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加稅
“入夏之後,襄陽還只是炎熱,雨水雖然不多,但多少還有些,河南、山西、陝西等地又是大旱!”宋獻策赤條條的半邊身子泡在江水裏,聊似的着最新收到的消息:“陝西山西還稍微好些,河南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下雨了,闖曹聯軍北上欲從畿南西入遼州,聽過湯水之時,都能直接踩着乾涸的河牀過江了。”
吳成坐在江邊,赤着腳泡在江裏,面色有些凝重:“闖曹聯軍沒去打洛陽,反倒是依舊要入晉,他們入晉,開封的劉國能就能南下威脅咱們北翼,局勢更加危險了。”
“各家都有各家的打算,如今各部反王已經漸漸脫離了抱團取暖的階段,開始爲自己謀劃一片基業了.......”宋獻策一邊舀着江水往身上澆,一邊道:“打下洛陽,闖曹聯軍也不可能守得住,反倒是陷落福藩後把朝廷的目光吸引到了他們身上,高迎祥、李自成、羅汝才都不是傻子,他們又不像以前那般要抱咱們的大腿生存,又哪會替我武鄉義軍火中取栗?不如和張獻忠他們一樣,趁着咱們吸引着朝廷的注意力,趕緊搶下一片基業之地來。”
“闖曹聯軍手下不少軍將是陝西人,如今老回回被打回甘州,陝西的官軍都在臨洮清剿,所以李自成想要領軍回陝西,若是能發動起陝西的貧民,再和老回回聯手殲滅孫傳庭的新軍和秦兵,闖曹聯軍便能在關中之地蓬勃發展、創基立業。”
“只可惜高迎祥和羅汝纔沒那個膽子去和孫傳庭他們硬碰硬!”宋獻策哂笑一聲:“高迎祥想要回遼州,闖曹聯軍在遼州經營許久、深得民心,遼州去年也遭了雪災,官府壓迫愈甚,闖曹聯軍若重回遼州,必然能得到萬千百姓的支持,正好在遼州樹立基業。”
“若是讓我選,我一定會領軍入秦,老回回他們雖受重創,但實力尚在,官軍在臨洮大肆屠殺清鄉,百姓們正缺一個引領他們反抗的領袖,陝西連連遭災,百姓本就心向義軍,如此好的局面,只要肯下決心啃硬骨頭,殲滅孫傳庭和秦兵也不是不可能!”吳成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若是真能殲滅孫傳庭和秦兵,單單是繳獲的武備就足以彌補損失了......終究還是流寇思想作祟,只想咬軟肉,不想啃骨頭。”
“闖曹聯軍沒有咱們這麼雄厚的本錢,高迎祥保守一些倒也不奇怪!”宋獻策聳聳肩:“按羅汝才的意思,他是想留在河南,河南先雪災後旱災,流民遍地,這些流民便是源源不斷的兵源,羅汝才兵少,多拉些兵馬,起話來腰板也直了些。”
吳成一陣默然,擡頭看了看上熾熱的太陽:“這鬼老,雪災之後又緊接着旱災,讓百姓如何活的下去?”
“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賊老要下災,哪管什麼百姓豪貴的?”宋獻策聳聳肩,也嘆了口氣:“災害也就罷了,朝廷剛剛頒佈了聖旨,各省按畝均輸,攤派的數額與剿餉等同,災加人禍,這纔是真要逼着百姓們去死!”
“飲鴆止渴!”吳成冷哼一聲:“就咱們襄陽這裏,咱們來之前,官府收稅都收到崇禎十七年去了,百姓哪裏還有油水刮?那些稅吏貪官賺得盆滿鉢滿,流寇反賊卻越剿越多,朝廷就只能更加竭澤而漁,萬歲爺到時候把大明折騰沒了、把自己害死了都沒關係,但是百姓們可要遭大殃了。”
“萬歲爺也是沒辦法啊,勳貴豪族那些有錢的,他又刮不動!”宋獻策嘲諷的笑道:“萬歲爺又不能像咱們一樣直接明搶,聽萬歲爺在京中朝那些勳貴宗室募捐,到最後只募得了幾萬兩銀子,呵!幾萬兩銀子,還不夠某些貪官一頓飯錢。”
“所以他把心思打到了你們這些文士的身上......”吳成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笑容:“京師來了消息,有言官上疏言‘士首四民,素諳忠義,年來獨寬優免,皇恩則既沃矣,士獨無所自效於危時乎?通查海內生員,大州縣五六百名,即縣亦二三百名,計一年所入可得三十萬兩,足當一省賦役,今自崇禎三年爲始,盡扣充餉,亦不後其君者之當然耳’。”
“朝廷要廢了生員優免特權?”宋獻策有些驚訝,隨即幸災樂禍的大笑起來:“哈哈!老牛,當年讓他與我一起投義軍他不投,如今這下子,他老牛是不想造反也得造反了!”
吳成沒有跟上宋獻策跳脫的思維,但理解宋獻策的心思,笑着道:“廢除生員優免特權,就是飲鴆止渴之法,那些豪門大官有的是辦法逃稅聚財,這一刀最後還是得砍在那些中士紳的身上,只要這條政策一出,絕對會有大批中士紳破產,被迫站反抗朝廷,如今各部反王不缺兵源、不缺將帥,缺的就是能幫助他們治理地方、管理官衙的讀書人,朝廷把這麼多中士紳逼進了他們的陣營裏,這是在自己挖自己的牆角。”
“城中癡兒,名不虛傳!”宋獻策呵呵笑着,昂了昂頭:“在下回去就去寫信,在下游歷這麼多年,結識的地主、士紳不少,以前一個個都捨不得家裏的田土家產,這一次,正好藉機把他們都拉攏過來。”
吳成點點頭,緊接着有嘆了口氣:“朝廷此次攤派和加稅,是爲了之後的大動作,聽戶部已經解送了一筆錢糧給孫傳庭,孫傳庭也在擴軍,新軍將會擴充到一萬五千餘人,宣大的盧象升、直隸的傅宗龍、河南的陳奇瑜,都在募軍練兵......”
吳成沉默一陣,望向北方的雙眼中滿是憂慮:“朝廷......恐怕很快就會有大動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