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晨訓
今天天色不好,漫天的烏雲覆蓋住了整個天空,一邊山雨欲來的景象。
穿着小褂,李天養睡眼惺忪地從牀上掙扎着爬起來,昨天夜裏實在是有些激動,害的他一晚上都沒有睡好,一直躺在牀上胡思亂想。頂着兩隻佈滿血絲的眼珠,強打起精神開始洗漱,直到一盆清水從頭淋了下來,有些冰涼的井水刺激起全身的血脈,總算讓他恢復了活力。
在他的周圍,忙忙碌碌、走來走去的,都是聽到鼓聲,從牀頭爬起來的少年們。大家彼此打着招呼,開着玩笑,站在屋外的空地上進行着洗漱。這幅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畫面,讓他彷彿回到了當初年少讀書時借宿學校時的經歷。
昨天回來時,夜已深沉,所以看不到營地的全貌。到今天早晨,才能看見整個營地的面貌。
現在李天養所在的地方是一羣少年的住宿區,因爲不缺錢的緣故,大家住的不再是以前的茅屋,而是竹樓瓦房。由於需要住宿的少年人數頗多,所以這片住宿區的範圍也頗大,三排貫穿南北方向的竹樓並排着屹立在營地的正東方。每一排竹樓都被均勻地分成了十幾間大小相當地宿舍,每間宿舍裏則被安置了六名隊員,也就是剛好一個伍的隊員在其中。
而在宿舍區的南面,則是大家就餐的食堂,人員的增多,所以廚房每天需要蒸煮的食物也越龐大。像現在,當一羣少年還在忙着洗漱的時候,食堂那邊的炊煙就已經飄散開了,這是少女們在開始準備大家早上的早餐。食堂大門是在西方,打開大門,就能看到營地的正門了,正門緊貼着食堂的地方,則是李天養昨天登記的崗哨。
宿舍區的西方,是昨天夜裏大家聚在一起玩耍的那棟兩層高的木樓,木樓的正上方,掛着一塊牌匾,上面龍飛鳳舞地寫着三個大字——齊心堂。除了寓意大家衆志成城之外,也是因爲李天養爲了販賣作坊裏的產品,而在官府報備建立的一個商會,商會名字就叫齊心堂。每當有商人來找他們談買賣的時候,這棟樓也會作爲招待客人的場所,而在二樓更是留了幾間客房,以防有客人前來需要留宿。要知道,譚門現在雖然也開始有了酒樓和客棧,但是你可別期待這個鄉野之地裏的客棧能準備什麼像樣的客房。
這棟營地裏最高的建築就坐落在營地的最中央,再往西過去,就是一大片的作坊工場了。紡織作坊、醃蛋的作坊和製作牙刷的作坊就坐落在這裏,每個作坊佔用的面積不大,但是也不小。而像造紙作坊和飼養場這樣污染較大,味道濃烈的作坊,則被李天養他們安置在了遠離食堂和住宿區的北方,兩者之間隔了一個很大的操場。有了這個操場的隔離,才既能把兩個作坊給圍在圍牆之內,便於管理;又能不對大家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在操場的東方,是一個高出地面一截的看臺,看臺的背後,挨着圍牆放了一面大鼓,早間的鼓聲就是從這裏出的,一個少年正雙手拿着兩個鼓槌,站在大鼓的面前。操場的西面,則是幾間茅房,大家清理五穀廢物的地方。
這,就是整個營地的全貌,如果從天空往下俯瞰營地的話,整個營地就像一個不算規整的“園”字。而爲了這一個營地,李天養他們整整投入了三年的產業利潤,纔有了今天的樣子。住在營地裏面,李天養他們就跟住在自己的家裏一樣,充滿了親切的感覺。
“咚!咚……”又是九聲鼓點響起,這意味着早操的時間到了,一羣少年一窩蜂地跑向了操場。等到李天養跟着吳傑他們跑進操場的時候,早已有許多的少年就位,開始做起晨訓的熱身運動了。
關居雄盯着兩隻黑眼圈,早就站在了操場的看臺上,盯着一羣人慌亂地奔跑着。
隨着看臺背後的少年再一次敲響九聲鼓點的時候,早操就真是開始了。
“報數!”關居雄長久以來練就的大嗓門,聲音一出就傳遞到每一個少年的耳邊。
“1,2,3,4,5……17o!”站在最後的一個人是李天養,當他報數完畢以後,小跑到看臺前,向關居雄彙報:“報告教官,少先隊應道194,實到17o人,二十四人昨夜執勤,報告完畢!”
“歸隊!”
“是!”
這是每日早操的例行公事,李天養當初設計這個,除了耍帥以外,也是爲了顯示當初自己跟少年們同甘共苦的行動,到如今,已變成了大家習以爲常的習慣了。
接下來,就是半個時辰的運動:繞操場十圈慢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俯臥撐各二十組。隨着大家的身體長開了,大家的訓練強度也在慢慢加重。雖然強度加重了,可大家完成的時間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還有減少的趨勢,要不然少年們又哪裏會有那完美的六塊腹肌呢!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則變成了三人一組的對抗訓練。
“接着,連長!”長生和得財一人遞過來一塊木盾,和一把有些大得驚人的木刀。
接過長生遞過來的武器,李天養用笨重的木刀輕鬆挽了一個刀花,然後舉起木盾比劃了一下,纔對一起組隊的長生和得財說了聲:“謝謝!”
木盾長三尺,寬一尺五,厚一寸;是李天養請木匠師傅用瓊州特產的坡磊木邊角料輔以普通木材拼製成的木盾。雖然沒有鐵器重,但是也比一般的木盾沉重結實,拎在手裏,足有十多斤的分量。至於這把笨重的木刀,則是爲了大家以後能習慣鐵刀的重量,木匠師傅按照鐵刀的分量給打製的,一把足有七八斤重。
“準備!砍!”
“嘶!”
“舉盾!檔!”
“嘿!”
作爲海盜,在大海里戰鬥,使用長兵器的概率要比短兵器要低,因爲作爲戰鬥場地的海船本身地勢就不大,讓長兵器根本沒有放開施展的餘地,真要被人家近身了,反而會因爲空間狹窄的關係,會顯得礙手礙腳。所以李天養跟家裏的父親取經之後,決定重點練習刀,盾,還有長弓。而且就算是是在6地上去了,刀盾兵也並不是沒有戰鬥力的。
當然,長矛或者說長槍,這樣普遍,而且還廉價實用的武器,李天養也不會真的就放棄了。只是比起前面幾樣來說,他們訓練的強度和時間都要相對要少一些。未來是火器的時代,如果到時候真有機會,大規模配備火器之後,那麼到時候的近戰拼殺則會更多像現代一樣,使用一把組裝在火器上的刺刀了,那李天養更是不可能因爲當前的因素就放棄以後的展的。作爲跟遲到拼殺相近的長矛來說,現在讓大家練習一番,也算是爲以後打下基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