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 講清道理,講明目標,統一思想 上

作者:天黑黑好
1640年閏正月二十八清晨,此時的安南新安縣繁忙更甚至,不斷的有商隊來往於碼頭與中華郵行的總部之間,而在離縣城之外數十里的中華農莊裏,外緊內鬆,有任何的陌生人想接近農莊十里範圍內都不行。

  農莊內部此時正張燈結綵,像是在辦什麼大喜事一般。

  這確實是大喜事,因爲今天在這裏要召開“中華郵行安南發展思想統一大會”,用楊子正的話說是‘目標明確,思想統一,才能團結一致,攻艱克難,達到目的。’

  這是昨晚楊子正說的,簡單的說明了今天大會的重要性。

  趁着清晨的陽光灑進農莊的大會堂,這次會議的主持人楊枝慶走到會堂舞臺的正中間講臺。

  “各位中華郵行的同僚們,今天受中華郵行的新東家楊子正的委託我來主持這次大會,今天的大會主要議程就兩項,一項是中華郵行東家楊子正的講話,一項是中華郵行東家楊子正的授權儀式。下面,大會進行第一項,讓我們有請中華郵行東家楊子正上臺講話。”

  當楊子正走上臺時他已經習慣了沒有掌聲的歡迎了,所以,他得改變這一點。

  楊子正第一個鼓起了掌,衆人在他的鼓掌帶動下也紛紛學起了鼓掌,頓時臺下掌聲雷動。

  楊子正站在講臺前跟着鼓了一分鐘左右才擺出停下的手勢,滿意的朝大家點了點頭。

  “各位同僚,知道我剛纔爲什麼做擊掌這個動作麼?那是因爲以後我們要形成這樣的習慣,擊掌是對主講人的尊重,同時也是對錶達自己熱情的一種方式。有了這掌聲雷動,大家的情緒是不是立馬就高漲起來了呢?所以,以後無論誰在會議時上臺講話都要擊掌。”

  “啪啪!”

  “好,話入正題。在座的各位知道我們來安南的目的了嗎?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吧?沒錯,我們中華郵行要有野心,想要在安南建國。”

  “那各位有沒有想過中華郵行爲什麼要來安南建國呢?要建什麼國呢?是我楊子正想當皇帝了嗎?還是我楊子正想帶領大家封候拜將建立不世功名了呢?爲什麼不在大明建國?要來這安南呢?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楊子正說完,全場的人心肝都在跳,這麼光明正大的就談論當皇帝建國嗎?歷史書不都是先遮遮掩掩,然後大旗一揮推倒壓迫人民的朝廷而建立新朝廷的嘛。

  “要講清楚這幾個問題,我得先講講我們中國的發展歷史。中國先是有了三皇五帝時期,那時候據孔夫子說是人人聖賢的時期,都是講道德的時期,沒有地主,沒有門閥,大家共同生產,共享食物與財富。炎帝爲了尋找給子民治病的藥草還四處嚐遍神草,黃帝寫出了《黃帝內經》等著作。第二個時期,是大禹之後有了夏,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有明確等級的社會。”

  “什麼叫有明確等級的社會?就是有奴隸主的出現,什麼叫奴隸主,人也會被當作成豬狗牛羊一般成爲奴隸主的財物,人可以像貨物一樣相互交易,沒有了當人的尊嚴,奴隸所有生產的東西都歸奴隸主所有,包括奴隸本身。這個時候的國家是由維護奴隸主利益的天子統治的,所以這時候天子就代表了奴隸主們的利益,奴隸主才擁護天子。”

  “但是天子也有暴戾的時候,這就有了商湯王伐夏桀,而數百年後又有了周文王伐紂。商伐夏,周伐商,這是爲何而伐?當然不是爲了奴隸們而伐,而是爲了奴隸主的利益而伐。討伐勝利後呢?當然是分封各王候將相了,形成了新的奴隸主,普通的奴隸們拼死拼活不過是爲了換一個新的奴隸主,但是依然沒能改變奴隸所有生產的東西都歸於奴隸主。”

  “那周之後呢?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周之後,百家在思考治國治民的道理,奴隸制肯定是不行了,爲什麼不行?因爲私田越來越多,人口也越來越多,於是魯國與齊國開始實行把土地從國君這個最大的奴隸主這出售出去,國主不再是當奴隸主,而開始徵收田畝稅,買到了土地的農民當起了地主,奴隸變成了農民。更大的標誌性產物是秦始皇實行郡縣制,從此再也沒有了奴隸主,只有地主與官府。我把這種制度叫封建時期,包括現在,這種制度的特徵就是統治者們不再是把奴隸們所有的勞動所得全拿走,而是通過稅收與勞動者分攤勞動者的所得。”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夏商周時,一個奴隸在地裏一年種了十石糧食,養了十隻雞,這些統統都是歸奴隸主的。而到了秦以後,一個農民一年種了十石糧食,十隻雞,國家徵稅徵走了兩石糧食,三隻雞,然後地主再收租收走了五石糧食,六隻雞,最後農民手中還剩餘三石糧食一隻雞。”

  “這種制度看似更公平了,至少農民不再是成爲別人的私有物品了,也有了分配他們生產勞動的所得了。但是,如果風調雨順還算好,一旦有了天災人禍,那麼農民就會生不如死。今天在坐的有很多都是從陝甘,河南,山西,北直隸逃難過來的,這些年的天災人禍,這些地方是什麼慘狀不用我多說了,喫草根,喫樹皮,賣兒賣女,易子而食……”

  “回顧歷史,無論誰來當這個皇帝,是奴隸制還是封建制,最苦的是誰?最苦的是老百姓。爲什麼?因爲老百姓永遠是財富分配最少的一方,但又是財富生產最多的一方。糧食是誰生產出來的?雞鴨牛羊是誰養出來的?都是老百姓。但是,最後老百姓能分到多少?奴隸制時老百姓什麼都分不到,封建制時老百姓也只能分到財富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堪堪養活自己。”

  “這麼點東西,一旦天災人禍來臨,老百姓還怎麼活?遇到管事的朝廷,開明的君主,能幹的賢臣,那還會救濟一下老百姓,遇到不明的君主貪污成羣的臣子呢?”

  “我講這些是爲什麼?就是要告訴大家,我,楊子正,最早抱以一腔熱血,希望考取功名,爲民做事,後來行走江湖發現,這樣的世界不是我一個讀書人考上了功名,當上了能臣能改變的。後來,我棄文從商,我想去賺取更多的財富,救濟更多苦難的老百姓,當陝甘,河南,山西,北直隸,甚至山東因爲天災與建奴,還有八大王等匪寇侵擾逃難時,我看到有些人用一斗米,一塊肉就能買走一家子人的身家性命,把他們當成奴隸使喚。我們中華郵行努力的給災民們發放食物與衣物,甚至一家一家的與大家簽定了勞作合同,尊重所有的苦難的人們。”

  “但儘管如此,我們中華郵行耗盡錢財百萬,收攏難民百萬,我們爲了安置這些流離失所的難民,四處購買農莊,建工廠,修學校,怕引起官府的猜疑,甚至把難民轉移到了安南,這海外之地。”

  “但是,我們解決了難民了嗎?沒有,這難民還是在源源不斷的產生,我們在北方的中華郵行分行每天都在救濟難民,每天都在把他們送到這安南來,希望給他們一個安定的生活。”

  “同僚們,我楊子正無能,從文不能救百姓,從商亦不能救百姓。所以,我去鑽研學說,成立科學,今天,我更希望帶領大家奮起反抗。我們老百姓不能再這樣了,我們要造反,我們要推翻這喫人的制度,我們要分得更多的財富,我們要生活得更有尊嚴,我們也要能喫飽飯,穿好衣,上得學。”

  “啪啪啪”臺下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個個都神情激動,雙眼通紅,有的更是止不住的淚水流個不停。

  楊子正這話戳中了他們心中最柔軟最麻木的神經,是的,這老天不公平,這制度不公平,憑什麼他們生產最多卻分得最少?

  憑什麼他們不能有飯喫,不能穿好衣,不能讀好書?

  臺下的茅元儀怔住了,呼吸粗重,他,他從未想過這些,他只想證明自己他是對的,他是忠君愛國的,他不能給茅家抹黑的。

  他只想跟着楊子正把這一切證明,誰能想到,楊子正的理想是如此之大,他似乎找到了除了證明自己之外的另一種人生的目標。

  而臺下四五十名泰州學派的學子們個個激動不已,果然,果然楊子正比泰州學派的目標更明確,更清晰,他們找對了路,他們投靠對了人。

  “所以,同僚們,這是我楊子正想當皇帝了嗎?不,我是想帶領這天下的老百姓建立一個制度更公平,人人能喫飽飯,能穿暖衣,能上得了學的國家。這,就是我回答第一個建國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爲什麼要來安南建國?而不是大明?不是中華郵行的本部武岡?又或者是大明混亂不堪的北方?”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