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下一步
穿着一身麻衣、頭上綁着孝帶的吳成立在城牆上,摸着碎裂的垛口,看着黑煙滾滾的城市,城內的喊殺聲已經平息多時,明火都已漸漸撲滅,螞蟻一般的農民軍戰兵正在武鄉義軍教導和醫兵的帶領下清理着這座被戰火荼毒的城市,撲滅火苗、清查廢墟、撒上石灰。
城內的屍體被收集起來,用板車運輸出城,官軍的屍體都扔進城外的大坑裏焚燒掩埋,犧牲的武鄉義軍的戰士和農民軍的戰兵老營兵則在城外整齊擺好,點算名號,之後再下葬立碑。
吳成看着一車車的屍體運出城去,幽幽嘆了口氣,曹文詔全軍覆沒、曹變蛟孤身而逃,武鄉義軍和農民軍合兵一處,收復沁州,留守沁州、武鄉二城的衛所兵和團練鄉勇根本不敢抵擋,直接開城而逃,只有沁源城中留守的一千餘秦兵奮力抵抗,又給攻城的農民軍和武鄉義軍平添了不少傷亡。
“成哥!”毛孩跑了過來,傳遞着最新的戰況:“闖王的騎兵沿着沁水追擊,咬上了逃跑的秦兵,砍了三四百人頭,還抓了十多個俘虜。”
吳成點點頭,看向城牆上插着的一面面旗幟,柳溝之戰,參戰的一萬八千餘名武鄉義軍陣亡重傷數千餘人,餘下的也幾乎人人帶傷,農民軍戰死數位反王,戰兵和老營兵也死傷無算,好在是用一場慘勝,徹底解決了朝廷在山西最強、也是最後一支機動部隊。
摸着身上的素白麻衣,吳成雙眉緊皺,掃視着周圍偷偷打量着他的農民軍老營兵和戰兵,柳溝之戰若非武鄉義軍拼死而戰、扭轉戰局,如今追擊的便是曹文詔的遼東鐵騎,他們這些農民軍則會變成獵物,不知多少人能逃出生,也不知能逃去何方。
戰事結束,人饒心中都對武鄉義軍帶着一絲敬畏,哪怕是身爲盟主的王自用,也對吳成等人客客氣氣。
“吳兄弟,那幫子官紳都見了那些燒焦的屍體和曹文詔、杜文煥的人頭,都嚇傻了!”張獻忠和李自成哈哈笑着走了過來,吳成淡淡點零頭,掃了他們一眼。
此戰如何能勝,所有人都看在眼中,王自用不戰而逃,威望大挫,原本不少投在他手下的王嘉胤舊部都轉投到高迎祥和張獻忠的麾下,那些犧牲的反王手下的老營兵和戰兵,也有不少投到他們手下,闖軍和張獻忠的實力增長了一大截,隱隱有壓過王自用一頭的趨勢。
武鄉義軍也有些收穫,數千老營兵和戰兵想要加入武鄉義軍,大多是王嘉胤的舊部,也有許多是其他反王麾下投奔而來。
吳成自無不可,柳溝一戰,將武鄉義軍底蘊不足的弱點暴露的淋漓盡致,這些老營兵和戰兵雖然不像武鄉義軍的戰士那樣有極強的紀律性和戰鬥意志,但他們的作戰經驗和肉搏能力,能夠極大彌補武鄉義軍的不足。
紀律和意志可以在慢慢的培養,實在不符合要求的,日後也能慢慢磨礪、或者乾脆淘汰,但接下來的計劃,吳成需要武鄉義軍能夠迅速恢復一定的戰力。
“去看看那些士紳,打完了棒子,得給個甜棗喫才校”吳成聳了聳肩,扶着刀走向城樓,城樓上站着一排排瑟瑟發抖的士紳,都是之前投降武鄉義軍後又與朝廷勾勾搭搭的人,見了秦大善人燒成焦炭的屍體和曹文詔、杜文煥的人頭,早就嚇得呆傻了。
吳成踱步到他們身邊,從一名教導手中接過一疊信紙,一張張的翻看着:“各位,我武鄉義軍待你們也不薄吧?留你們性命、給你們官做,對你們大多數人,也沒有進行清算和分田,你們卻和曹文詔勾勾搭搭,傳遞了不少消息給他們,何故?”
有人嚇得撲通一聲翻倒在地,有人慌忙跪在地上求饒,有人眼淚鼻涕都流了下來,吳成卻淡淡擺了擺手,將那些信紙撕碎:“人嘛,都是趨利避害的,朝廷兩百年積威,我武鄉義軍起事纔多久?你們不信任我們,我能理解,所以我不怪你們,這些書信,我就當從沒存在過!”
一衆官紳都不可置信的看着吳成,見他真的將書信統統撕碎,這才紛紛鬆了口氣,吳成將碎片一扔,微笑着踹了踹地上的焦屍:“但你們也看到了,我們有能力對抗朝廷的大軍圍剿,若是有人死不悔改、一心想做咱們的敵人,這位秦大善饒下場,就是他們的榜樣!”
一衆官紳慌忙表着忠心,吳成冷笑着擺擺手,讓教導帶着他們去焚燒屍體的地方,李自成和張獻忠湊了過來,張獻忠嘿嘿一笑:“吳兄弟這是在學曹操呢,只是曹操一生遭到的背叛可不會少啊!”
“我們要統治沁州,需要能讀會算的人,現在還離不開這些官紳,他們只要能當牆頭草,我也懶得去管他們了.....”吳成一攤手,苦笑一聲:“到底還是自己的力量太弱了,只能對現實低頭妥協。”
李自成和張獻忠對視一笑,問道:“吳兄弟,拿下沁源、沁州平定,你們要行公祭,公祭之後,你有何計劃?”
“自然是順沁水而下,拿下沁水縣,攻破竇莊!”吳成淡淡的回道:“沁州存糧本就不多,又受戰火荼毒,消耗不少、更爲艱難,曹文詔依賴張家爲首的晉南士紳籌措軍糧,如今曹文詔沒了,糧食可還囤在沁水呢,拿下沁水,正好給咱們救救急!”
“額跟你們一起去!”張獻忠嘿嘿一笑:“王和尚想要趁勢去打遼州,搶座大城,額不跟他走,跟着你們武鄉義軍啃骨頭!”
“額也去!”李自成冷冷一笑:“上次隨王大哥一起攻打竇莊,損了額好幾個弟兄,張家還有血仇沒還!”
“對,還有血仇沒還!”吳成摸了摸身上的麻衣:“是時候和張家好好算算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