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搜查收穫
“…到底怎麼回事呢?哪裏出了問題?”看着被收拾走的物什,魏大名皺眉思量着。
鄭君山見狀,沒有打攪,悄悄湊到楊海城旁,低聲問道:“有沒有可能,他們發報通信用的頻段,在你們的偵聽範圍外?”
“…不大可能…”楊海城聞言,微微搖頭,道:“那些偵聽設備,我們可是花了大功夫、大代價才從洋人手上搞來的,無線電通信頻段,不論民用軍用還是其他的,我們都覆蓋了。”
說到這裏,楊海城將聲音壓得更低,道:“其他時間,可能因人手這些無法全部兼顧,但這次行動前後,我們動員了所有人,對通信頻段都進行了有效偵聽。
就連…就連不太適合用於無線通訊的頻段,都有接收設備偵聽着情況,雖然只有實習人員負責,但其中也基本沒有其他用途的設備播報拍發干擾,一舉一動輕易的便能被發現。”
楊海城,將偵聽工作的一些細節情況,給鄭君山說了下,雖打消了他的那個懷疑,但卻也感覺有些不合適。
“這些情況,涉密了吧?”鄭君山壓低聲詢問,雖雙方有交集,但也不算太多,而且這是公務,有嚴格保密要求的。
“確實涉密了!”楊海城點頭,又輕聲解釋道:“但這些,跟你們還是能講的,只要不外泄便可,這次收穫不小,後面應該需要跟你們合作,抓一抓、查一查,有些情況,肯定需要告知,這樣方便雙方配合得更有默契。”
鄭君山點頭,心放進肚子,壓低聲詢問道:“海城,這事兒,你沒有點懷疑?”
“可能是他們通訊時間極短,藉着我們檢索的空當,迅速完成了通信,這纔有可能讓我們偵聽不到。”楊海城皺眉道。
鄭君山聽完,卻是搖了頭,開口道:“不像,這一次,是林隊那邊行動不久,他們出現異動,並開始悄悄銷燬東西。
也就是說,這大概率是一次臨時的緊急通訊,而你們也是剛調整了工作方式,沒有事先溝通計劃,甚至有也無用,他們基本不可能繞過你們的偵聽吧?
再一個,通過他們事後,有條不紊,甚至差點騙過我們的應對來看,怎麼看,他們之間的通信,也不像有多短。”
瞭解電訊工作,鄭君山也能根據現場情況,說道上一二,不過這麼一講,楊海城眉頭也皺得更深。
“這麼一說,甚至把他們用無線電通訊的可能都排除了,不會那麼湊巧,他們約定的聯絡時間便在那個點。
而若他們一直開機,我們肯定也能偵測到,反正不管怎麼算,這都說不通啊?他們到底是怎麼與外面聯繫上的?”
說着說着,楊海城揉起腦殼,對此頗感頭疼,這件事,實在太過古怪,各種可能,除非你接受碰巧好運等等可能,否則根本說不通。
看着東西被搬完,魏大名也來到二人旁,瞭解了下,他也不相信什麼湊巧、碰大運的。
“主任,要不要再看看其他,過會兒再討論,說不定能有新線索!”
兩個專業的人,都頭疼成了這樣,鄭君山對討論出個一二三,也不抱什麼希望了,開口建議先處理其他事兒。
二人點頭未多說,隨鄭君山一併,來到那磨料機旁,看到那被研磨成粉的廢料,主任等人那是又惋惜又頭疼。
“這裏還有一些完好的。”看幾人目光都往桶中看去,鄭君山趕緊指了指,工作臺上殘留的零件。
魏大名看了眼,搖頭道:“那些都是最普通的器件,真正關鍵有用的,估計都毀了,在這桶裏。”
說完,魏大名讓被擠在後面的駱一喬上前,道:“一喬,你手巧又細心,把桶裏廢料取出分裝,一層層的取,他們應該是按順序來銷燬的。”
駱一喬點頭,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查看了下,讓人幫他尋來一些盤子、白紙等,便開始小心往外取東西。
取出一小盤,魏大名帶來,主要由通信器材工廠高工、高師甚至工程師的團隊,便帶到一旁,小心的分離起來。
看着衆人那副小心又謹慎的模樣,鄭君山知道,估計又要費上不少時間,乾脆帶着魏大名跟楊海城等有數幾人,去了架設這些設備的地下室。
細看了下情況,這地下室也是上了年頭的,只不過近期有過翻新及增加支撐,甚至還加裝了換氣風扇這些,換氣口被僞裝成了煙囪,可謂費了不少心思。
這宅子,以前估計是有點什麼講究,應該住過什麼有錢有勢的人物之類,挖了這地下室,現在被日本人給用上了。
不過,地下室的新修,也肉眼可見有新舊之分,舊改,估計有幾個年頭了,像翻修、支撐之類,而煙囪及排氣扇,看着估計才新裝沒幾個月。
除了那些桌子,地下室最內側地面上,還有存放過箱子留下的痕跡,看了下,應該是之前,被他們搬上去的武器彈藥箱所留。
現下,地下室內殘餘的佈設很簡單,除了桌子,便是一個掛鎖的書架書櫃,以及一部電話機,電話是從上面扯下來的,估計是有什麼緊急情況時,用來知會地下室內的人的。
楊海城轉了下,便拉着鄭君山來到外面,讓人爲他尋來了一把梯子,上到房頂,去查看那探出房頂的煙囪。
煙囪挺大,底下房間,則被這些人改做休息,壘了個燒水取暖的爐子用作掩護。不過之前便進行過確認了,這是雙道的,一道是排煙並做掩護,一道供換氣之用。
不過,換氣那一道,並未通到房頂,口子隱藏在屋檐下,開到了屋外,能燒火換氣兩不誤,甚至沸騰的水、熊熊的火,也能發出一些動靜,隱藏換氣排氣運行的聲響。
發現了那隱藏口,鄭君山並未讓人上樓頂查看煙囪口,不過楊海城認爲可能還有貓膩,果然有了發現。
小煙囪,那頂上蓋片瓦,防止雨水打進去便可,但這大窗囪卻不是,用了類似房屋的人字形頂,而且斜頂用的是木料,排煙口,則是一面近半平的鏤空花磚。
透過排煙孔一看,楊海城便發現了貓膩,將表面碳化過的木板揭下,果不其然,裏面藏着天線,只不過已沾上大量菸灰。
“…嚓…”楊海城靠近探頭查看深處的情況,結果膝蓋頂到煙囪牆上,卻嚓一聲,好像陷進去了。
他一下靜立在那,不敢胡亂動彈,好片刻,纔敢緩緩移開膝蓋,見無事發生,仔細一瞧,煙囪的外表面,居然也是木頭材質的。
仔細查看,木板,或者說是木片而已,很薄,估計僅有半毫米,外面面,好像是用顏料、膠水、磚粉等僞造的磚表面,極逼真。
楊海城小心掰下一片,發現裏面是個小隔層,兩釐米左右深度,安置的也是天線,比煙囪內那邊,可要新太多。
查看了下,四面皆如此,煙囪探出屋頂的高度,比他矮半個頭,人字頂及鏤空花磚部分,大概在他肚臍眼上來十多釐米往上部分。
而僞裝藏在煙囪牆內的天線,則往下到了他小腿位置,兩者間隔了一塊磚的距離。
仔細查看一圈,沒再發現其他情況,楊海城也趕緊下來,這裏的房頂,便是南方正常堆疊的瓦頂,跟北方底下還用泥之類固定的不一樣,很容易滑塌。
“發現什麼了?”下來後,沒跟鄭君山聊上兩句,魏大名便從地下室出來,看其神色輕鬆不少,便詢問出聲。
“主任,找到了天線,藏在了煙囪牆上,外面用這木片子僞裝,煙囪內還有另一個天線…”
楊海城指了指煙囪,還把那木片子遞了過去,魏大名查看一番,又仔細觀察了煙囪,這纔開口。
“這天線可真不少啊!僞裝也是費盡了心思,估計應該是我們具備偵聽能力之後才搞的吧?”
“從新舊看,應該就是這兩個月才弄的,不過有點奇怪,這處地方應該已經啓用了,但我們從未偵聽到過這周邊的可疑電波。
若僅這次未偵測到,我們還能用失誤、巧合等等不太可能的原因來解,但若是好多次,那可說不過去啊!”
楊海城說完,鄭君山也補充,說了下肖銳反饋的訊息,此地已被啓用數次,且其中所需敲發出去的訊息並不短,佐證楊海城提出的疑問。
魏大名,那是頭疼無比,想了想後,乾脆把這事拋給楊海城二人負責查探,他去磨料機那裏,研究那些被毀的器材。
兩人對視一眼,苦笑了下,眼神稍做交流,並未立馬行動,而是先跟着魏大名去看看情況,看有無新線索。
也不知來對來錯,但確實有情況,見魏大名到來,便有幾人端着個小盤子,盤內放着些黃色物什,呱呱的說着。
兩人聽了下,原來盤中的並非銅料,而是黃金製成的金線、金片等等,好多已被磨變形,看不出原來樣子,好在其延展性好,並未被磨稀碎,還能勉強看出點原先的形態。
磨料機,並非那種帶刀片的,而是類似石碾子,只不過是用機器帶動轉圈,將料槽內的物料慢慢壓碎,也不知是怕太先進引起懷疑還是咋說。
“這器件上還會用黃金?”鄭君山好奇向楊海城詢問。
楊海城點頭,解釋道:“黃金的導電性、穩定性這些更好,確實可以用,金銀銅,價值這樣排列,這些特性也如此。
像有些開關上的觸點,便會使用銀的,但金的銀少,包括其他重要部件,也鮮少會使用黃金,主要是成本高昂,不值當,市面上幾乎見不到用金的器材。”
鄭君山點頭,想了想,又繼續問道:“那這些器材內用了黃金,有什麼特殊作用嗎?”
楊海城聞言,解釋道:“設備更精細精密,需在某些方面,達到更高更好的性能,而且器件大概率還需專門訂製,光是費這功夫,便足以說明問題了。”
聽完,鄭君山細細思量片刻,可惜啥也沒想出來,目光投向楊海城,目光居然碰到一塊,看錶情,他估計也沒想到啥。
尷尬笑了笑,二人走到一邊,抽着煙,繼續思索交流情況,想把問題找出來。
“你確定,他們真不是用電話聯繫的?”討論一番,還是沒結果後,楊海城皺眉問道。
“查了,事前便已經祕密摸排過線路情況,並未發現偏接之類的情況,攻入後也查了,這裏面也沒可疑的走線之類,甚至電線這些都割開看了,並沒問題。”
楊海城聽完,卻是擺擺手,開口道:“我沒說這個,我相信你們已經仔細搜過,我問的,是正常拉來的這條電話前,行動前確定沒有撥通過?沒有可疑內容,或者跟你所發現異常時間對不上的也算。”
“…這…”楊海城皺了皺眉,這點他還真不清楚,監聽那邊未曾彙報,他便視做一切正常。
“抱歉!我瞭解一下!”鄭君山開了口,趕緊喚來人,讓他們將負責監聽的人找來,詳細瞭解情況。
很快人便被找來,一問,確實有情況,但跟楊海城提的那兩種情況,一個都不搭,行動前有通電話撥入,但並未拔通。
“有這情況?怎麼不向我彙報一下呢?”鄭君山聽完,微微皺眉,因爲那時間點,便在他發現異常前不久。
隊員趕緊解釋了下,原來這情況並不少見,他們之前,監聽時也發現了這情況,很多撥入這裏的電話,根本不會被接通。
當時也懷疑有問題,但調查工廠客戶時,查到了相關情況,原來他們所生產的火柴,質量優異,那些客戶接待的顧客,或周圍其他一些商戶,也會打聽來源想採買。
那些客戶,都是開門營業的場所,自然不想因這點小事,而跟人鬧不愉快,通常都會將廠子的聯繫方式給出。
不過,廠子不做散客,甚至只做一些固定商家的生意,開始還接聽,後面乾脆不理了,跟那些客戶也默契的選在固定時間聯絡採買。
反正只是件小事兒,沒聯繫上的話,堅持的,客戶跟他們這邊用產量不足等理由也基本能糊弄了過去,實在推不掉,纔會發展成固定客戶供貨。
情況反饋回來,商議一番,最終將此情況,定性爲工廠想繼續保持低調,方便開展的主業,即間諜活動不受影響,才採取此法。
這也能解釋過去,畢竟眼前的出貨量,已經需將部分工藝外包給周圍人,再增,他們便需招人,招外人不方便實施間諜活動,再派人那便太浪費。
這邊認定此爲正常行爲,並未包含什麼特殊隱祕,所以負責偵聽的隊員,才未將情況彙報鄭君山,而他剛接手,對此也不瞭解。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