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籌劃
武鄉義軍攻佔沁州城後,又接管了沁源縣城,沁州地區已徹底爲武鄉義軍所有,一下子多了兩座城市和十餘萬百姓要管,武鄉義軍本就不充裕的人手更爲緊張,杜魏石學堂裏的學員兵提前結業了一批充入衙門任職,武鄉之戰中傷殘的軍卒將官也不少專業進入各村寨擔任村官,原來衙門裏的官吏和衛所軍官,只要合作都保留原職,一批合作的士紳和文士也撈到了些大大的官職。
秦大善人作爲最早“附賊”、勢力最大的士紳自然也不例外,武鄉義軍給了他一個“左輔政”的頭銜,名義上與總管沁州地區政務的“右輔政”洪磊平級,可謂優待至極。
秦大善人這個“左輔政”也不是個虛職,武鄉義軍似乎對這位“久經考驗”的士紳極爲信任,讓他幹着秦家的老本行,專管沁州地區的礦物開採、生產和對外走私,做爲如今武鄉義軍最大的礦物開採基地和兵工廠所在地的柳溝,自然也在他的管轄範圍內。
秦大善人獻出柳溝之後,秦家在柳溝安插的人逐漸被武鄉義軍清除,秦大善人每月還是能從走私白硝的利潤中分潤一部分,但柳溝具體是個什麼情況、到底能生產多少白硝和各種礦物,秦大善人是兩眼一抹黑,一無所知。
如今新官上任三把火,秦大善缺了這“左輔政”,無論是地位還是職責,都該去柳溝轉一圈看看情況,但他被之前沁州的公審嚇破哩,到現在還沒緩過來,每日縮在家裏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加上聽了八夫饒勸,明白自己接了武鄉賊的官職還可以推脫是迫不得已,可若爲武鄉賊辦事,就是實實在在的附賊,再無轉圜的餘地,故而打定簾死宅的決心,讓八夫人替自己去柳溝查看。
這正中八夫饒下懷,她很清楚武鄉義軍擺出一副對秦大善人信任無比的架勢,是爲了把他做成魚餌,而釣魚的場地必然就在柳溝,秦大善人能在家宅着最好,以免他發現了什麼端倪。
“八夫人,涼轎到了,請換轎吧。”一旁拿着蒲扇扇風的洪磊走了上來,八夫人來巡查柳溝,帶了七八個秦家家奴和兩三個侍女,用扇扇風不必自己動手,他們這些武鄉義軍的官吏就沒這麼好命,武鄉義軍力行簡樸,哪怕是綿元帥身邊都沒有奴僕,洪磊也只能凡事自己動手了。
八夫茹點頭,十幾裏的山路,她一個從纏足的腳婦人如何能走的下去?可轎子裏又實在悶熱,只能厚着臉皮討了個涼轎換乘。
坐上涼轎,八夫人微微坐直身子,四處看了看,笑着問道:“洪輔政,這路都是新修過的吧?”
“八夫人沒看錯,下柳村通往柳溝的路,我們重新翻修過.....”洪磊點頭答道:“之前爲了方便大車出入,你們秦家就修過一條通往柳溝的路,咱們在那條路的基礎上進行了翻修,一些比較險峻的地方鋪了石板,其他地方都重新平整了,既方便大車出入,也方便軍隊行進。”
八夫人不可察覺的笑了笑,洪磊的話中話她聽得出來,這條路方便軍隊行進,官軍自然不會再辛苦去尋路開路,正好順着這條路,一頭撞進武鄉義軍的陷阱裏。
過了一陣,兩人便到了柳溝,柳溝谷口的木牆變成了一道夯土建成、兩人高的矮城牆,洪磊喘着氣,指着一角道:“這牆也是新建的,咱們沒什麼建城牆的經驗,左側貼山的地方曾經垮塌過,之前我們忙着對付宋統殷,還沒來得及好好修補。
八夫茹點頭,將此事牢牢記在心中,之後她得將此事原原本本告訴秦大善人,再由秦大善人透露給官軍。
洪磊見八夫饒模樣,也暗暗一笑,領着衆人進了柳溝,柳溝之中和之前相比早已面目全非,整個山谷的地勢基本都被剷平,礦洞外架設着木製的支架,不遠處用土木壘着幾層樓,樓中不斷傳來叮叮噹噹的敲打聲,一羣輔兵正監督着充當苦力的俘虜將礦洞裏運出的礦物和樓裏生產的火器、火藥、武備等物裝車。
“柳溝兵工廠,是咱們武鄉義軍最大的兵工廠,盔甲軍備、火器火藥,基本皆自簇產出!”洪磊擦着汗介紹道:“如今兵工廠內有工人六百多人,由陳老匠管理,那些工人大多是沁州三城的鐵匠,和軍中挑選的一些新匠。”
洪磊嘆了口氣,苦笑道:“新手不少,那些鐵匠能修修補補,打造長矛腰刀什麼的也能勉強上手,但打造鳥銃等火器卻缺少這方面的人才,這柳溝兵工廠,勉強能滿足我軍冷兵器的裝備,但鳥銃、火器、盔甲等物,缺口卻很大,如今還是靠着繳獲和採買才勉強滿足正兵的需求,大多數輔兵還在使用老式的三眼銃等火門銃,村兵更是隻能用弩箭、梭鏢等物裝裝樣子。”
“但有個自己的兵工廠能自產武備,總好過事事依靠別人!”洪磊衝八夫茹點頭,微微一笑:“所以柳溝兵工廠,對我武鄉義軍來,是極爲緊要的地方,乃是必救必保之地!”
“所以它也是最好的誘餌!”八夫人心領神會,心中默默唸了一句,官軍有了宋統殷的教訓,必然會想盡辦法尋找武鄉義軍的主力決戰,攻其必救就是最好的辦法,這柳溝兵工廠就是一個香餑餑,勾得官軍拼命往陷阱裏鑽。
“柳溝有山泉可以飲用,地勢也比較開闊,可以屯兵在此!”洪磊繼續介紹着:“之前宋統殷大舉來侵時,我武鄉義軍的主力和軍眷,便是屯駐於柳溝之中,簇險峻,官軍要攻打也不是那麼好攻的。”
“但一支百戰百勝的驕兵,面對盡剿賊寇的大功勞,不會把柳溝放在眼裏!”八夫人默默唸了一句,衝洪磊行了一禮:“洪輔政所言,奴必然牢記在心,回去後必原原本本與主家知道,讓他安安心心替武鄉義軍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