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招募

作者:霧霾下的陽光
“轟!轟!轟!”

  幾根兩人才能抱得過來的粗大圓木鑄成的攻城槌,在一羣強壯的的土著戰士們的推動中,狠狠地撞在南城牆唯一的一扇大門上。

  厚重的城門上落下灰塵無數,不過五六寸梨花木所制,不顧惜鉚釘加固的大門卻是一點變形都沒有,讓這羣土著的努力化作徒勞。但是土著戰士們也不氣餒,仍然頂着頭上箭雨、落石等守城之物的干擾,義無反顧地埋頭使用攻城槌撞擊着大門。

  不過土著人重點攻擊方向很明顯更多傾向與登城作戰,對於城門這一塊的攻擊除了這一隊土著戰士之外,倒是沒有更多的戰士。

  而笨港這邊的戰士,也不知道是因爲人手不足的緣故,還是因爲有意爲之,雖然也有阻攔底下一直持續不停的攻城槌撞擊大門,落石、滾水等物也沒有停歇,但是攻擊力度到也不算太大。否則的話,這一隊不過百餘人的土著戰士也不能連續撞擊城門到現在。

  也不知道這第二次攻城行動持續了多久,土著戰士和笨港隊員們在城牆之上一直展開着生死搏殺,拉鋸一般的爭奪着城牆的所有權,一會兒是土著戰士站住腳跟,穩紮穩打地將笨港隊員逼退,一會兒又是笨港隊員們一個強勢衝鋒,將土著趕回城牆下。直到現在,雙方都沒能真正意義上的壓制住對方,形成優勢。

  突然,城下一片喧譁之聲響起,隨即攻擊城牆的土著陣列有所鬆懈,讓城牆頭一直抵禦敵人的笨港隊員們緩過一口氣來。

  “報告營長,南門被破了!”不多時,就有隊員悄然向趙興鬥他們彙報。

  人家土著戰士的持續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再是堅固的大門也不能長時間承受攻城槌的撞擊,因此此時已然被土著戰士們撞出了一個大大的窟窿來,再也無法抵禦對方的入侵。

  不過得到這個消息的趙興鬥他們也不喫驚,也不擔心,只是冷靜的點了點頭,隨後朝吳虎、安先國幾個打了個招呼,就帶着一隊人馬朝着南城門的方向走去。

  南城門外,土著戰士一窩蜂的朝着被撞開的窟窿魚灌而入進入到笨港內城之中,只是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是,南城門的後面,竟然是一座不大不小的甕城。甕城最裏面,還有一豎跟南城門相差不大的城門堵在那裏,讓他們妄圖通過南城門衝進笨港內城的打算落空了。

  怪不得趙興鬥他們一點都不着急,原來笨港內城的建造風格,卻是按照大明朝中那些重要城市的建造模式做建築的。因此別的方面不說,但是這防禦方面卻是做足了功夫的。

  而土著這邊的人,一般外人沒有進去過內城,但是這些個土著高層們又怎麼可能對這構造沒有一點了解呢。這纔出現了開戰之時雙方高層不約而同地對這城門的輕視。

  只是如今外門既然被破了,若是放任不管的話,那麼甕城內門被破也是時間問題,因此趙興鬥才帶着人手過來,準備做些補救措施。

  甕城之中已經有不少的土著戰士鑽了進來,只是如今正進退兩難的看着眼前的另一堵城門,無可奈何。最後,還是有那機靈的土著一聲吆喝,幾十個漢子就拆解起那破爛不堪的城門來,將那被擋在門外的攻城槌給搬運進來。

  不大會兒功夫,兩扇破破爛爛的大門就被這羣健壯的土著給拆解開來隨意丟到一邊,隨即碩大無匹的攻城槌就被擡進了甕城。

  趙興鬥他們等的就是這個時候,早在之前,趙興鬥他們就已經商量好了這城門被破之後的應對之策。

  “火油準備,放!”

  一桶桶早就放置在甕城城頭上的木桶嘩啦啦直直倒下,淋在底下躲閃不及的土著身上。只是一抹火花,然後狹窄的甕城從此變成了一片火海,諸多來不及、或者說根本就沒反應過來的土著就此活生生變成了一個火人,在通紅的火焰之地上徒勞地亂竄,最終化作其中的一份燃料。

  大戰在繼續,而在笨港內城之中,屬於陳玉墨的戰鬥也在悄然打響。

  此時內城之中,聚集了近兩萬名笨港鄉民、土著同胞,面對內城上一直緊缺的人手,玉墨也不得不開始加緊動員城中的男丁們,組織他們一起幫忙守城。

  因爲這一年多來李天養他們窮兵黷武的行爲,笨港中成年男丁的比例一直都處於一個很低的狀態,僅僅只夠滿足營地日常的勞作,這其中還是包括了很多僱傭來的土著漢子。

  而自從笨港開始清剿海賊開始,一直持續不斷的人員傷亡,也讓許多的居民和土著漢子們望而卻步。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被笨港營地開出的高額俸祿所誘惑的,比起這些身外之物,還是自己的小命更加珍貴一些。

  “大家現在也看到了,如今咱們笨港正是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因此小女子在這裏厚顏相求各位大哥、大叔,一起幫助我們笨港度過這次難關。”也沒過多做什麼開場白,玉墨就直截了當地將話題給說開了去。

  玉墨很清楚,此時的笨港城頭之上,每時每刻都有隊員們在犧牲,而每失去一個隊員,也就意味着笨港的實力削弱一分,那麼被土著們攻下城頭的可能也就多上一分。

  前面幾天被圍之時,玉墨已經將港中願意施以援手的男丁給組織了起來,送到了城頭,而如今城內的男丁,還是頗有顧忌和擔憂的。

  見着大家還是多有猶豫之色,玉墨頓時繼續說道:“大家當中,有不少也是跟着我們一起在笨港打拼了兩三年的老人了,便是來的時間最短的,也至少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了。難道大家就願意將這些時日努力所奮鬥下的基業拱手讓人嗎?難道大家以爲這外面的這羣強人只是亂搶一通之後就離開的嗎?”

  “難道他們還真會佔着咱們這裏不走不成?”有人開始提問。

  “大家在這種地最少也有一兩季的收成了,這塊土地的肥沃是有目共睹的,既然如今人家土著也學會了種地,那麼你們自己說說,若是把你們放在他們的位置上,你們會願意放過這片肥美的土地嗎?”

  “那、那李天養營主他們不是也要回來了嗎?就算被這羣土著奪取了笨港,咱們也可以等李營主他們再將笨港奪回來啊!”到了這時,玉墨才從鄉民們的話語中曉得了他們的想法來。

  “是,我夫君他們很快就會過來營救我們,但若是咱們不保護好這內城的話,那麼大家今後直到地裏的糧食收穫爲止,拿什麼來充飢?你們大家躲避土著襲擊,搬到內城來,我可沒見着你們大家帶了多少糧食在身上,倒是金銀細軟帶了不少,難道大家以爲真等人家破了笨港以後,能用這些東西從人家手裏換來糧食嗎?”

  一連幾個提問,句句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中。雖然只過了兩三年的好日子,再也沒有一日餓着過,但是當初落難之時,到處遊蕩,飽一頓惡一頓、甚至說一連好幾天沒飯喫的時候也是不少,現在回想起來,諸多被笨港收留的鄉民們心中不由打了幾個冷顫,再也不想回想一二了。

  不過當時土著來襲之時,陳玉墨其實也是玩了一個小心機,以內城城小爲藉口,讓進來避難的土著們儘量輕裝簡便一些,這才使得大家,當然更多是原大明百姓紛紛帶上了笨港行不過數月,但是分量十足,物價堅挺的銀元了。

  在他們想來,既然頗佔地方的糧食等東西帶不了多少,那麼他們肯定是緊着他們如今最貴重的物件兒拿了。可以他們的身家,這好日子過的也不過才幾年,之前笨港又因各種壓力的緣故,當中又不流行什麼奢侈物,也就只有這幾個月攢下來的一些銀元,以及之前兌換的一些綢緞面兒的衣物等東西了。

  當然,老百姓的智慧總是無窮的,大物件兒帶不走,他們又捨不得,怎麼辦?

  一個辦法,埋!

  挖個深坑,裹上幾層油紙,然後各種傢俱、鍋碗瓢盆等物件兒一個勁兒的往裏面丟,而且藏的地點也是隱蔽,不是直接在屋中土牀底下挖坑,就是找個僻靜地兒掩埋。

  效果看起來應該不錯,因爲這幾日也沒有見到底下的土著們大興土木,拿着器具挖掘底下的居民區。

  不過這話題撤得遠了一點,回到此時的內城之中。

  雖然玉墨幾個問題切實的說到了大家心坎中,但是還是有人帶着些許埋怨和惱羞之色:“當初我們來到笨港的時候,這招募的人可也沒有說過要我們這些人幹賣命的事情,否則我們也是不敢答應過來開荒的!”

  這話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大明朝的百姓,大多都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主兒,古今上下多少年,雖然多有各種農民暴動,可哪一次不是百姓們實在活不下去了才羣起攻之,以求一個活命的機會。

  這羣鄉親又哪裏想過,以當初他們的那個情況,即便跟他們明說需要他們賣命,恐怕這裏面也沒有幾個人會放棄這個前來笨港的機會的。只是如今大家日子過的不錯了,那膽小懦弱的劣根兒又佔了上風,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也就不想去給李天養賣命了。

  “呵呵,大家以爲咱們笨港每三口之家十五畝的良田是這麼好拿的嗎?是,你們大家是出力爲咱們開荒拓土了,也每年有繳納一點土地收成給我們,但是我們之前一直提供給大家的糧食、物資、牲畜可都是以遠遠低於他們本身價值,讓大家以勞動來代償的!我們笨港還要保護大家身處在這個土著環繞的孤島上的安全,每犧牲的戰士你們可都是眼見着的,還真當咱們是開善堂的不成。”玉墨越講越是氣惱,到了現在她才現,跟這些個大字不識一個的鄉野村夫講這些個大道理好像一點用也沒有,雖然大家看起來搖擺不定,可實際上他們心裏怕是真心不想趟這堂渾水呢!頗有一點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的阿Q精神,一點眼光都沒有。

  然則實話說,這也是笨港根基太淺的緣故,雖然大家在笨港日子過得不錯,但實際裏,大家對於笨港的歸屬感一點都不高。

  還有就是,李天養一直施行的鄉民打亂安置的辦法,讓大明朝時代的家族式管理方法在如今的笨港形勢一直很微弱。不可否認家族集聚式管理從長遠看有許多的缺點,但是在凝聚人心、調動鄉民積極性上來說,這種管理方式頗有可取之處。

  若是笨港一直施行家族集聚式管理的話,那麼如今只要籠絡好那些稍大一點的家族族長、族老們,那麼只要這些族長、族老一句話,他們所屬的家族必然踊躍支持笨港的防衛工作。

  這裏,既然選擇了這麼一條路,那麼李天養、玉墨他們就要承受這條道路所帶來的不便和缺陷。

  “反正今天我把話給撩在這裏了,今天在座的各位我,必須給湊出一隻人數不少於一千人的隊伍出來,幫助我們笨港抵禦住這批來敵。在這裏,我陳玉墨作爲李天養的夫人在此向大家保證:我們笨港決不會虧待那些對我們伸出援手的鄉親的,但凡是參加守城的人家,每一戶人出一個男丁,戰後我笨港允許他在港外再開坑五畝荒地作爲報酬,上不封頂!”

  “但是執迷不悟的那些人,咱們笨港也是記在心裏的,等到笨港來敵被打退之後,我將不歡迎這樣的百姓作爲我笨港的居民,因此你們從哪來的,就回哪去吧。我們也不欺負你們,到時候你們家中的土地、物資,我們都會按照笨港的物價折算給你們,不少分毫。”最終,玉墨憋了許久的潑辣性子暴露在大家面前,讓大家突然面對這樣的畫風一時還不大適應,久久無言。

  別看玉墨說得漂亮,什麼按照市價收購物資、土地,其實際以笨港的物價來說,還真沒有什麼東西是能出得了高價的,而最值錢的土地,笨港又是不允許買賣的,這個價格還不是笨港說是多少就是多少嗎?

  在土地就是命根子的老百姓心中,玉墨最後的這一番威脅纔算是真正說到了大家的痛點。因此哪怕千百般不願意,大家最後還是彼此協商調節,在玉墨給出的最後時間裏,湊出了一千多鄉勇給她,讓她終於鬆了一口氣了。

  我是豬,上一章的章節名又寫錯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