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山林搏殺
楊林和張魁武帶一什人正面進攻;趙海臣帶一什人從左迂迴進攻;孫奎亮帶一什人從右進攻;徐晉則帶着自己的幾名手下與前面的劉信匯合,迂迴到敵後截斷對方的後路。而李丁和孫廣則和兩名官兵負責看管馬匹。
噶裏和手下們正在喫喝歇息,突聽樹林中有響動。他急忙令人去察看,未待察看的人進到樹林。一排密集的標槍挾帶着死亡的尖叫,突然從樹林中拋射出來。
隨着一片慘叫和四下迸射的血花,後金軍被射倒了五六個。未等剩下的人緩過神來,第二波和第三波標槍分從左右接踵而來。又是一片慘叫聲和四下迸射的血花,後金軍又倒下了五六人。
標槍是近距離的投射武器,距離越近殺傷力越大。隨着生產技術和材質的提升,它的殺傷力也跟着提升。在西方,直到中世紀盔甲日益精良之後它才漸漸退出戰場。而在東方,直至明末它依然活躍在戰場上。
別說噶裏他們這隊後金軍大部分人沒穿鎧甲,便是全身披掛的後金重步兵遇上也要產生傷亡。
噶裏此時才明白過來自己受到了突襲。先前派出的警戒哨沒有發出警報,就說明一定是被人暗中幹掉了。看來這股敵人很厲害,不能掉以輕心。他急忙躲在大石頭後面,指揮部下各找隱蔽用弓箭反擊。
野人女真兵確實勇猛,鮮血和屍體刺激的他們頓時發起狂來。先是向標槍射來的方向發射了一波箭雨,隨後抄起大刀和長矛嗷嗷叫着就向樹林裏衝去。任噶裏和建州兵們怎麼喝止也無效。
噶裏的小隊共有五十人,除了十多名做爲骨幹的建州兵,剩下的全是補充進來的野人女真兵。這些人還沒接受過軍事訓練,不懂什麼戰術和隊形,只知道一窩蜂向樹林裏衝去。他們聽建州兵講過,只要不怕死衝到明軍面前,明軍就會抱頭鼠竄四散奔逃。
只要自己在戰場上有斬獲,那麼就會得到一系列的賞賜。雖然自己不願意給人打仗賣命,但在優厚的物質獎勵面前,還是忍不住要去廝殺一番的。正是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他們很快便與楊林的部下們遭遇。
“你們這幫二逼,連敵人影子都沒看到就衝上去,簡直是去送死!阿敏主子,您給奴才分的都是什麼人啊?都是一羣豬啊!”噶裏拍着大腿大罵道。
他的打算是以弓箭阻止敵人靠近,然後撤入樹林藉機逃走。但是野人女真兵們的擅自衝鋒徹底葬送了他的計劃。
“是明軍,殺掉他們得賞賜!”
野人女真兵們嚎叫着向前衝鋒,只見前面這隊明軍身披戰甲手持刀盾,分成左中右三個方向迎面衝了過來。對方那堅定的眼神和矯健整齊的步伐,讓他們的心中不免產生疑問。這些明軍怎麼不跑?不是說只要衝到近前明軍就嚇跑了嗎,怎麼反而逼了上來?
不容野人女真兵們多想多想,明軍加快步伐眨眼間就衝到了眼前。就在雙方接觸的一剎那,明軍隊中一聲尖利的哨音響起,只見明軍同時挺起盾牌,身體前傾雙腿發力前衝,利用慣性狠狠撞在野人女真兵的身上,隨着一陣“嘭嘭”的悶響,慘叫聲頓時響了起來。
原來明軍盾牌上有寸餘長尖銳的突刺,將衝上來的敵人身體直接刺出了血淋淋的窟窿。淋漓的鮮血將腳下的草木都染成了紅色。
看着前面的同伴倒下,後面的野人女真兵揮起刀矛奮力砍殺。但是明軍的隊形和步伐一致,身前的盾牌緊密相連,死死抵住他們的身體。讓他們完全沒有足夠的空間揮砍武器。而明軍則趁機不斷從盾牌縫隙中進行刺殺。
明軍的鋼刀彷彿毒蛇吐信,由斜下方呈四十五度角猛刺野人女真兵肋下。這個部位在人體中不僅薄弱,而且也是肝、膽、脾、胰腺等重要臟器所在的位置。野人女真兵沒有鎧甲,捱上一刀非死即傷。
有的野人女真兵想用手拉開明軍的盾牌,但只要是敢伸手,那麼就會有鋼刀從不同的角度刺向肋下。這種肉搏方法是當年古羅馬軍隊對付蠻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今被楊林拿來古爲今用,效果依舊顯著。
野人女真兵們雖然不斷遭受傷亡,但是仗着人多迅速嚮明軍的兩側迂迴。可他們卻遇上了楊林和熊大海。
楊林拿着雙刀站在隊伍的左後方,不時的挽着刀花;熊大海則杵着狼牙棒站在隊伍的右後方,擼胳膊挽袖子的準備廝殺。倆人用玩味的眼神看着野人女真兵們。而在他們的中間,則是正在指揮隊伍的張魁武。
因爲熊大海身高體壯、力大無比,所以楊林在巡邊之前,按照古代日耳曼部落狂戰士的樣子對他進行了裝飾。
首先是以一張熊皮粘附在頭盔之上,重點是將熊的眼睛和牙齒露出來,正面看去就彷彿是一頭張牙舞爪的黑熊迎面而來。接下來將餘下的熊皮延伸到後背,以結實的細繩綁緊,提升背部的防禦力。雙臂除了臂甲之外,同樣以熊皮粘附,給人一種膂力過人的感覺。
臉上則仿照蘇格蘭高地武士的樣子,用靛藍和白色兩種油彩進行塗抹,以增加粗獷和野性。再配上狼人捶胸仰天長嘯的樣子,得嘞,熊大海真的就成了熊大海了。可以說,熊瞎子什麼樣熊大海就什麼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