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敕令
我說:“有關於黑布條的嗎?”三舅點頭,說:“對,嚴格來講應該算是厭勝術的一種,總之這鬼故事是跟厭勝術沾邊的。”
時間不算久遠,也就民國時期,1910年左右,一個小村莊裏有一戶人家,結婚好幾年了,可肚子始終沒啥動靜,要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爲大,這是從古至今的思維,基本上沒變過。那會也不像現在的醫學這麼發達,去醫院檢查一下,就知道毛病出在哪。
那會很難找出原因,這家人就一直想辦法,後來找遍了各種辦法都不行,就只好在同宗之中過繼了一個孩子,要知道這一直沒孩子,而且很想要孩子的家庭,那突然有了兒子是多麼的親熱。
這家人非常慣着孩子,每天晚上喫完飯,都要抱着這個孩子在村裏逛幾圈,村裏人當然都知道這孩子有多嬌慣。這都不是問題,問題是這家人偏偏有錢,有道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不主動得罪人不代表你不會無意間得罪人。
在人類社會中,在詞典裏永遠不會少了一個詞——嫉妒。
有些人窮,偏偏窮的有理,偏偏窮的理所當然,認爲有錢人都該死,憑啥你有錢我沒錢?殊不知風光的背後不是骯髒就是滄桑,有錢人一般分爲兩種,一種是金錢來路不明,他說不明白,也不會告訴你。另一種就是苦熬多少年,最終功成名就。
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歷史,這是必然的。有錢人也一樣,他們之所以賺到了錢,可能是比別人跟勤奮,更用功,更聰明。又或者比別人膽子大,敢走歪路,但第二種不可取,這是一條不歸路。
偏偏這嫉妒,就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人要一嫉妒,什麼事都能幹出來,村裏有戶人家,家裏六個孩子,四男兩女,那日子窮的都快揭不開鍋了,整天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看到這家有一個孩子,而且還特別嬌慣,問題是人家還過的好,零食都不斷,自己家這六個孩子,說句不好聽的,喫的伙食都不如他家裏看門的大黃狗。
後來有一天,這過繼的孩子白天跑着玩,也不知道就怎麼走到那戶人家附近,那戶人家的主家,正巧那天蒸饅頭,要知道那年代蒸白麪饅頭跟現在可不同。如今這時代喫白麪饅頭那都算是窮人了,有錢人都變着花樣喫。那年代剛好相反,能喫上一頓白麪饅頭,那是過年的感覺啊。一般都是紅薯面,玉米麪,總之都是雜糧。
那主家看到這孩子,也是喜歡的不得了,但這種喜歡,只是表面喜歡,他就從家裏拿出了一個白麪饅頭,遞給這過繼的小孩,這小孩高興啊,雖然他不缺嘴,但這是別人給的,那心裏就高興。一高興就跑,這跑起來不打緊,很多咬人的狗就是這樣,你不跑它不追,你要是轉頭一跑,它一準追你。
也不知道哪裏來的一條黑狗,看到這小孩手裏捧着一個白麪饅頭跑的那叫一個歡,二話不說就追上去,那小孩當時多小啊,兩條小腿怎麼可能跑得過四條腿的大黑狗,結果黑狗衝上來,從背後把這小孩給撲倒了。
撲倒的同時,手裏的饅頭也給摔出去了,黑狗往前一躥,就這一口,直接讓饅頭給吞了下去,隨後搖着尾巴,慢悠悠的離去了。
這小孩就哭,一直哭着回家,家裏人問他怎麼回事,他就說出了原委,家裏人笑笑說沒事,你要想喫,過兩天再給你蒸。別說兩天了,兩個時辰不到,剛纔搶了這小孩饅頭的那條黑狗,就直接暴斃而死了。
兩家關係迅速墜入冰點,過繼孩子這家人氣的牙根直癢癢,心想這都是什麼人?你無緣無故的憑什麼要害我的孩子?
民間經常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窮橫窮橫,爲啥橫?就是因爲窮,橫豎一條命,死了就死了,算啥?反正我什麼都沒有,也沒啥念想。而大多數有錢人絕對不橫,至少不明面上橫,他們有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們有家室有子女,他們有一定的社會背景,有一定的社會人脈,他不跟你橫,但想收拾你絕對很簡單。
有錢了,物質生活就能提升上去,心靈境界更會隨着物質生活以及居住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從而人生修養昇華的更高一些,當然這都只是大比例,並不是絕對的。
那家窮人也不怕這家有錢人,反正我就這樣,你再怎麼收拾我,我也是這樣,反正窮的揭不開鍋,我也沒什麼後顧之憂,這就是窮橫的根本所在。
這家人度量比較大,心想着就算鬧鬧事,又能怎樣呢?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也沒再多說什麼。只是對這孩子千叮嚀萬囑咐,以後不管是誰給東西,絕對都不要再吃了。
有一句話叫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家窮人不依不撓,可能是因爲計劃沒有順利進行,他們依舊很嫉妒,也可能是因爲東窗事發,使得自己一直處於一個很尷尬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地位,所以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開始找人使出厭勝術。
厭勝術其實很常見,其種類繁多,但大多數只是唯心主義的產物,不能做真,一切都要站在科學的角度上,能夠合理解釋,纔是最正確的。就拿農村很多人蓋房子,都會在對着大路的那面牆上鑲嵌進去一塊石頭,或者一塊青磚,上邊雕刻着:泰山石敢當。
還有就是在自己家院子正中間的房門上,懸掛一面鏡子,據說可以擋鬼,鬼怪要想進到這家裏,剛一到門口,從鏡子裏看到自己的模樣就會被嚇跑,當然這都是傳說,唯心主義而已,信則有,不信則無。
但當時那家人裏,主家的父親,也就是他家的老太爺還沒死,那是從晚清活過來的人,見的事情多了,本來也在勸自己的孩子,說這事就算了,甭管以前怎樣,以後就不要再提了。
村裏人都說這老頭有本事,更有甚者,說他年輕時候曾參與過太平天國的起義,我算了一下時間,還真是,1851年太平起義開始,到1864年結束,在當時的1910年,這七八十歲的老太爺,年輕時還真有可能鬧過起義。
可這老太爺的兒子不聽,心裏不服氣,而且他知道自己家裏的這位老太爺,是個有本事的人,具體怎麼有本事他也不知道,總之就是在他餓的實在揭不開鍋,眼看都要餓死子女的時候,窮的叮噹響的老太爺總能弄來錢財,要不就是直接弄來糧食,來救濟自己的孩子們。
所以,他知道老太爺有本事,但是他想讓老太爺幫他收拾那家富人,一時半會說不通,就想了一招最狠的,開始造謠生事,悄悄的告訴老太爺,說那家富人不止罵自己,連您也罵,說您這老不死的,怎麼教育孩子的,都說子不教父之過,這孩子是個流氓,老子也是個流氓,太下流。
剛開始這老太爺也是氣個半死,你想想活多大年紀的人了,如果真被人家這麼羞辱,能忍嗎?這老太爺再厲害,再有修養也始終是個人,不是神,他也有自己的脾氣。剛開始他怒火沖天,但還是忍下去了,可架不住自己兒子天天造謠生事,時間久了他也信了,心想着:你家有錢就了不起嗎?有錢你就可以看不起窮人嗎?我得好好的收拾你們一頓,有你們跪下找我的時候!
這老太爺拿出幾塊大洋,給自己兒子吩咐道:去給我買一匹上好的黑布,筆墨紙硯全部都給我買回來一套,再買一盞香爐,一捆香,黃紙硃砂。
他兒子表面上不停的點頭,心裏都快笑出聲了,不但老爹願意幫自己,還給自己好幾塊大洋呢。他去集市上吃了一頓大餐,回來的時候還給自己的孩子買了一大把糖塊,着實讓他炫耀了一把,在村裏走路都要昂着頭,有道是狗腿子翻身就忘本,也不知道自己是老幾了,總之更橫了。
而他花錢如此大手大腳,那給老太爺買東西的錢肯定就不夠了,所以買回來的黑布不是最好的,筆墨紙硯也都是隨便湊合的,可這老爺子不懂啊,他已經隱居在這鄉下多少年了,不知道現在的布匹做工到了哪一步的水準,也不知道筆墨紙硯以及硃砂的製作到了什麼層次,也沒發現其中貓膩。
然後這老太爺就把買回來的黑布,撕成一條一條的,放在案臺上,擺上香爐,焚香起壇,用毛筆蘸着硃砂,在第一條黑布上寫着:敕令十方鬼帝護佑,百無禁忌。吩咐兒子讓這條黑布掛在自己家的正中間,並且再三詢問:“這黑布是買的最貴的嗎?”
他兒子哪管這些啊,有錢花就是好事,還能報仇,這就可以了,忙不迭點頭說:“是最貴的啊,我跑遍了整個集市呢。”
老太爺點點頭,然後開始取出第二條黑布,上邊寫道:敕令孤魂野怪萬魔聚,急急如律令。然後問兒子:“那家人一般幾時喫晚飯?”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