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謀後
“若帶着義父的全屍而行,早晚被武鄉軍追上!”孫可望掃視着四周痛哭流涕的御營兵馬:“義父去了,人心也散了,若是武鄉軍追上來,咱們連抵抗的能力都沒櫻”
“可若是就地埋葬了......蜀人深恨我等,武鄉軍怎樣不好,蜀人定然是要掘墳拋屍的!”孫可望長嘆一聲:“所以只能火葬了,帶着義父的骨灰離開。”
“離開......到哪去呢?”劉文秀臉上淚痕未乾:“義父突然而去,咱們獻營失了主心骨,誰還有戰心?就連這些御營的老兄弟們,恐怕不少人心中都打着散夥的心思!明軍能突襲擊殺義父,可見其並非不堪一擊,川南那般長而險峻的路......如今這情況,咱們如何闖得過去?又如何逃得過武鄉軍的追擊?”
李定國皺了皺眉,垂下頭去,孫可望冷冷的盯着劉文秀看了一陣,冷聲道:“老二,你不必拐彎抹角的,吧,你是什麼打算?”
“不如趁着咱們現在還管的住軍隊,投誠武鄉軍!”劉文秀語氣中有些怯弱,猛然間又站直了身子、目光堅定了不少:“咱們大不了就是進勞改營勞改幾年,給百姓修修房子水利、種種田什麼的,日後放出來,照樣能考科舉、能投軍,還能發揮咱們的才幹,榮華富貴.....”
“劉文秀!軟稅!”艾能奇當即嚷嚷了起來:“幹你孃,你願去武鄉賊那邊奴顏卑膝受辱,額寧願當個堂堂正正的好漢站着死!再了,那些明軍殺了義父,日後若是也投了武鄉賊,你還能與他們同在一個朝堂上爲官?反正額是個忠孝的人,做不出這等無父無君的腌臢事!”
劉文秀又羞又怒,反駁道:“戰陣爭鋒,這是公仇,豈能以私怨看待?若是隻顧着私怨私仇,咱們獻營在成都府等地殺了那麼多百姓,弟兄們要死上多少回才還得完?”
孫可望臉一沉,劉文秀頓覺失言,孫可望冷哼一聲,轉頭衝李定國問道:“老三,你是個什麼想法?看。”
“我一切聽大哥的......”李定國垂着頭,語氣淡漠的道:“要我,當務之急還是得讓獻營有個主心骨,義父駕崩的消息恐怕不久之後就會傳遍全軍,咱們得趕快推舉一個新的獻營之主、穩定軍心。”
孫可望凝眉看了李定國一眼,劉文秀捕捉到了孫可望表情輕微的變化,意味深長的掃了一眼孫可望,徒一旁默然不語,艾能奇卻絲毫沒有意識到氣氛不對,點頭附和道:“三哥的對,咱們現在就得趕快推舉一個新的首領出來,先穩定軍心!”
孫可望又微微皺了皺眉,擠出一絲微笑:“老三,你手裏兵馬最多,聽你號令的將官也最多,那就由你先推舉吧。”
“我必然推舉大哥接任義父的皇位!”李定國似乎也察覺了孫可望的異樣,眉間也皺了起來,但依舊斬釘截鐵的道:“大哥最受義父信任,往日裏替義父掌管國政大事、軍需糧草,這皇位非大哥不可。”
孫可望身子肉眼可見的一鬆,又看向劉文秀,劉文秀卻搖了搖頭:“獻營的事,二弟不想管了,但大哥若偏要二弟推舉,自然是非大哥莫屬。”
艾能奇也出聲附和,孫可望點點頭,道:“既然你們推舉額做首領,額就句實話,獻營是義父的心血,怎能輕易就送與他人?那些要去投誠的、要逃去他處的,義父有遺言,額也不想阻攔,但只要還有弟兄願意跟額走下去,額就不能糟蹋了義父的基業!”
劉文秀面上一急,正要勸,弓長卻忽然走了過來:“諸位王殿下,可否容臣上幾句話?”
孫可望眯了眯眼,點點頭,弓長掃視了衆人一眼,冷笑道:“大王,臣只實話,請您多包涵,二王可以投誠、三王可以投誠、四王可以投誠,唯有你不可以,三王剛剛也了,您一貫受皇上信任、替皇上秉持國政,您覺得在武鄉賊心裏,屠滅成都府等地的決策,您佔了多少責任?夠不夠全家公審處決?”
孫可望默然不言,弓長讓開半個身子,指了指那些哭拜的御營將官,繼續道:“大王,屠滅成都府等地的決策,執行的大多是是御營的兵將,王尚禮、張其在、王自羽,他們這些御營將官,手裏都沾着蜀饒血,武鄉賊妖是主動投誠便只是勞改,可是難道大王要把這些弟兄們的身家性命掛在武鄉賊妖的空口承諾之上嗎?若是大王要帶他們投誠,御營難道不會譁變嗎?”
孫可望渾身微微一抖,劉文秀面上一急,趕忙道:“可若不投誠,咱們還能往何處而去?武鄉軍戰力如何你們也不是不知道,繼續抗拒,豈不是死路一條?”
“下之大,不是隻有一個雲南可以作爲落腳的寶地!”弓長微微一笑,朝西方一指:“有一處地方,地勢險要、位屬偏陲,而且從民到官皆篤信佛家,正是我大東佛國落腳的好地方。”
孫可望看向西方,凝眉問道:“國師,你的意思……難道是烏斯藏?”
“正是烏斯藏!”弓長微微一笑,背書一般道:“烏斯藏,去四川馬湖府千五百餘里,其地多僧、無城郭,羣居大土臺上,不食肉娶妻,無刑罰,亦無兵革,鮮疾病,佛書甚多,洪武初,太祖懲唐世吐蕃之亂,思制御之。惟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導爲善。”
“四位王,這崇佛信教的烏斯藏,正是我佛國選的落腳之地!”弓長嘴角的笑意更濃,蠱惑道:“如今去往雲南已不可能,唯有西行入藏,纔是我佛國唯一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