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守策
吳成策馬來到城外,城上值守的武鄉義軍戰士早已瞧見了他們,差人入城稟告,待吳成來到城門口,嶽拱早已笑眯眯的在城門洞子裏等着了。
“你們來的正好,沁源的官紳在城內酒樓設宴,款待咱們這些義軍將佐,你們正巧有頓好酒肉能喫喝了。”嶽拱哈哈笑道,領着吳成便往城內走,一旁的綿長鶴雙眼放光,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讓阿四領着幾個旗官教導去應付應付得了,軍情如火,哪有時間喫喝?”吳成搖了搖頭,徑直往縣衙方向而去,踹了一腳綿長鶴的馬屁股:“記住軍律,喫些東西便是,不得飲酒!”
“俺曉得,戰時不準飲酒,違者軍棍三十、禁閉三、降職一級,造成嚴重後果者處斬刑,軍律背、軍歌唱,耳朵都磨出繭子了,俺哪裏敢忘?”綿長鶴嘿嘿一笑,馬鞭一揚便隨着嶽拱的親兵往那酒樓而去。
“曉得你不會去赴那酒宴,伙頭兵蒸了餅子、做了麪條,還找了不少新鮮大蒜,咱們去縣衙邊喫邊談.....”嶽拱哈哈一笑,朝縣衙方向揚了揚下巴:“黃副元帥、武都頭、毛孩,還有沁源的知縣老爺都在縣衙等着你。”
吳成點點頭,與嶽拱一道直往縣衙而去,遠遠便看見縣衙門口等着幾個人,黃錦毛孩哈哈笑着迎了上來,武都頭和知縣老爺拉扯了一陣,臉上一怒,甩開手也迎了上來,那鬚髮皆白的武知縣一臉正氣的立在臺階上,身後的一衆佐貳官見知縣沒動,也不敢動,都尷尬的立在原地。
吳成掃了一眼那武知縣,心中一陣苦笑,放武鄉義軍進城,便是附賊反逆,誅九族的大罪,可不放武鄉義軍進城,光靠沁源一座次縣,是絕對抵擋不住流寇的,武知縣爲了全城百姓的安危,冒着誅九族、毀名節的風險放武鄉義軍入城助戰,心裏不情願、表面上擺架子纔是正常的表現。
所以吳成給足他臉面,跳下馬來行了一禮:“武知縣愛民護民、不惜己身,在下敬佩萬分,若是全下的父母官都如您這般爲百姓着想,這大明的下,又怎會鬧成這個樣子?”
武知縣沒有接話,盯着吳成看了一會兒,幽幽一嘆,讓開身子,吳成微微一笑,又向武知縣恭恭敬敬行了一禮,這才邁步走入縣衙之鄭
毛孩皺眉看了那武知縣一眼,悄悄湊到吳成身邊問道:“成哥,你對那知縣那麼客氣幹啥?都什麼時候了,還在端着架子。”
“這下不是隻有一個沁源,也不只有一個知縣.....”吳成聳了聳肩:“咱們要取下,不可能單靠刀槍一路砍過去,得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敵人弄得少少的,武知縣只是要個臉面,這對咱們來可實在太便宜了。”
話間,衆人進了縣衙大堂,堂中擺着一張長桌,桌上已經擺好了喫食,吳成將武知縣強請上上座,自己在側坐落座,扒拉着麪條含含糊糊的道:“我在沁水河畔看了看流寇的營地,軍中大多數都是衣衫襤褸的百姓,戰兵看起來不多。”
毛孩點點頭,附和道:“俺領着人抓了幾個舌頭,流寇一路上破村拔寨,裹挾了不少百姓在軍中,那些舌頭也不清現在有多少人,只知道他們從平陽府城出發時是有四萬餘人,大多是流民和饑民。”
武知縣面色有些發白,面前的麪條餅子一口未動,皺眉看向下座自己的侄兒,武都頭會意,問道:“吳將軍,沁源縣民壯不過六百來人,新募的青壯也才一兩千人,嶽副元帥和黃副元帥領來的援軍也就兩千七百多人,合在一起不過四千多人,還沒到那些流寇的零頭,沁源城,能守得住嗎?”
“能守得住!”嶽拱咬了一口大蒜,哧溜吸了口麪條,自信滿滿的道:“沒經過訓練、沒上過戰場的人馬,數量再多也只是炮灰而已,那林惡鬼要攻城,還得靠手裏的戰兵,他一個無名之輩,手下的戰兵多不到哪去!”
“嶽叔得不錯,野戰爭鋒還有些麻煩,守城,我一點不擔心!”吳成哈哈一笑,拍了拍桌子,分析道:“沁源四門,東門毗鄰沁水河,地勢狹窄、不利軍兵展開,林惡鬼主攻的方向不會放在這,武知縣,勞煩您領兵據守東門。”
武知縣略一遲疑,嘆了口氣,拱了拱手錶示接受,吳成點點頭,又轉向武紹:“武都頭,南門地勢崎嶇,不利攻城器具使用,依我估計,南門應當也不會是流寇攻擊的重點,勞煩你領兵據守南門。”
武紹哈哈一笑,應承道:“吳將軍放心,有俺在南門,定不會讓流寇一兵一卒殺入城鄭”
吳成笑了笑,轉頭向嶽拱吩咐道:“嶽叔,西門外地勢平坦,入西門便是城內豪商士紳聚居之地,流寇必呈重兵於此,勞煩您率武鄉義軍一部據守西門,此門甚爲緊要,萬萬不能有失。”
嶽拱皺了皺眉,和黃錦對視一眼,還沒來得及話,吳成已經開口吩咐道:“黃叔,請您統兵居中支援,哪座城門情況危急,便去救援哪座城門,毛孩眼尖,我安排他在城內廣福寺的佛塔上觀察四門情況,您注意塔上的旗號指令。”
吳成長出口氣,一拍長桌:“北門,流寇大軍順沁水河而下,必然主攻北門,此門最爲緊要,由我親自領兵把守!”
嶽拱臉上一急,正要出聲勸,吳成卻擺了擺手,摸着胸口笑道:“我若是恐懼避戰,軍中還有誰敢奮勇作戰?嶽叔放心,那護身符在我心口藏着,我不會有事的。”
嶽拱皺眉看了一眼吳成胸口,無奈的嘆了口氣,吳成微微一笑,豪氣干雲的道:“咱們要在沁源把林惡鬼拖疲拖垮,綿老叔才能找到出擊的機會!此次一戰,要讓那些秦寇反王,都把我們武鄉義軍的名號,永遠記在腦子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