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白磷彈歐洲逞威

作者:落雨流痕
ps:第二更!五千字大章。

  昨天被拉去喝酒了,所以只更新了一章。。。兄弟們抱歉哈!

  又是一年的春天。

  中華民國的移民浪潮也進入了一年中的高峯期,大量的人口開始向西部轉移,既中亞地區。

  在中亞地區,中華民國建立起了一個又一個牧區。

  同時在漠北(外蒙),大片的牧區也大量建設了起來。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於去年出臺了《草原法》,採取‘草畜雙承包責任制’,牧民有責任保護草場,使草場不至退化。

  同時在各地制定標準,如漠北地區規定,自然草場畝只能放養一頭羊,人工草場則15畝放羊一頭羊,同時採取輪牧制。

  草原上的草是不少,但是過度的放牧只會造成草場退化。

  要知道,草原上不是什麼草都是可以餵羊的,菊科植物羊是不喫的。

  人工草場是非常不錯的建設項目,這樣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通過播撒草籽、化肥,以及建立灌溉設施,沙漠也是可以變綠洲的,不用擔心草場退化等問題,只需要每年輪牧就可以了。

  人工草場最重要的還是水的問題,因此中華民國的《草原法》當中禁止牧民亂打井,同時建立送水車隊。

  在漠北地區,北水南調工程在己未年春季便開始了緊張的施工,草原上的牧民也開始計劃建設人工草場。

  在這裏的草場面積很大。一戶牧民的標準牧場是五千畝,要想建立人工草場,就離不開農機和飛機。

  投入是比較大的。但是政府可以貸款給他們。

  人工草地面積的多少,常是衡量一個地區或國家畜牧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後世歐美各國的人工草地面積合計約爲耕地的50%以上。

  中華民國的畜牧業也正在向更加發達的方向發展。

  自然草場的草料生產能力比較低,主要是很多牲畜不能食用的雜草比較多,以及沒有施肥、灌溉、播種、翻地等生產環節,草料生產能力自然低下。

  人工草地是現代化畜牧業生產體系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一方面,它可以彌補天然草地產草量低的不足,有效緩解草場放牧壓力;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源源不斷地爲家畜提供量多、質優飼草。因此,人工草地對於維持畜牧業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廣大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人工草地極易受自然因素和人爲因素雙重影響。乾旱、風沙、鹽鹼、貧瘠等自然因素對人工草地構成直接威脅,而人類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水平又直接關係到人工草地能否正常發揮作用。

  在中華民國的牧區,最大的制約就是乾旱與貧瘠。乾旱是主要問題。

  水從哪裏來?

  北水南調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漠北地區,這個問題首先得到了解決,這裏也成爲了中華民國最早開始大規模人工草場建設的區域。

  而在人工草場的建設觀念方面,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因爲中華民國出臺了《農改法》,草原牧場同樣也在《農改法》範圍之內,如果無力對草場進行建設,那麼就賣牧場吧!

  當然也能貸款建設。

  另外蒙古地區原本是蒙古人人數很少,這主要是清廷用喇叭教約束蒙古人口增長。從而出現了草原上人口稀少的原因。

  那些蒙古人都被強制性前往內地,很快就被龐大的人口淹沒其中。

  如今草原上只有漢民。

  因此在觀念上還是很容易接受建設人工草場的重要意義的。

  每年中華民國都會對各個草場進行檢查。如果過度放牧使草場出現退化,那麼便會對牧場主進行罰款。

  同時鐵路也開始在漠北、漠南地區大規模修建,同樣也將形成一個比較發達的鐵路網絡。

  每年中華民國可以將關內、東北生產的飼用玉米運往草原,從而使牧區的牲畜能渡過冬季,而不用擔心草料缺少的問題。

  同時在漠北地區,中華民國也在發展農業,北水南調使漠北地區有了發展農業的基礎,在這裏也能生產出大量的飼用玉米。

  在中亞地區,除了牧場建設,主要就是棉花種植業的建設。

  工業建設也在漠北、中亞地區展開,這也使更多的人口遷移到了這些地區。

  特別是中亞地區,中華民國已經把手都伸到高加索東北部地區了,跨越距離極遠。儘管這裏是邊疆地區,但是中華民國還是很放心的很多工業都放在了中亞地區。

  現在的俄國虛弱不堪,中華民國不去打他們,他們就該謝天謝地了,自然不敢主動來進犯中國。

  大量的軍工業在中亞地區建立了起來,紡織業等輕工業也開始向中亞地區轉移了一部分。

  在中亞地區,輕工業出口到歐洲的距離更近許多。

  一座座城市在中亞和漠北地區拔地而起,其速度之快,已經超過了所謂的‘俄國速度’、‘美國速度’。

  這個‘美國速度’自然是用來形容美國人的發展速度。而‘俄國速度’,則是用來形容俄國對西伯利亞的開發。

  俄國對西伯利亞的開發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此時西伯利亞地區已經有上千萬俄國人。

  但在‘中國速度’面前,全是渣渣。

  鐵路已是現成的,建設就非常快了,大量的工業設備、農牧業生產資料運往中亞,大量移民涌向中亞。

  形成一座座工業城市,一片片農牧業生產區。

  中亞地區的灌溉系統也在不斷建設。儘管中亞地區也有不少沙漠,但水資源實際上比中國西北地區要豐富得多,有很大的農業生產潛力。

  只不過當前世界人口沒那麼多。因此中國在中亞沒種太多糧食。

  同時礦業也發展迅猛,在中亞地區的礦區被一個個規劃了出來,在己未年也進入了大量建設的階段。

  在北海行政區,人們在開春後立即抓緊時間對礦區進行建設。

  北海地區,主要的產業還是原材料生產,其中最主要的是礦業,採煤、採礦。

  礦場、工廠的增多。就業崗位也大量增加。農牧業的生產規模擴大,也消化了不少移民人口。

  移民人口的不斷增多,也使關內人口密度開始降低。

  而在向中南半島、南洋諸島的移民方面。則在持續進行。大量南方人口向這些地區遷移,使這些地區的華人數量不斷上升。

  華人對中南半島、南洋諸島的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

  在澳大利亞,己未年春末,移民華人達到00萬人。大量華人的涌入。使澳大利亞白人產生了恐慌。

  但是恐慌沒有任何效果。

  這些華人在澳大利亞,開始逐步有了自己的華人廣播電臺、學校、商店、醫院,大有國中之國的意味。

  特別是在西澳大利亞,這裏大部分人口都是華人。

  大量的建設物資從中華民國運往澳大利亞,礦山、牧場、鐵路、公路、港口不斷建立了起來。

  澳大利亞當局,卻是無力阻擋中國移民對澳大利亞的入侵,‘白澳政策’正式宣告流產。

  一個‘黃澳’,或叫‘華澳’正在誕生。

  澳大利亞當局的很多政客倒向中華民國。輿論也被中華民國逐步掌控,教育、醫療被層層滲透。中華民國對澳大利亞的掌控能力是越來越強。

  現在宗主國英國正忙於戰爭,澳大利亞當局也無與中華民國抗爭的底氣,只能聽之任之。

  己未年,中華民國號召國民‘繼續努力生產建設,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全國上下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大部分國民努力生產、工作,龐大的市場需求使這個國家的發展動力無比充沛。

  大量的資本輸出,使得中華民國不僅使自己的國民參與到了生產建設當中,同時還讓其他國家的勞動力間接參與到了中華民國的生產建設當中。

  這一年,也是先進生產力進一步普及的一年。

  大量的農機、工程機械被製造出來,全國的鐵路、公路建設更是消化掉了大量勞動力,工程機械的普及,也使工程成本開始下降。而傳統的人力建設,成本則被拉高,這更加刺激了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

  在海外,那些道路建設,在勞動力充沛的印度等地區,還是主要靠人力,儘管效率不高,但成本也比較低。

  大量工程項目的出現,以及人口移民,造成中華民國的勞動力有些緊張,所以在一邊加大工程車輛、農機產量的同時,也把那些在勞動力成本增加的情況下賺不了多少錢的產業分包給那些附屬國發展。

  那些附屬國儘管用上了農機、工程機械,但其結果就是,勞動力成本更低了。

  因爲大量人口失業了。

  這時候在這些附屬國辦工廠,人口紅利極大,就像當初清末的中國一樣。

  附屬國的教育體系也比較坑,高等教育的學費非常高。

  就是普通教育的成本都比較高。

  這是江渝採用了後世的美國教育制度,然後套在這些附屬國的身上。

  教材是中華民國出的漢語、漢字教材。正版的,要收版權費的,盜版是要判刑的。這個版權,是歐美資本財團保持壟斷、斂財的方式之一,和專利的作用是一樣的。

  專利這玩意,實際上比較坑。

  就算是發明創造對人類有利,但是收個幾十年專利費,那就太過了,這實際上就是財團保持壟斷的一種方式。

  中國現在也照搬這種專利、版權制度,這自然是爲了保持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的壟斷地位。

  教科書貴得要死。但是還是得買。

  買不起怎麼辦?

  政府掏錢辦初級教育吧!這是爲了普及漢語、漢字,是文化入侵的需要,因此中華民國要求那些附屬國把財政收入的一部分拿出來辦教育。美名曰:教育強國。

  但實際上,只教出了一羣接受過初級教育的國民,而且還是漢文化教育,使中華民國的文化入侵戰略得以成功。

  只受過初級教育的人,只能算是半文盲,也只能從事低層次的工作。

  如果享受中高等教育,那麼首先學費就把大部分的人擋在門外。這時候附屬國的政府是不給補貼的,也就只有富人的孩子能夠享受到這樣的教育。

  江渝在制定這個模式的時候,就是爲了限制附屬國的發展。使他們持續成爲中國的代工廠。

  “如果附屬國的人口文化程度提高了,那麼他們的勞工成本也就隨之增加了,到時候我們的人口紅利就減少了。”江渝當初是如此指示的,可見他對附屬國人民的‘良苦用心’。

  當然。這種教育模式並不會使附屬國沒有高級人才涌現。但是大部分還是低級工人,高等人才還是會出現的。

  但是高等人才出現後,也是爲中華民國所用。

  漢語、漢字在附屬國的普及,也擴大了中華民國在唱片、電影、小說等文化產業的市場。

  ……

  隨着春季到來,歐洲戰場繼續硝煙瀰漫。

  歐洲戰場分爲兩部分。

  西歐戰場、東歐戰場。

  西歐戰場是協約國與同盟國的戰爭,東歐戰場則是俄國的內部戰爭。

  這兩場戰爭在開春後,都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首先在西歐戰場,協約國集結一千五百輛戰車。150萬兵力,發動了春季攻勢。對同盟國興登堡防線發動猛攻。

  但是戰鬥一打響,協約國的空軍就以慘敗收場。

  這一時期,中華民國給德國出口了兩千餘架名爲‘福克型’的戰鬥機,這是一種歷史上從未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的全新木構戰鬥機。

  但是這種單翼木構戰鬥機的性能極爲優越,因爲其發動機馬力十足,又因爲採取單翼設計,飛行速度遠超協約國的木構戰鬥機。

  福克戰鬥機還配備一挺口徑機槍,火力十分猛烈。而且這款戰鬥機的操作性能極佳,在空中十分靈活。

  結果空中的戰鬥彷彿是一面倒,大量的協約國戰鬥機被擊落,福克災難持續蔓延,協約國打到這個時候,甚至已經沒有多少有經驗的飛行員了。

  相比之下,從戰爭之初,同盟國在空戰當中就一直佔據優勢,在戰鬥中培養出了大量有經驗的飛行員,何況這些飛行員還是中國幫助訓練出來的。

  空戰失利的結果就是轟炸機大量被擊毀,當然這年頭他們都還沒用上雷達,空中作戰以遭遇戰爲主,並不能形成絕對的空中防禦。

  德國在取得制空權後,出動大量俯衝轟炸機,對協約國的戰車展開了轟炸。同時出動了一種載彈量達到000公斤的木構飛機,對協約國的進攻部隊展開轟炸。

  這同樣是中國出口給德國的一種新型木構轟炸機,不過是戰術型轟炸機,飛行距離爲500公里,通過犧牲航程來增加了載彈量。

  更加殘酷的是,這種飛機採用新型投彈方式,投擲不是普通炸彈,而是白磷彈。

  這些白磷彈在離開機腹後五秒後爆炸,形成了恐怖的白磷彈空爆效果,這些白磷彈同樣也是中國提供給德國人的防守利器。

  這是一種極爲殘酷的東西。

  炸彈在空中爆炸後,形成一片片火雨。

  從天而降的火雨,落在協約國士兵的身上,協約國士兵根本撲不滅這些白磷,白磷會一直少到他們的骨頭。

  只要沾上一點點,即非死即傷,即使能活下來,也已經失去了戰鬥能力。

  這是比毒氣戰還要殘酷的作戰方式,大量協約國士兵慘叫着倒在地上,很多協約國士兵被燒得不成人型,渾身蜷縮成一團,焦糊糊的一片,就像是未充分燃燒的焦炭一樣。

  協約國進攻的第一天,在這種恐怖白磷彈的打擊下,死傷步兵達到8萬人,而那些衝鋒的戰車在俯衝轟炸機的打擊下也損失慘重。

  當他們衝到同盟國的陣地前時,後面的步兵已經不剩多少了,即使他們能夠突破同盟國的防線,也都是徒勞無功的。

  但是協約國缺乏足夠經驗,還是衝向了同盟國的戰線。

  很快他們就碰上了那些反戰車地雷,在地雷帶被炸燬了兩百多輛戰車,接着衝到了同盟國的陣地前。

  這時候德國士兵引爆了炸藥,炸出了一條反戰車塹壕,同時反戰車機槍、反戰車炮猛烈開火。

  此時協約國生產出的戰車還是皮薄貨,中華民國出口的‘撕裂者’戰車,同樣也是皮薄貨,因爲中華民國最先使用這種軍事裝備,敵人還沒有反戰車能力,因此裝甲只是能抵擋普通的機槍子彈而已,但是碰上反戰車機槍就悲劇了,薄薄的裝甲被無情的撕開,很多戰車在同盟國的陣地前被打成了篩子。

  有的戰車則被反戰車炮一炮打癱了,反戰車炮的口徑不大,但對付這些薄皮戰車卻是綽綽有餘。

  加上空中的俯衝轟炸機的圍剿,第一天投入了八百多輛戰車大部分戰損,幾乎沒有對同盟國的第一道防線造成什麼衝擊。

  協約國的進攻就這樣悲劇的被挫敗了。

  白磷彈的出現,讓協約國軍事高層極爲震驚,同盟國竟然掌控了這種無比恐怖的武器。

  當聽到那恐怖的傷亡數字時,美國將軍潘興頓時黑了臉。

  “五萬人,一天就死傷了五萬!如果這被美國民衆知道了……”潘興簡直不敢想象這樣的死傷數字竟然會降臨到美軍的頭上。

  僅僅一天,美軍就在白磷彈的恐怖襲擊下,死傷了五萬餘人,而英法兩國陸軍的死傷加在一起也有近三萬。

  “這到底是什麼炸彈,竟然有這樣恐怖的威力?”

  他們都有些蒙,如果德國有許多這樣的恐怖炸彈,那麼協約國還有能力進攻嗎?

  很快,調查小組就有了結果。

  其中一位化學專家一眼就認出了那些炸彈的主要成分是‘白磷’,一種會自動燃燒的東西。(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