷,十分感動,唏噓道:“歷代諸君,如王爺胸懷者鳳毛麟角。只恨老朽不能陪侍王爺。今日,王爺不加避諱,與老朽這待罪之人進餐,令老朽十分欣慰。唉……人生無常,天下儘可往之。倘若有生之年,老朽還能回到京師,必當先去拜見王爺。”
晉王爺笑道:“既然人生無常,大人與我只待有緣吧。”
“王爺說的是,老朽昏聵。”
“喝酒,算是給大人餞行。”
“謝王爺恩典,老朽不勝酒力。”
“好,公子,乾杯。”說着,晉王爺舉杯一飲而盡。
幻天干了一杯,道:“兩位大人爲何只看不喫?”
袁希武道:“不急,不急,王爺與公子先用。”
晉王爺笑道:“在座諸位與本王均非外人,不必拘謹。”
孟飛瞟了一眼小瑩,道:“盧教主,現在江湖各派欲對魔門進行清剿,不知狀況如何?”
“正在密謀策動,估計尚需一些時日。”
孟飛笑道:“看教主神色,似乎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幻天道:“該來必來,不該來亦不必擔心。正如宋大人所言人生無常,既然無常,便需以無常對之。時時放在心上只是徒增煩惱,自尋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