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轉兵
“屁話!”一旁的曹操羅汝才勃然大怒,當即怒斥道:“橫一字王遇刺身死,屍首還在官軍手裏!此時不想着報仇,就想着怎麼逃,可還有一點義氣良心?依額看,咱們尚有數萬兵馬、二十四位大王,何不欲那曹文詔大戰一場,便是不能報仇,將橫一字王的屍首搶回亦可!”
王自用臉色有些發白,怒目瞥了一眼羅汝才,羅汝纔是王嘉胤的義弟,如此驚怒也是正常的,但他這話簡直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自己接了王嘉胤的盟主之位,又收攏了王嘉胤不少部下,不想辦法爲王嘉胤報仇就算了,反倒一逃了之,王嘉胤的舊部必然會鬧起來,自己這個盟主還如何服衆?
可若真的和曹文詔大戰一場,又如何能打的贏?王嘉胤統領十六萬建制完整的農民軍,從河曲縣一路敗退南逃,如今這些嚇破哩的殘兵敗將,拿什麼去和曹文詔拼?豈不是去送死?
羅汝才一番激動之言,將王自用的退路給封死了,無論怎麼走,似乎都沒好處,讓王自用如何不生氣?
好在高迎祥及時開口解圍了:“老回回的提議,額認爲絕不可行,橫一字王在時,額們建制完整、軍備齊全、火器火炮也不少,自然可以陷陽城、轉兵河南,但如今額們就剩下不到十萬的殘兵,火炮丟了個乾淨、不少戰兵乃至老營兵連遮體的衣物都沒有,如何去啃河南的堅城?此時往河南而去,死路一條!”
駁斥了老回回,高迎祥又轉頭向羅汝才:“曹操的提議也不可行,咱們十六萬大軍面對曹文詔都一路敗退,如今只剩下這些殘兵敗將,如何與曹賊對敵?爲橫一字王報仇,是要想辦法去誅殺曹賊,而不是帶着大夥一起去送死!咱們都死絕了,王兄的仇,誰來報?”
“那你如何是好?”羅汝才氣呼呼的盯着高迎祥:“戰又不能戰、退又不能退,額們到底該往何處去?”
“沁州,只有往沁州去!”高迎祥拍了拍手,斬釘截鐵的道:“武鄉義軍能大敗宋統殷,實力不弱於我等,又在沁州經營日久,有地利之優,與他們合兵一處,咱們纔有把握對付曹文詔!哪怕戰事失利,咱們也能退入太行山鄭”
一衆反王都在垂頭思索着,高迎祥見沒人反駁,繼續道:“咱們拋下流民營、傷兵這些累贅,只帶老營兵、戰兵和家眷行動,先按原計劃抄掠澤州,再順沁水北上,與武鄉義軍合兵。”
“爲何要繞這麼大個圈子?”王自用有些疑惑:“直接東進,渡汾水入沁州便是,何必東跑西跑?”
“平陽府往沁州的道路,之前遭過林斗的洗劫,後來又被宋統殷的官軍滋擾,村寨的百姓本就跑得七七八八,剩下的見到大軍就會躲,咱們若是直接東進,一路上都會找不到一點糧食!”高迎祥耐心的解釋道:“山西今年先遭雪災後遭洪澇,如今又遭了旱災,沁州想來也不例外,武鄉義軍的如今恐怕是顆粒無收,全靠存糧過活,本就有十餘萬百姓和上萬兵馬要養,一下子多了咱們數萬人,如何能養的活?無需曹文詔動手,咱們自己就會因缺糧而崩解內鬥了!”
“所以額們不能直接往沁州去,要轉道向南,劫掠糧草!”高迎祥在地上劃了一條線:“澤州背靠河南,河南乃是北地諸省中的產糧大省,雖然也遭了災,但總比山西好過,澤州的官紳多多少少會從河南買些糧食囤着,咱們就抄掠澤州,將能帶走的糧食統統帶上!”
“還有潞安府,潞安府乃是明廷沈藩的藩封之地,王莊、皇莊衆多,加之潞安府至今未受過兵災,這些莊子裏和各個村寨的存糧必然不少,咱們沿沁水而上,沿路抄掠奪糧,必然能收穫頗豐。”
“等到了沁州,額們有充足的糧草可以支撐與曹賊的戰事,武鄉義軍收到額們抄掠各地的消息,也有了時間準備,到時,額們才能在沁州和曹賊正面大戰一場,爲王兄報仇!”
幾名反王點頭贊同,王自用卻依舊皺着眉,問道:“闖王,你這計劃聽起來是不錯,但帶着糧草,咱們的速度就不會太快,若是被曹賊趕上,如何是好?”
“曹賊不會對額們下手的!”一旁的李自成忽然出聲,高迎祥微微一笑,示意他繼續:“紫金梁大王,曹賊若是想徹底剿滅咱們,爲何不對咱們窮追不捨、反倒放縱軍士劫掠地方、徵集糧草?依末將估計,曹賊就是想讓咱們去沁州,與武鄉義軍合兵,他纔好將咱們一鍋端了!”
“紫金梁大王,曹賊很清楚,光靠武鄉義軍一部,或靠額們諸部大王,都沒有單獨對付他的能力,若曹賊轉兵攻打沁州、剿滅武鄉義軍,額們必然逃遁,若曹賊繼續圍剿額們,再攜勝勢往攻沁州,武鄉義軍也必然遁入太行山中,只有兩部合兵一處,纔有能力和膽量對付曹賊,曹賊也纔有機會一石二鳥,一次解決山西兩撥最大的義軍勢力!”
“所以只要額們是往沁州而去,曹賊就只會老老實實跟在額們後面,不會對額們下手,但只要額們有往其他方向而去的意圖,曹賊必然會忽然提速阻截,若額們屯兵不進,他們就會大舉來攻,逼着額們往沁州逃。”
“闖將的有理!”張獻忠點頭附和道:“曹文詔是個貪功的,又連戰連捷,不把咱們放在眼裏,讓他各個擊破再漫山遍野的去搜剿逃遁的義軍,他絕沒有這個耐心,能畢其功於一役,他必然會選擇這個戰法。”
王自用點點頭,站起身來:“既然如此,額們就按闖王的計劃進行,各部集結兵力,只保留有戰力的戰兵、老營兵和他們的家眷,其他人全數遣散,各部隨時準備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