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撫臺
坐在上的,是一位四五十歲年紀,滿面紅光,一臉威嚴之色的中年儒者。此時儒者雖是一身便裝,然而光是從他的面相,以及他的做態上,都能看出他是一個身居高位之人。
在他下左近的椅子上,一位面容矍爍,同時帶着淡淡清紋的滿頭花白老者正襟危坐,有如一杆筆直的青松,分外沒有一點老年人的疲態。
“士弘兄,聽說最近的海面上不大太平啊?”上的中年男子一手中端着一盞精緻青花茶盞,一手撫着茶盞蓋子輕撥幾下杯中之茶,輕品一口之後,彷彿無意間閒聊向老者問了一下。
“撫臺大人消息倒是靈通,前段時間東海一帶確實是翻雲覆雨,只是如今早已平靜無波了。”下名叫士弘的老者,面容沉靜,對於中年人的訊問平靜答道。
“哦?”沒想到這位面容威嚴之人就是如今掌管福建一地數千裏的最高長官,福建巡撫。
“自去歲六七月起,曾經肆掠我東南沿海的大海寇袁老八一夥人,就跟一夥名爲洪堂的後起之輩起了糾合,最後大打出手。至去歲八月下旬,袁賊糾集起一支數量過五千數之海匪,海船五十餘艘,悍然出兵,進逼洪堂一衆之老巢。”老者嘴中寥寥幾句,就將半年之前生的事情從頭道來。
“什麼,袁賊之勢竟然至於此?”撫臺大驚失色。
“下官也未曾想到,袁賊之勢已然如此龐大,但是好在如今他已是過眼雲煙,不再是吾等之心腹之患矣!”老者已然平靜,緩緩述說着。
“何解?”
“至九月中旬,袁賊五千匪衆,並五十餘戰船,竟然敗於一介無名團伙,等到再一次得到袁賊蹤跡時,袁賊海匪已然兵敗,就連袁賊本人,也是帶着十餘艘殘艦落荒而逃,迴歸自家老巢。”
“旬日之後,攻守之勢立轉,未等袁賊收攏敗兵,洪堂一夥已然率隊攻入袁賊老巢附近,將其圍困在老巢之中。直至此時,下官方纔得知,原來洪堂一夥卻是跟瓊州狂鯊海匪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當時攻打袁賊的隊伍中,泰半皆爲狂鯊之衆。”
“然,以下官瞭解,瓊州狂鯊海匪雖稱霸一方,其實際所屬人員也並不太多,因而這大半人馬想必也是狂鯊傾巢而出了,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到最後,不過數日之間,被困孤島的袁賊一夥,就被逼與洪堂隊伍於其老巢海域決一死戰。不過袁賊畢竟是一梟雄,壯士斷腕,在知其不可挽回之際,明裏與洪堂決戰爲餌,暗中趁機轉移心腹家眷及其糧草,最後拋棄老弱之輩,毅然突圍,尋東而去,至今無有下落。”直到此時,老者眼中才出現陣陣精光,有如自家親見一般,想象着這決定一方海域霸主的決戰。
“哦!!”撫臺大人若有所思,不過未曾打斷老者的談話。
“只是有些蹊蹺的是,當時雙方決戰之時,竟然會有澎湖水師的影子,到讓下官沒有想到!”
“士弘兄的意思是?”
“下官無有其他意思,或許水師只是恰逢其會,但是卻是不可不防,所以下官請求撫臺,着錦衣衛去查探一下的好。”老者輕輕一句話,卻把當世最恐怖的一個組織給牽扯了進來,若是讓水師曹勇義知道的話,恐怕會嚇個半死。
“恩,我知道了。”撫臺不置可否,沒有當場答應下來:“那士弘兄認爲,這去了一個袁賊,再來一個洪堂,對我東南沿海是好是壞?”
“此亦爲下官最爲詫異的地方,這洪堂之衆,大敗袁賊之後,吞併其勢力、地盤,所行之事,卻跟海寇之流南轅北轍。在他家治下海域,不但不允許一般海寇之流隨意打劫過往海商,而且只要海商們遵守他們制定的規矩,反倒還會給予這般海商們保護。”
“倒是有趣得緊,看來他們所圖不小啊!”能做到福建巡撫這個位置的人,其心思機敏程度,非與常人。這老者簡單幾句,卻讓他對這羣新一帶的南海巨寇報以強烈的緊惕。
“誰說不是呢,可惜下官無能,至今不能爲撫臺訓練出一批可堪一用的水師,讓此等海寇此起彼伏,危及我大明子弟。”老者說道這裏,忍不住充滿了濃烈的挫折之情。
“士弘兄不必妄自菲薄,爲他人背過,時局糜爛,上昏庸無道,只圖安逸享樂,下不知爲民造福,貪墨成風,外又有後金努爾哈赤之輩虎視眈眈,吾等想要有所作爲,實在太難。”撫臺大人說到這裏,從心底泛起深深的無力。
他不是一個沒有遠見之輩,哪裏不曉得一支強盛得力的水師,對於福建這種毗鄰海岸的省份是多大的助力。然則他雖身居高位,可是身邊的制肘也實在不少,內侍出身的稅監、神出鬼沒的錦衣衛、東廠走狗,每一隻眼睛都在盯着他的一舉一動,讓他每走一步都需三思再三。
而且福建也非是樂土,這些年天災人禍接連生,爲了賑災救賦,他這個撫臺大人也是窮得叮噹響,別說調撥一批糧餉補貼一番水師,就連自家的府衙開銷,也是一減再減。
“撫臺…”老者也知撫臺的難處,不好多說什麼,只是他謹記自己責任,不得不提醒一二:“袁賊一流不可懼,成不了什麼大事,倒是如今洪堂一夥,卻是需要多加關注。”
“特別是他們如今據守臺元(也就是大元,只是大明朝官面上的叫法如此,而大元,則多是福建一帶鄉民們的叫法),兵強馬壯,下官恐有尾大不掉之勢!”老者雖理解撫臺的難處,卻不認同他的行爲,一直以來撫臺對於福建幾支水師,未有足夠的重視,造成現在幾支水師隊伍糜爛的局面,是他這個上官所無法容忍的。
特別是現在洪堂一夥人,以大元爲根據地,展壯大,在這位戎馬四十載,深具戰略眼光的老者看來,未來必成大明王朝的後患。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只能有勞士弘兄對與此輩多加防範一二,我也想想辦法,爲水師籌錯一批軍資。”撫臺爲難的看了老者一眼,滿含重託的向老者懇求道。
“……”老者沉默,隨後振作精神,堅毅回道:“此乃下官本分,萬死不辭!”
(神經性陣痛,難以集中精神,寫得不好,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