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未來計劃

作者:遼鷹
楊林對靉陽標營現在的組織結構並不滿意。現在的兵力組合是以騎、步兵混編爲主,外加一些野戰火炮爲輔的模式。這一模式在明軍中並不鮮見。

  如戚繼光、杜鬆等將領,麾下部隊都是這種模式。但是他們疏忽了一點,就是這個時代的交通狀況很糟糕,越向偏遠邊疆地區道路越是難行。

  如果遇到敵軍有組織、有計劃、有規模的阻擊,就會導致部隊的機動性很差。很容易被對方抓住時間差各個擊破。當初劉鋌就是犯了這個錯誤,以致身死軍滅。

  戚繼光部作戰多以防禦爲主,攜帶的火炮大多是虎蹲炮、佛朗機炮等輕型炮,防守有餘進攻不足。依託工事、車陣對付敵軍那是相當好使。但是在後來的渾河血戰中,證明在沒有重炮壓制和反擊敵方火炮時,部隊是經受不住敵軍重騎和重步兵反覆衝鋒的。

  再如杜鬆部裝備了重炮,但是在薩爾滸之戰時糟糕的道路和天氣導致他的炮兵與主力脫節,攻堅能力大幅下降。以致面對吉林崖上拚死防守的後金軍毫無辦法。

  楊林未來計劃要打造一支類似後世中國軍隊重裝合成旅那樣的部隊,不管面對任何敵人都能攻守兼備、遊刃有餘。不僅要有強力的步、騎兵,還要有輕重結合的野戰炮兵。另外還要編制工兵、偵察、後勤等輔助部隊。甚至還要組建投石機和弩炮部隊,以彌補火器裝填時的火力空隙。

  投石機和弩炮看似笨重,但是便於拆卸運輸。當年古羅馬軍團面對各種蠻族之所以屢戰屢勝,隨軍攜帶的弩炮和投石機功不可沒。而且實戰證明,這種部隊用來對付後金的重步兵和射手那是相當好用。

  其中野戰炮兵是楊林最爲注重的一支兵種。別看現在自己軍中也裝備火炮,但他對這些火炮並不滿意。這些炮輕的輕重的重,重量形制並不統一。野戰時面對大規模重騎兵和重步兵進攻並不能有效壓制和遏制其勢頭。而這也是後金軍最主要的作戰方式。

  對於後金軍的特點,楊林通過實戰對他們的分析總結是“軍伍整肅、賴以嚴刑;彪悍如虎、蓋以脩利;衝陣破城,仗以堅甲;蠻勇有餘,斯於訛傳;酋若隕遁,皆爲猢猻。”

  以上這些話的意思是說後金軍嚴整的軍勢,是依賴嚴酷的軍法來約束;士兵打仗雖然象老虎一樣,但是靠着獲取戰利品的意志在支撐;他們衝鋒陷陣之所以能常勝,是仗着武器裝備的精良;士卒打仗有狠勁兒,卻易於被敵方的各種攻心戰術迷惑;酋長和將領戰死或逃跑了,那麼士兵就失去主心骨兒四散奔逃了。

  楊林之所以對後金軍進行這樣的評價,是指對方的戰術和打仗方式單一,不知變通,是可以找到剋制他們的方法的。在當今這個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如果不能認識到時代的進步和戰爭方式的改變,註定是要被淘汰的。這一點後世的滿清是親身經歷過的。

  後金軍的戰術從開國到末期,都是先以弓箭射亂敵軍的陣勢,然後再以重騎兵和重步兵衝鋒。這種戰術對付明末裝備落後、士氣低落的明軍沒什麼問題,甚至對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也是相當管用。但是一旦遇到裝備先進火器的敵軍就懵逼了。

  例如後來的雅克薩之戰。對方那些俄國人可不是正規軍,而是各種人都有的“探險隊”。不要強調其他因素,戰爭歷來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其實後金軍的戰法明軍能不清楚嗎,那麼爲何屢戰屢敗?一句話,就是國力不行了銀子跟不上去。努爾哈赤爲啥不敢在二十年前造反,因爲那時候的大明國力還好。精兵強將一大堆,你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造反。其實要是沒有“萬曆三大徵”耗盡國力,努爾哈赤也不敢造反。所以國家的命運有時也象人一樣,起起落落令人嗟嘆。

  楊林是肯定不會讓後金得逞的,因此他要用盡一切辦法將其剿殺。在摸清了對方的戰術戰法底細的情況下,他認爲先進的火炮絕對可以壓制和粉碎後金的重裝部隊。

  所以對於野戰炮,他最中意的是十九世紀歐洲拿破崙軍中裝備的那些野戰炮。不僅各種口徑的都有,而且威力大、機動性強,適合隨軍全天候作戰。

  這一點倒不是楊林崇洋媚外啥都是洋人的好。在火槍、火炮一些戰術使用方面,歐洲確實有同時期的中國軍隊值得借鑑和學習的地方。尤其是拿破崙時期的法軍戰鬥力很強,歐洲大陸罕逢敵手。

  通過兩次圍城戰,己方裝備的火炮、弩炮、投石機對後金軍形成了極大的優勢。因此楊林要更加依賴這些遠程武器。但是要想打造一支“拿破崙式”的野戰炮兵,投入的金錢將是海量的。

  楊林目前的辦法就是向上面要錢、要物,能要多少算多少。最好是得到上面的同意能允許自己鑄炮。這樣就可以按照拿破崙軍中的火炮規格進行鑄炮。

  當然也不僅僅侷限於法軍的火炮,同時期的英軍、普魯士軍等裝備的火炮也是相當不錯。到時候取長補短優中選優,一定會造出適合中國人自己的野戰炮。

  現在世界才處於十七世紀二十年代,如果自己把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火炮造出來,那將是中國火炮史上開天闢地的一頁。關鍵是這兩個世紀以來火炮的形制、發射和裝填方式基本相同。後期的區別是炮身與口徑成相應的比例,威力也越加強大。

  楊林的規劃是美好的,但是基礎條件是要有經濟基礎。次日,他親自去拜訪泰昌號大東家孫奉仙、孫奉道二人,商談以股份的形式讓他們開發銀礦。對於這樣的生意孫家當然不能拒絕,但還是心存顧慮。怕楊林幹不上幾年調任他地,換了別的官員上來不認賬怎麼辦?

  楊林對此的答覆是雙方可以簽訂文書,就象發給軍民地契一樣具有法律效應。如果自己調任,在孫家同意的前提下可以選擇提前退股。保證不能讓泰昌號喫虧就是。並且在分紅中孫家可佔其中的六成。而且也鼓勵孫家拉更多的商家進來參股,一起分擔風險。

  爲了徹底打消孫家的顧慮,楊林大手一揮,直接把蘇赫巴魯和張魁武兩人遞了出來,稱靉陽標營願與孫家結爲兒女親家,娶孫氏家族的女子爲妻。以此確保雙方的合作關係永遠長久且萬無一失。

  孫家最希望楊林能成爲自己家的姑爺,但是楊林以爲父母守孝爲由拒絕了。開玩笑,本遊擊身體還沒長成,豈可過早涉入兒女情事?不過他腦海中還是情不自禁的閃過那穿着一襲鵝黃上衣的美麗少女模樣。暗歎她不知今在何方,過得好不好

  楊林向孫家着重述說了蘇赫巴魯和張魁武的優點和戰功。並說兩人現在是備禦官職,在朝廷武官職務中雖然不高,但在遼東這種地方絕對屬於大官兒。而且兩人年齡都不算大,日後還有很大的升職可能。

  孫家兄弟沒有直接表態同意結親,但也沒有拒絕。楊林知道他們想先商量商量纔行,便告辭回去。

  過了兩日,楊林爲了把自己的“和親”事業穩妥的落實下去,他特意組織了一場宴會。把靉陽城中的商賈士紳們都請來,然後再讓手下將領們出席作陪。並且在自己手下的座位前都寫上了他們的名字。

  其實他這宴會就是“軍地相親聯誼會”,目的是讓城中的商賈士紳們都見見自己的手下,也好有個印象。別到了提親的時候茫然不知。

  楊林以喝酒助興的名義讓手下們展示武功和才藝,整個宴會氣氛熱烈極了。商賈士紳們不知道楊林的目的,但知道楊遊擊請自己喫飯那是瞧得起自己。因此他們對這些武官讚不絕口,也等於變相的在誇讚楊林帶兵有方。

  孫家兄弟自然是見到了蘇赫巴魯和張魁武,見這兩人氣度不凡、威武過人。經過一番商量後認爲當兵的在本朝地位不高,但如果能與其搭上姻親,以後辦理一些事情可就方便多了。便決定讓兩人當堂弟家的姑爺。並且當着全城商賈士紳的面,把訂親和結親的日期、流程都定了下來。

  商賈士紳們都不傻,立刻就明白了楊林的目的。他們哪兒會反對這事兒?反而紛紛恭祝孫家招到了兩位好女婿。

  此時的蘇赫巴魯和張魁武都懵了,不是說就來陪着喫飯喝酒嗎,啥時候自己成了人家的姑爺了?

  兩人看向楊林,只見後者正緊緊盯着他們呢。那意思很明顯,兄弟我爲了你們可操老心了,你們別不識好歹哦!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