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狹路相逢(上)

作者:遼鷹
這隊後金軍的頭目名叫噶裏,在牛錄裏擔任拔什庫職務。(拔什庫,滿語意爲領催人)

  能在牛錄內當拔什庫的人幾乎都是聰明人,通俗點說就是情商和智商都要高些。因爲他們要協助牛錄額真和達旦章京處理文書、糧餉和其他事務,既繁瑣又雜碎。沒點上下熟絡的能力還真幹不好這份差事。

  噶裏和另一名帶隊的拔什庫龔佳,本以爲能在薩爾滸大戰中立功得到錢財。但由於他們是鑲藍旗主二貝勒阿敏的手下,便被命令帶隊去戰場外圍充當斥候,美其名曰截殺潰逃的明軍。他們的活動範圍還不能與其他斥候重疊,所以只能在薩爾滸山下活動。

  在滿清未入關前八旗軍是沒有軍餉的,想要獲得財富只有在戰場上殺敵立功纔行,否則一切免談。所以噶裏倆人眼看着自家軍隊接連攻陷明軍三座大營,聽着大軍獲勝後的歡呼聲,心裏不由沮喪萬分。

  同樣出來打仗的,人家都是盆滿鉢滿的把戰利品帶回家。而自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什麼也得不到,這滋味相當難受了。

  難受也沒轍,誰讓阿敏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呢。阿敏明面上被重用,其實努爾哈赤父子那是做給外人看的把戲,顯得親情滿滿無比信任。其實暗地裏時刻都在提防着他。

  至於爲啥提防阿敏,那就涉及到努爾哈赤和弟弟舒爾哈齊之間的恩怨了。身爲奴才的他們可不敢對這種事感興趣,更不敢亂打聽。

  噶裏和龔佳心裏再不願意也不敢違抗軍令,領着四十多人開始逡巡在戰場周邊。身爲斥候機動性是首要的,因此他們並未穿着護甲。

  噶裏等人先是頂風冒雪繞着薩爾滸山轉了大半圈,結果累的氣喘吁吁連個兔子都沒看到。可當他們來到山後準備調轉馬頭回營的時候,卻意外在雪地中發現了密集的腳印和馬蹄印。

  後金軍日常的生活以牛錄爲單位,要麼是漁獵,要麼是耕種,只有發生戰爭時才整體集結出徵。與生活在長城內的漢民相比,他們的身體素質較好,野外的生存能力較強,有追蹤人與動物的本領。

  噶裏和龔佳倆人比一般的八旗軍士兵要聰明,他們對這些腳印進行了嚴謹的分析和判斷。

  根據積雪上腳印的深淺以及積雪的硬度,猜測出這支隊伍離開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兩個時辰,而且並沒有馱運兵器、銀兩、糧食等較重的物資。

  接着他們又根據腳印的密集度,猜測出這支隊伍的人數與自己的人數差不多。因此問題就來了,這樣一支隊伍向北走會去幹什麼呢?

  結論是,這是一支明軍小隊,有可能是回瀋陽送信或是請求援兵;或是向其他三路明軍報信示警。

  也就是說,這支明軍小隊肩負的使命很重要。那麼不管他們是回瀋陽還是給其他三路明軍報信,結果對己方都是不利的。所以必須要追上他們,在半路上予以消滅。

  按照龔佳的意思是派人回去請求援軍。但噶裏不同意,他說:“這幾年我們與明軍打仗基本就沒有輸過,往往十幾個人就可以打他們上百人。這支明軍的人數與我們相當,難道你還怕我們打不過他們?另外,假如我們把這事報上去,誰能保證別人不會來搶這份功勞?”

  “老弟,今晚這場仗我們本來就沒立功勞。如果再把眼前的這個機會丟掉了,你說咱們這次不是徹底白出來了嗎?抓幾個俘虜回去也總比一無所獲強啊。說不定主子一高興就能賞些財物給我們呢。”

  龔佳想了想道:“你說得對,那就按照你的意思辦。決不能讓這些明軍跑了!”

  “好,事不宜遲。現在就順着這些腳印追上去,多抓幾個活的回來!”噶裏說罷狠狠的攥緊了拳頭。

  噶裏和龔佳倆人率領手下順着楊林等人的足跡一路悄悄追蹤。爲了防止戰馬的嘶鳴和蹄聲暴露自己,他們遠遠的跟在後面。等確定發現了目標後,他們將戰馬留在了離此足有兩裏遠的一片樹林中。

  他們見楊林等人在岔路口休息,又見四周有警戒人員,便蟄伏身形暗中觀察。爲爭取將對方一網打盡,遂定下了分成兩路夾擊的策略。

  具體安排是,噶裏率人潛入西邊的小樹林,先射殺對方的頭目,使明軍失去指揮陷入慌亂,然後用弓箭壓制對方不能起身逃跑。與此同時,由龔佳率領剩下的人發動強攻,將明軍包圍後迫使他們投降。

  商定後,噶裏與手下們在夜色掩護下偷偷潛入了小樹林。一行人爲了在行動中不被明軍發覺,沒有攜帶長杆武器。只是帶了佩刀和弓箭。

  潛伏行動進行的很完美,明軍沒有發現他們。藉着星光,他們透過厚實的樹枝和枯草,影影綽綽的看到一名明軍向另一名明軍抱拳施禮。

  如果是在白天,噶裏絕對會向楊林射箭,因爲他的穿着和氣質一看就是頭目。但在朦朧的夜色中,他認爲李滿倉就是這支明軍的頭目,否則怎麼會有人給他施禮呢?

  李滿倉中箭倒地後,噶裏對自己的箭術簡直佩服的不得了。他認爲勝券已經在握,大喊一聲率領手下就衝了出去。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