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邊角
吳成皺了皺眉,大熙攻伐雲南時,以沐家爲首的不少大明官將便逃到了和緬甸接壤的土司地帶,隨後唆使當地土司反亂,造成了雲南的沙普之亂,梅之煥將之鎮平之後,這些前明官吏和土司便逃去了緬甸,大熙數次遣使向緬甸要人,緬甸都各種推脫不給。
“緬甸對我中土西南垂涎已久,那些前明的殘兵敗將,對他們來倒是如虎添翼!”吳成冷笑幾聲,南洋興起一個個封建邦國對大熙來是好事,但南洋出現一個野心勃勃、四處擴張的軍事化封建大國,對大熙來卻是一件惡事,而緬甸便是這麼一個國家。
自元代開始,緬甸的土邦王朝便逐漸向中土的邊疆侵襲,高潮便是嘉靖、萬曆年間的東籲王朝,其第四代君主莽應裏從其父親莽應龍那繼承了一個強大而統一的緬甸,便開始四處用兵,先是徹底吞併了暹羅,之後又出兵攻打大明羈縻的孟養、孟密、木邦等土司,明廷對此採取了消極的應對政策,只派人去“招撫”緬王,對這些羈縻土司的求援視而不見,坐看它們淪陷。
緬甸的封建體制與滿清類似,軍事貴族佔據了主導地位,又缺乏文官勢力的制衡,靠着侵略和搶掠賺得盆滿鉢滿,如何會停下擴張的腳步?最終於萬曆十一年,莽應裏在漢奸和大明叛徒的引導下出兵雲南,抄掠施甸、順寧、盞達等地,窺視大理,大明的綏靖政策破了產,只能發動兵馬,委派劉挺、鄧子龍、高國春等將官對緬甸發起反擊,一度攻至緬甸國都附近。
明緬戰爭斷斷續續持續到萬曆末年,東籲王朝在大明的打擊下四分五裂、由盛轉衰,但大明也徹底失去了雲南外圍的土司防線,緬甸的刀鋒直接抵在了中土的國境之外。
萬曆末年,東籲王朝重新統一併中興,時至今日,顯然前代英主給當今緬甸國王留下的豐厚遺產,讓他又有了向北擴張的野心,試圖趁中土內戰的時機,搶佔雲南的州縣。
“緬甸,和我大熙早晚是要有一場滅國之戰的!”吳成語氣冷淡的道:“南洋諸國碎成一地國,對我大熙來纔是最好的局面,緬甸這樣疆域遼闊、政權穩定,還以軍功爲榮、有擴張傳統的強國,若是遠在邊自然無所謂,可近在眼前,那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了!”
“但如今還不是和緬甸大規模開戰的時候.......”吳成又補了一句,緬甸不是國,滅就能滅得聊,雖然如今的緬甸和全盛時期相比國力下降不少,但要打一場滅國之戰,也需要牽扯巨量的資源和兵力,沒準中土相對平衡的局勢就會出現什麼變故。
“面對這樣的強國,得一點一點的喫,想辦法削弱之,沒法畢其功於一役......”吳成用望遠鏡在地圖上掃視着:“此番緬軍入寇倒是個機會,咱們可以趁機爲日後攻伐緬甸做些準備.......先將緬甸喫進去的前明的宣撫土司的地盤拆解出來再!”
大熙對西南的經營可以是踩在大明的肩膀上,大明在西南的佈置,大熙幾乎通盤接收、只略作調整,啓、崇禎年間的奢安之亂和沙普之亂,將雲南的土司政權也削弱了不少,連連戰亂中當地土司少民死傷無數,空出了大片土地。
在歷史上,這些土地大多被衝入西南的大西軍佔據,數十萬大西軍進入雲南,徹底改變了雲南的人口結構,漢人在雲南至此佔據了民族主導地位,加之孫可望、吳三桂在雲南的經營,爲之後滿清對雲南的改土歸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在這個時空裏,則是由大熙朝廷組織的大規模移民填充了雲南和西南各省的人口,湖廣、江西、河南等地,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在諸方勢力的反覆爭奪中遭受一場場兵災和屠殺,人口下降有限,因此存在着不少失地農戶和災民需要安置,大熙便將他們組織起來,參考明代衛所的方式,在西南諸省設置了一個個屯墾區,遷移漢民屯墾。
大量漢民涌入,自然造成簾地土民和土司的不滿,緬軍此番入侵只屠殺漢民卻不對這些土司土民下手,顯然也從那些帶路的土司和前明官將那裏得知了雲南的土漢矛盾,想要趁機利用了。
“利用矛盾,誰能比我大熙更擅長?”吳成淡淡一笑,吩咐道:“以軍機處的名義發文給艾奇,提醒他此番反擊緬軍,該以政治爲主、軍事爲輔,不僅要發動屯墾漢民,也要發動那些土司裏貧苦的底層少民和像龍在田那樣傾向於我大熙的土司貴族,要將他們團結起來,也要給予他們土地和財富!”
“錢財可以從那些土司貴胄中取,土地,就要從緬甸身上奪了!”吳成冷笑道:“你仔細告訴艾奇,雲南的戰事要以我爲主,消滅入寇的緬軍,主要是爲了在雲南和孟養、木邦等地的土民蠻民之中立威,爲之後咱們拆解緬北各宣撫故土鋪墊。”
“雲南之外,便要讓土司少民爲主,他們對孟養、木邦、孟密等地的緬甸人是驅是殺,都由他們做主,我軍只作爲他們的後盾……”吳成頓了頓,笑道:“當然啦,能少殺是最好的,之前沙定洲之亂中咱們俘虜的土司兵,一直分散在雲南各地興修道路水利,雲南那窮山惡水的地方,不知有多少人還活着,這些土司兵也該釋放一批以示恩賞了,正好拿緬甸人填一填缺口。”
吳成邁步向另一張地圖走去,一邊叮囑道:“即便孟養等地拿不下來也沒事,只要攪得一團亂,就能保雲南無憂,日後等咱們騰出手來,再慢慢去料理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