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聞香
“武鄉賊戰力不弱,幸好那姓黃的副元帥領軍去洛陽等地勒索官紳了,不然咱們在澠池起事,可謂雞蛋碰石頭!”一名滿臉橫肉的頭目在馬上絮絮叨叨的着:“這些日子武鄉賊在軍中搞什麼訴苦、公審,搞得軍中人心浮動,教類不少弟兄都動搖了,想退教投武鄉賊,嘖,幸好教主決斷及時,再讓武鄉賊這麼鬧下去,咱們在軍中的經營怕就要付之東流了。”
了半,卻發現身旁一點動靜都沒有,那頭目扭頭看去,卻見身旁同行的頭目低着頭不知在想些什麼,已經落後了他半個馬頭。
“老古,古傳頭!”那頭目喚了一聲:“你這幾日都這般心事重重的,在想些什麼呢?”
那古傳頭正是之前在密室中提議與武鄉義軍合作的那名頭目,聽到呼喚,身子微微一抖,擡頭擠出一絲難看的微笑:“沒什麼,想起以前的事來,老薑,你還記得咱們以前是爲什麼要投聞香教嗎?”
“這誰能忘?”姜頭目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俺老薑當年是個屠戶,家裏有幾個肉鋪子,被那魯王府長史的親族看中,勾結衙門整日巧立名目的勒索,俺交不起錢便要奪俺店鋪,俺一氣之下殺了他,被判了秋決,萬幸福烈皇帝打破鄒縣救了俺一命,俺這才入了聞香教。”
“我的經歷比你更慘!”古傳頭苦笑着搖搖頭:“寒地凍,實在熬受不住,老父上山去砍了些柴取暖,結果被那孔家的人誣陷老父砍了孔林的樹,那曲阜知縣也是孔家的人,自然向着親族,把我老父打個半死、帶了五十斤的鍋拍枷遊街,回了家便癱瘓在牀,沒過幾日便去了。”
“那孔家不依不饒的,你們砍了孔林的樹就該賠償,強行把你田宅都奪去,將你趕出曲阜,你流落街頭,差點餓死,是聞香教的弟兄救了你一命,你也就因此入教了…..”姜頭目臉上好奇的神色更濃:“老古,怎麼突然起這些陳年往事來了?”
古傳頭搖了搖頭,沒有直接回答:“聞香教的教衆,大多都是像咱們這樣的窮苦人,被官府壓迫、被惡紳欺凌,爲了不被打死、餓死、冤死,只能是抱團取暖,大夥一起練拳、一起對抗官府劣紳,有產平分、有地同種、有飯同吃,互相幫助扶持,教中的大部分弟兄,才能得一頓飽飯、活一條性命。”
姜頭目更加疑惑:“老古,你到底想些什麼?你曉得俺腦子直,直便是。”
古傳頭沉默了一陣,卻沒有回答,又問道:“老薑,你咱們當年在山東起事,到底是爲了什麼?”
“當年中興福烈皇帝了,咱們要推翻明廷,在中土建起無上佛國,到時候我等生則爲帝爲王,死則證佛作祖,享萬世香火福報!”姜頭目嘿嘿一笑,笑容又很快變成了苦笑:“但這話都是用來蠱惑那些野心勃勃的傢伙的,像咱們這些老百姓出身,哪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心思?只不過是不揭竿而起,就要被官府劣紳壓迫而死了,沒了退路,只能奮起反抗,一人力薄,和聞香教百萬弟兄一起,纔有成功的可能。”
“但中興福烈皇帝還是失敗了……到底,大多數跟隨起事的教中弟兄,不過是在官紳壓迫之下求一條活路而已……”古傳頭聳了聳肩,又問道:“老薑,你覺得武鄉賊比之官府如何?”
“那自然是好多了,公審官紳、分田分地這些大事不了,當官的清廉愛民,那些大官出門連個轎子都沒有,聽飲食都有專門規定,當兵的給百姓挑水挑擔、幫百姓修房子……”姜頭目猛然間反應過來,怒目看向古傳頭:“老古,你想做什麼?”
“我們入聞香教、起事造反,是咱們這些窮苦人抱團取暖掙一條命!”古傳頭被姜頭目看破心思,卻一點也不驚慌,雙目直視着他,淡定的道:“如今有一個能爲民做主、能讓窮苦人活命的義軍,爲何還要與他們爲敵呢?”
“劉傳主了,武鄉賊不會允許聞香教存在的!”姜頭目急忙道:“不與他們爲敵,咱們難道坐等他們來滅教嗎?”
“聞香教爲何存在?真是因爲什麼佛爺的佛旨嗎?”古傳頭語氣嚴厲了一些:“若是佛爺的佛旨那麼有用,當年我們在山東那般大的聲勢,又怎會失敗?”
“聞香教之所以存在是因爲官府無道、惡紳壓迫,百姓活不下去,能怎麼辦?只能求神拜佛、只能祈盼神佛顯靈,只能團結在一起,奮力掀翻這世道!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古傳頭伸手朝遠處的澠池城一指:“可如今百姓們有了更好的選擇,聞香教滅不滅,又有何關係?”
姜頭目張着嘴不出話來,古傳頭幽幽一嘆,繼續道:“再了,咱們今番起事,能有個好結果嗎?至善大師和王參將被捕,遲早會把所有人供出來,教主這才匆匆忙忙的想要起事,咱們根本沒有提前準備,軍中經營的不少將官都被押去了山西,底層的兵卒都打散混編,能聯絡多少人都難!”
“這場匆忙起事,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教主也對此一清二楚,所以他的佛旨得很清楚,能帶多少人去湖廣就帶多少人走。”
“可去湖廣的路千里萬里,一路上武鄉賊、流寇、官軍,能有多少人活着抵達?造起這場亂子來,又有多少無辜百姓和窮苦人要遭殃?”古傳頭又是一嘆,回頭去看轉山林:“明明能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卻爲了虛無縹緲的地上佛國害了他們性命……這地上佛國若是這般行事,和那明廷有何兩樣?”
古傳頭直起身來,看向姜頭目的雙眼目光炯炯:“老薑,我要去衙門自首,你從山東到河南和我一起出生入死,我把命交到你手裏,若你隨我去,便與我一起,若不隨我去,便從背後一刀砍了我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