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忍耐
但崇禎卻沒心思欣賞這銀裝素裹的紫禁城,大雪一下,他的心裏如同被層層雪山壓着,漸漸有些透不過氣來。
一場大雪,對宮他這個皇帝來不過是讓道路有些溼滑難行而已,自有無數太監爲他清理積雪、掃開道路。
可對於下百姓來,不知有多少人會因爲這場大雪凍餓而死,去年入冬以來大雪紛揚不止,崇禎每日收到的奏疏都是滿篇的大雪成災,連一貫以溫潤着稱的江南都是“連日大雪不停,江湖凍結,商民行走如平地,凍斃於道者累日可見”。
諸省雪災不止,各地糧食絕收、無法春播,崇禎卻毫無辦法,國庫早就連老鼠都能餓死,內庫也沒剩下多少金銀錢糧,可大明到處都在打大仗,軍餉一比一催得緊,崇禎連下旨減免稅賦的心思都不敢有,只能催逼着各地加緊徵稅徵糧,原本只在去年一年臨時攤派的剿餉到今年開年便成了定製,戶部還在商討着再新加一筆攤派之稅,以補充國用之不足。
崇禎很清楚,這是在飲鴆止渴,一面雪災,一面加徵稅賦,必然有不少百姓活不下去拋荒逃亡,而這些流民大部分都會成爲流寇,將大明腹心之地的動亂鬧得越來越大。
朝廷能徵上來的稅更少,用錢的地方卻越來越多,只能繼續加稅,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直到大明崩塌爲止。
但崇禎卻束手無措,他又不像那些反賊,可以毫無顧忌的掠奪官紳宗室、藩王豪門的家財養活自己,皇帝又不是神仙,也得靠着基本盤的擁護才能坐穩皇位,崇禎去找他們麻煩,就是在政治自殺,甚至物理自殺。
所以崇禎只能賭,賭在大明崩潰之前斂聚更多的錢糧、養出足夠剿滅那些賊寇的大軍,消滅掉腹心之地的賊寇,大明也能稍稍喘口氣了。
好在這段時間事情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陝西老回回和李部司受到重創,放棄臨洮逃回甘州的山地中,洪承疇、孫傳庭收復臨洮各城,正在掃蕩村寨和山脈裏的殘敵,山東的盧象升在登州城下大敗孔有德、兵圍登州城,同時派祖寬和吳三桂收復萊州,據孔有德欲渡海逃去東虜,結果被東江總兵黃龍的水師給堵了回來。
在山西,尤世祿和王自用佈防於黃河,將準備趁黃河封凍而返回遼州的闖曹等營堵回了河南,剛剛接替背鍋俠玄默上任的河南巡撫陳奇瑜從周王和潞王那裏募集了大筆金銀招安了綽號“闖塌”的劉國能,河南本來被左良玉抽空的軍力復振,本來岌岌可危的局勢有了一絲扭轉的跡象。
但就在崇禎稍稍鬆了口氣的時候,那惡名昭着的武鄉賊又狠狠給了他一巴掌——武鄉賊奔襲襄陽,左良玉逃跑、襄王逃跑、襄陽府知府逃跑、湖廣巡撫洪如鍾自盡,襄陽堅城一日而陷。
賊寇攻破大城州府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但千里奔襲、兵力劣勢的情況下一日連破樊城、棗陽、襄陽,這卻是前所未聞的事,讓崇禎不由的想起了己巳之變中的東虜,他們也是千里奔襲,從瀋陽出兵到破關薊鎮只花了二十二的時間,這還得算上東虜在蒙古安撫諸部、購買戰馬浪費的時間。
“武鄉賊……難道和東虜……”崇禎搖搖頭,將腦中的猶疑甩掉:“不可能!一夥賊寇,怎能與兇蠻之東虜相提並論?不過是左良玉畏敵如虎、洪如鍾舉止失措、襄王膽怯懦弱,讓那些賊寇撿了便宜而已!”
崇禎怒目掃過御桌上堆成山的奏疏,襄陽府和左良玉的矛盾他一清二楚,只是一直騰不出手去解決,想來是武鄉賊偵知此事,才突然襲擊襄陽城,而左良玉和襄王他們互相扯後腿,才導致了棗陽、襄陽等地的飛速淪陷。
“左良玉……早晚有一朕要誅他九族!”崇禎冷哼一聲,轉過身來,衝殿中跪着的一名紅袍官員道:“楊卿既然來信要安撫左良玉,朕就不治他的罪了,但如今武鄉賊襲佔襄陽,傅卿,朕難道還要繼續忍下去嗎?”
那紅袍官員乃是新晉的總督保定津等地軍務、兵部右侍郎傅宗龍,崇禎三年他被罷官,但如今崇禎對朝中的高官勳貴失望透頂,大批啓用新人和之前罷免的官員,爲之後楊嗣昌重回京師更換內閣、清理朝堂做準備,傅宗龍也是乘了這個東風,得到楊嗣昌推薦而官復原職。
“陛下,忍一時之怒,方可得萬世之安!”傅宗龍趕忙回道:“襄陽城乃南北咽喉要道,爲武鄉賊所據確實麻煩,但武鄉賊佔據襄陽,也是讓他們自己陷入四面包圍之中,更是讓他們遠離了山西根本之地,日後楊文弱的計劃施展起來,武鄉賊也來不及回救山西,失了根本之地,佔着一座孤城,又能堅持多久呢?”
“山西根本之地……”崇禎喃喃唸了一句,滿臉狐疑的問道:“洪承疇當真在欺瞞於朕?收復沁州,只是一場騙局?”
“陛下,楊文弱也了,洪巡撫擊破武鄉賊是真、驅趕其主力逃離山西亦是真,洪巡撫並非欺瞞陛下!”傅宗龍趕忙回道,楊嗣昌之後的計劃還需要洪承疇的配合,至少不能讓洪承疇拖後腿,此時自然不能和洪承疇起衝突,也只能幫他遮掩了:“但武鄉賊值根於村寨之中,又有殘軍躲藏在太行山中,蠱惑百姓甚多,若其主力兵回沁州,沁州必然飛速淪陷,故而楊文弱才定下這剪枝拔根之策,徹底鏟滅武鄉賊在沁州的根本,使其無根可依,自然就如浮萍能輕易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