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主角
不久之後,崇禎皇帝發下聖旨,要求洪承疇“刻期進兵”,又提拔馬紹愉、張若麒爲兵部職方主事、職方郎中充任監軍前往遼東督促洪承疇出兵解錦州之圍。
九月初,洪承疇誓師出兵,與多爾袞、濟爾哈朗兩軍大戰於錦州城南的乳峯山下,吳三桂、周遇吉、曹變蛟等將奮勇作戰,清軍數戰不利、死傷無數,被迫放棄乳峯山轉兵至錦州城下圍城陣地。
張若麒、馬紹愉當即向朝廷報告大捷,一時朝野振奮,皆言“錦州之圍旦夕可解、東虜之兵必被驅逐”,崇禎皇帝亦欣喜若狂,一面派太監賜封洪承疇太子太師、催促洪承疇繼續進兵“以解錦州之圍”,一面讓兵部尚書陳新甲祕密安排人員,準備在錦州解圍之後派去瀋陽與滿清議和。
但乳峯山一戰只是明軍的迴光返照而已,在瀋陽的皇太極聽聞明軍出兵的消息欣喜若狂,絲毫不爲清軍的失利而煩憂,反而“赤足披髮、高歌狂舞”,隨即便親領在瀋陽等待已久的八旗各部和部分漠南諸部精騎,晝夜兼行五百餘里殺奔錦州,在明軍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十幾萬清軍便忽然出現在他們面前。
皇太極令豪格領軍抄襲明軍後路、截斷明軍糧道,護衛後路的宣府總兵楊國柱當場戰死,宣府軍大潰,投降者無數。
明軍見後路被斷,頓時軍心大亂,洪承疇當即領佈陣與皇太極的主力對峙,同時派出薊鎮總兵唐通和河南總兵劉國能前去攻打豪格、打通後路,卻沒想到吳三桂趁唐通和劉國能與豪格激戰正酣之時私自領軍打破包圍逃跑,以至於洪承疇佈置的陣線露出一個巨大的缺口,皇太極趁機領主力大舉掩殺,本就軍心大亂的明軍頓時全軍潰敗,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唐通和劉國能突圍失敗,又見吳三桂逃跑、大軍陣線崩潰、清軍大舉攻殺而來,心知無法抵擋,便也棄軍而逃,洪承疇自此對明軍各部徹底失去控制,只能領殘軍退守松山,被皇太極親自領軍層層包圍。
穿戴着五顏六色的棉甲的清軍鋪滿了原野,一支支全副甲冑的兵馬正在陸續趕來松山,盔甲撞擊在一起發出的叮噹聲,伴隨着震耳欲聾的戰鼓聲和嗚嗚的號角聲,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波卷向松山上的石堡。
曹變蛟仔仔細細穿戴好一身包漿魚鱗罩甲、繫好獸吞鐵環臂鎧、端端正正的戴好金剛杵尖頂盔,摸起一把精鋼短刀,苦笑道:“當初叔父用這把短刀自刎,未想如今又要輪到我了……只可惜不能爲叔父報仇了。”
將短刀收回刀鞘,曹變蛟將曹文詔的腰牌也翻了出來,仔細系在腰帶上,這才長長吐了口氣,走出營帳,帳外數百曹變蛟的家丁已是人人裹甲、牽馬等候已久。
曹變蛟看着他們,想些什麼,到最後卻一句話也沒出口,只是淡然的點點頭,牽過親兵牽來的戰馬,翻身而上,那數百家丁也紛紛翻身上馬,甲葉碰撞聲吸引了堡寨內所有饒目光。
曹變蛟提起一把長馬槍,策馬緩緩向寨外而去,剛剛走了幾步,卻見一名全副武裝的將領策馬迎來,乃是周遇吉,他在之前的戰鬥中就受了傷,騎在馬上還有些搖晃,面色蒼白的笑道:“曹總兵,赴死否?”
“是也!”曹變蛟淡淡的點點頭,緩了緩馬速,滿眼真誠的看着周遇吉:“周總兵,同去否?”
“這般好日子,自然同去!”周遇吉哈哈大笑起來:“勇衛營還能戰的,都同去!”
曹變蛟淡然的點點頭,繼續策馬向前,堡寨之中的兵將都在看着他們這支隊伍,偶爾還會有兵將匯入進來,無需多話,都默默跟在曹變蛟身後。
出了寨門,曹變蛟勒住戰馬,回頭看去,跟在他身後的不再只是數百家丁,勇衛營殘部,還有自發跟隨的明軍兵將,已有兩千餘人,其中不少和周遇吉一樣受了傷,面色慘白如紙,但每個饒眼中,都閃爍着視死如歸的光芒。
曹變蛟忽然想起柳溝之戰,那支赤紅的軍隊也如今日的這些明軍將士一樣,人人視死如歸,即便不斷被打散,也自發地組織起來進行戰鬥,今日的這些明軍將士,和當時的他們何其相似?
“若我大明軍將人人皆如此……東虜怎會如此猖狂?”曹變蛟喃喃自語了一句,一擡頭,正見洪承疇、馬科等人站在寨牆上,不由得冷笑一聲,朝洪承疇抱拳道:“洪撫臺,下官寧願做那看不清局勢的蠢人,即便是唱戲,也要唱那滿門忠烈的楊家將!”
洪承疇微微頷首,整了整衣冠,朝曹變蛟恭恭敬敬行了一禮,一旁的馬科、劉澤清臉色難看至極,問道:“洪撫臺,不攔着他們嗎?”
“東虜要防備錦州,還要忙着追殺吳三桂、劉國能他們,此番來圍松山的,以奴酋的兩黃旗爲主……曹總兵沒準能殺到洪臺吉身前!”洪承疇擺了擺手,看着曹變蛟領軍而去的身影:“本院過,敗軍之將沒什麼談和的籌碼,只有讓東虜認識到咱們還有拼死一擊的能力,咱們手裏纔有了些籌碼,之後是做張頜還是做徐庶,纔有選擇的餘地。”
“讓曹總兵去吧,他這兩千餘人打好了,你們這上萬殘兵才能被東虜放在眼裏!”洪承疇擡了擡手:“取鼓槌來,本院親自爲出戰的將士們擂鼓助威!”
戰鼓隆隆作響,曹變蛟卻連頭也沒回,雙腿夾着馬腹,戰馬漸漸提起了速度,周遇吉緊跟在曹變蛟身旁,扭頭問道:“曹總兵,往何處衝殺?”
“還能往何處?”曹變蛟哈哈大笑起來,雙目緊盯着遠處一面招展的黃龍旗:“往死地去、一往無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