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外交
“執政跟那些議員那番話,是爲了震懾和區分敵我,跟你們這番話,則是爲了給你們底氣和理由,咱們要做事,就不可能沒有阻力,有些阻力是因爲心懷叵測,有些則是因爲沒想通道理,無論如何,執政給了你們一根大棒,你們就得好好揮起來。”
吳成輕笑一聲,有個默契而聰明的幫手在身邊,話做事都能方便不少,氣氛稍稍鬆了鬆,杜魏石朝吳成點點頭,道:“其他各部還有什麼疑問的,今一起提出來,過了這村就沒了這店了,等執政北上之後,你們想再找執政討法子,可就麻煩了。”
衆人皆是一笑,梅漣搶先出聲道:“執政,鴻臚寺那邊還有件事一直壓着,廣東的那些紅毛番怎麼處理?”
“你不我都快忘了他們了.......”吳成仰着頭回憶着:“那些紅毛番也算是歷盡千辛萬苦了。”
今年夏末,幾名從香料羣島而來的荷蘭人在廣東沿海登陸,隨即便被百姓舉報給了巡查的巡檢,被抓獲後,其中一人宣稱是巴達維亞荷蘭殖民當局派遣的使者,還攜帶有巴達維亞總督的信件,這些荷蘭人都被押送往廣東,孫朝肅和熊文燦親自審理後確認他們是荷蘭的使者,自然將此事彙報給了禮部。
他們並不是巴達維亞殖民當局派遣往大熙的第一批使者,早在去年年末之時,巴達維亞就派遣了一個使團前往大熙,但他們很快就被鄭家盯上,在南海海域遭到襲擊,使團攜帶的金銀貢物和船隻全被鄭家搶走,使者都被沉了海餵魚。
之後巴達維亞又嘗試着和邦楠府的大熙總理南洋諸事務衙門取得聯繫,結果也被鄭家阻截,如今登陸廣東的這些荷蘭人都是喬裝成葡萄牙商隊偷偷潛過來的。
荷蘭人費盡千辛萬苦派來使團,卻不是爲了停戰,而是想要和大熙恢復通商,荷蘭在南洋的殖民中心是香料羣島上的巴達維亞城,大熙對香料羣島沒太大的興趣,只要佔據一兩個據點和港口,爲以後向南探索澳大利亞的航海行動打下基礎就行,對巴達維亞可取可不取,大熙如今最想奪取的,還是南洋的海門馬六甲城。
而鄭家對巴達維亞卻充滿了興趣,荷蘭人盤踞巴達維亞控制着南洋的香料貿易,財富都聚集在巴達維亞城中,鄭家對此垂涎欲滴,而且鄭芝龍很清楚大熙不會一直允許鄭家盤踞臺灣、威脅中土東南沿海,日後鄭家早晚有一要退出臺灣,巴達維亞便是鄭芝龍給自己選定的永世藩封之地。
無論是巴達維亞還是馬六甲城,荷蘭人自然不可能拱手讓給大熙和鄭家,雙方新一輪的戰爭根本無法避免,雙方對此都有清楚的認識,鄭家在菲律賓操練陸軍,大熙在瓊州島新建軍港訓練海軍,而荷蘭人同樣也在戰備,從印度調來更多的殖民軍隊和戰船,還送了大批財寶給爪哇島和馬來半島上的土着國家以換取他們的聯盟。
雖然戰爭不可避免,但荷蘭人沒有將戰爭和商貿混爲一談的意思,他們與大熙的交惡讓他們失去了中土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的來源,荷蘭人殖民海外不像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那般還夾雜着傳教的心思,單純就是爲了獲利,當初奪取巴達維亞,是爲了繞過葡萄牙人佔據的馬六甲城,直接壟斷香料貿易的源頭,後來盤踞臺灣,也是爲了繞過西班牙人佔據的馬尼拉,獲得一箇中轉中土商品的據點。
如今不僅中轉站丟了,連商品來源都斷絕了,荷蘭人自然是損失慘重,便幻想着一邊和大熙敵對對戰,一邊還能維持商貿往來。
“若是換了佛朗機人或日斯巴尼亞人,我們還有談談的可能,紅毛番,談不成的.....”吳成搖了搖頭,大熙和荷蘭的衝突不是在地盤上的,而是在海外殖民的理念上的,大熙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同,西班牙、葡萄牙、英國這些殖民國家本土土地貧瘠、物產不豐,所以他們對海外的一切都很渴求,無論是土地、人口、商品,在殖民過程中,也是搶劫和滅國大於商貿和交流。
但大熙不一樣,如今世界上流行的海貿商品,基本上都是中土生產的,搶劫和滅國對大熙來沒有任何好處,大熙反倒是希望能將更多的海外部落轉化爲封建國家,產生更多的封建貴族和豪門,爲大熙的手工業品獲取更多的傾銷市場,而大熙也用不着花費精力和成本去維護廣大卻又收穫不了什麼利益的殖民地。
吳成早就過了給地圖填色的中二時期,從一開始就確定大熙的海外戰略,最關鍵的是打通商道,對於海外諸國,以交流和貿易爲主,就算開戰,也是爲了打開市場進行傾銷,海外殖民地則以佔據商道據點爲主,或者沒有形成國家的部落制地帶。
在吳成的規劃裏,除了澳大利亞和美洲,要吞進大熙的肚子裏,以便日後的海外藩封和移民,大熙的全球殖民會以經濟殖民爲主,用資本和工業品傾銷控制一個個國的頂層,讓他們的封建貴族成爲大熙的買辦,這也是最適合大熙這個生產了全球大部分手工業品和奢侈品的國家的殖民戰略。
而荷蘭人夾在經濟殖民和舊式殖民的中間,他們既有西班牙、葡萄牙那樣對土地和財富的無節制貪婪,又有着壟斷商貿的意識,與大熙打通海貿商道的戰略直接衝突,大熙的海外戰略要執行下去,就必然要擊敗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