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烽火靉陽(九)

作者:遼鷹
劉興祚此時顯露出了狠辣的一面,他接着道:“另外,你們看到西面那段城牆上插着三面紅旗吧。那應該就是楊遊擊給咱們留的口子。但是咱們不能第一次就攻那個地方,太明顯了。爲了掩人耳目,咱們先在其他的地方攻幾次,然後再去插紅旗的那面。你們明白該怎麼做了吧?”

  劉興治和劉興賢再次點頭道:“二哥考慮的周祥,就按你說的辦!我們保證把這兩件事辦的乾淨漂亮!”

  “不過......”

  劉興治頓了頓道:“二哥,楊遊擊究竟值不值得咱們信任,不會利用這事兒擺咱們一道吧?”

  劉興祚搖搖頭道:“你不要多想,我絕對相信楊遊擊不是那種人!大汗給咱們的命令就已經看出來了,他一方面要依仗咱們,一方面又要削弱咱們。所以既然咱們已經與大明這邊兒聯繫上了,事到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回去準備吧,等會兒螺號響起咱們就攻城!”

  努爾哈赤此時已被悲痛籠罩,什麼先在北面猛攻吸引明軍注意力,爾後在南面突襲的策略已經不用了。一心就是要爲杜度報仇。他不顧衆人勸阻將中軍前移至離城更近的地方,他要親自指揮八旗兵攻打靉陽。他與李永芳設立的“回回炮”陣地前後不過半里。

  李永芳聽聞大汗前移中軍要給杜度報仇,嚇得魂都飛出來了。扈爾漢、杜度相繼死於明軍的火炮之下,可見明軍的火炮有多麼厲害。如果大汗要是再因此出點什麼事情,那麼自己這些人也就不用活了。

  李永芳跑到努爾哈赤的馬前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勸諫大汗不要再往前了。可他哪裏能阻擋住完全沉浸在悲痛中的努爾哈赤?李永芳死死拉住努爾哈赤的馬疆,任憑對方猛抽馬鞭也不撒手,就是跪地苦勸。

  努爾哈赤最後在皇太極等人的勸說下才不抽李永芳鞭子了,表示不再向前。但是也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後退,就在這裏親自指揮全軍攻城。表明了要與楊林一決高下的決心。

  努爾哈赤中軍大纛旗前移,立刻就被楊林在千里鏡裏發現了。同時他也得到楊霆的稟告,說對方有位將領被我方火炮間接擊傷,被搶回去不知生死。

  楊林把這件事與努爾哈赤前移中軍聯繫上,再加上城外敵軍又要發起大規模進攻。立刻就推斷出間接被炮火所傷的後金將領很有可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孫。只是不知道具體是誰?如果要是皇太極那可就太好了!

  楊林盯着三裏半之外的努爾哈赤中軍大纛旗,嘴角不禁飄過一絲冷笑。在這個距離上紅夷大炮完全夠得上,但是能不能打到就不好說了。一旦打不到努爾哈赤,那麼自己勢必會打草驚蛇讓老奴跑了。這樣用紅夷大炮炮擊奴酋的計劃就會落空。所以一定要沉住氣,不能讓老奴有絲毫察覺自己要陰他的機會。否則前功盡棄。

  再說了,以老奴現在擺出的架勢看,他這是明顯要報仇拚命的架勢,說明老奴因爲悲痛正在失去耐心。失去耐心好啊,到時候可就不管不顧的出牌了。這麼多天過去,熊大人派出的各路援軍應該已經接近靉陽了。如果各路援軍協調的好,重演圍殲巴雅喇的那一戰不是不可能的。後金人丁不旺,打了這麼一場傷亡慘重的攻城戰,老奴時候冷靜下來的時候不得哭死?這事兒想想就好笑!

  後金軍不是擅長所謂的“圍點打援”嗎,以自己現在的聲威,老奴敢領着主力去打援軍?就不怕自己出城打他的屁股?現在他恐怕是不會放心任何一位手下單獨面對自己吧。

  楊林看了看城外正在列陣的後金軍,這幫韃子應該對自己手下的炮兵有深刻印象了吧?若是這次真擊斃了老奴家中的某一位成員,哼哼,他們以後見到靉陽標營的大旗是不是得繞着走?

  楊林想到此處放下千里鏡,下令將始終藏在城樓後面的六門紅夷大炮推到正面的炮位。因爲他斷定努爾哈赤一定會把中軍再往前移的。

  六門紅夷大炮用雪地迷彩布進行了嚴密僞裝,再加上平頂牆和戰棚的阻擋,城外的後金軍根本就看不到城上的情況。六門重炮的炮手也是身穿雪地迷彩罩衣,所有醒目的標識都被取下,爲的就是要出其不意打擊敵軍首腦人物。爲了這一刻,他們已經隱忍了大半天。

  而且爲了增加裝填速度,這些紅夷大炮用的是定量裝藥法。就是火藥都是事先稱好了,用綢子包好可以直接裝填到炮膛裏。用綢子包裝火藥可以不留殘渣節省時間,便於炮手清理炮膛。至於爲啥其他火炮沒有用這個法子,主要是綢子太費錢。楊林用不起啊。

  爲了加強進攻,努爾哈赤還組織多支“敢死隊”列於陣前。這些“敢死隊”成員多是平日了犯了罪行的人,甚至還有一些奴隸和逃犯以及戰俘。承諾他們只要先登上城並斬殺明軍,便會得到赦免和獎賞。斬殺的明軍越多得到的獎賞也越多。

  後世說爲什麼明末時期的明軍投降滿清以後戰力就爆棚,原因是給的物質獎賞多。其實滿清那點原始經濟活動哪來的金銀獎賞士卒?主要還是靠燒殺搶掠明朝來彌補這一點。這就是滿清的高明之處——以漢制漢。用劫奪漢人來的財富來獎賞漢軍,進而刺激漢軍繼續去攻略明朝的地盤。這麼幹,滿清的統治階層是一點沒有心理負擔的。同時還培養了一批與他們利益捆綁在一起的漢奸官僚階層。

  後金軍列好陣勢後,只聽得一陣陣綿長急促的螺號聲響起,盾車、撞車等攻城車輛在輕甲弓手的掩護下,頂着城上飛來的無數矢石開始前進。在它們的四周是跟隨前進的重甲步兵和阿哈。

  在這一次進攻即將開始前,後金軍各旗再次接到了死命令,嚴令只能前進不得後退。就是拿人命填也得把靉陽城牆填平。有違令者不管是誰就地斬首。

  後金軍從四面八方開始向靉陽城靠近,明軍的炮火和矢石也是越來越密集,不時的落入他們的隊伍中。可這依然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這一次攻城,後金軍特意對撞車進行了改裝。在這些撞車的表面覆以數層生牛皮和棉被,爾後塗上泥巴把縫隙遮糊住,以防明軍傾倒的熱油、熱水和熱瀝青滲進來。最後再覆上一層鐵皮,可以防火防砸。在車身兩側還釘上了厚木板,以防側面遭到明軍弓弩和火器的打擊。同時還更換成鐵製撞頭,增加鑿穿城牆的能力。

  後金“敢死隊”喊着號子,一步步喫力的將這些撞車向前推去。雖然經過一上午的激戰靉陽的城防工事遭到破壞,但是大部分還在。各種矮牆、淺溝和拒馬嚴重阻礙了這些撞車前進的速度,使他們每前進一步都很困難。

  此時的後金軍可不敢再隨意圖逞蠻勇,因爲明軍的矢石太密集了。僅是拳頭大的鵝卵石就被一窩一窩打下來,打的人根本不敢露頭。如果不是有死命令在,此時的他們應該早就頂不住了。

  其實在二十多年前的“萬曆抗倭援朝”戰爭中,明軍就遭遇了日軍佈防嚴密、工事齊備的城堡。攻打時也是頗爲頭疼。要不是明軍火炮犀利,取得最後勝利的日期肯定要延長,付出的代價也要更大。此時的後金軍攻堅能力根本就比不上二十多年前的明軍,所以現在遇到堅城靉陽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進攻。

  跟隨“敢死隊”們前進的輕甲是明軍各種遠程武器的打擊和壓制重點,傷亡也是最大。雖然後金軍大部分擅射,但是攻城也不能完全都拿弓箭往前衝。

  本來靉陽城就比一般城池高出一丈,再經過楊林近一年的加固和改造。城牆平均高度能達到後世三層樓房的高度。而做爲城池防禦支撐關鍵的城門和馬面牆的高度,能達到後世四層樓房的高度。再加上戰棚和平頂牆的加持,這城牆可就高的不得了。

  本來這個時代的技術是不支持修建太高城牆的,可是有楊林這位“作弊大神”做指點,把城牆修修高點也沒啥困難。

  當然,這些加高的城牆可不完全是磚石砌築的,大部分都是夯土後包磚。至於高度什麼的是否違制,楊林可不會去考慮這些。只要能保住全城軍民的性命,他甚至都想把城牆修到與天安門城樓那麼高。

  後金軍拚着傷亡終於前進到護城河邊,必須要搭建浮橋過河。可是矢石太密集根本不敢露頭。最後實在沒辦法了,他們把先前被擊毀車輛的殘骸收集起來,然後丟進護城河裏當成簡易橋架,這才堪堪鋪了兩條道路出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