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駕崩
多爾袞皺了皺眉,一邊揀選着藥材熬藥,一邊問道:“皇上心中一清二楚,既然如此,爲何又要死守在這關內呢?”
“多爾袞,你真覺得退出關外就萬事大吉了嗎?”皇太極冷笑着,語氣很是嚴厲:“這世上的事,從來都是一步退、步步湍,留在關內,八旗再怎麼不滿,好歹還有點死戰的心思,可若是要退往關外,人心頓時就得散了!到時候人人都想着逃跑,哪還有作戰的心思?”
“武鄉賊虎視眈眈,就等着咱們退出關外的那一,到時候,只需要一場決戰,便能徹底剿滅咱們這立國生根數十年的大清!”
多爾袞沒有反駁,反倒是點點頭表示贊同,露出一臉笑容:“皇上看得很清楚,但八旗的那些貴胄兵將們沒有皇上這般遠見和眼光,他們現在一心只想着回遼東去,而且如今武鄉賊的游擊隊在遼東愈發肆虐,甚至開始窺視盛京,在八旗的弟兄們心中,再不回去,恐怕就再也回不去了!”
“你以爲現在拋棄關內,就能回得了關外嗎?”皇太極冷笑不止:“老十二就不會爲自己考慮?遼地留守的那些旗人,就不會爲自己考慮?留在關內好歹還有個爲公的假象,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可若是咱們要撤回關外……出發的那一,便是上下崩解的那一!關外的旗人,也絕不會眼看着關內這麼多人丁去搶他們的田地財富的!”
多爾袞皺了皺眉,又點零頭,微笑着道:“皇上或許得沒錯,但皇上你失敗就失敗在這方面上,當年皇上教誨過臣弟過,把握住人心,便把掌握了勝局,皇上,大清之中無論是八旗貴擘甲兵餘丁,還是那些漢軍旗的漢將和漢人官紳們,有幾個是認同您的施政的呢?所有人都對您不滿,以至於今日,您這個帶領大清入關的英主明君,卻變成了一個孤家寡人、獨夫民賊!”
皇太極默然無語,過了好一陣,才感慨道:“若是我大清碰到的是別家的對手,朕還有維持強撐的可能,可惜啊!上保漢不保滿.......給我們大清安排了一個最會攻心的對手,他們的每一招都激化着我大清內部的矛盾,朕每一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可就是束手無措......”
皇太極長嘆一聲,看向多爾袞,面上露出譏諷的笑容:“多爾袞,朕去之後,你就要自己面對武鄉賊那般的對手了,朕都應付不了,你覺得你有這個能力去對抗他們嗎?”
“皇上,能不能對付他們,那是以後的事,但眼前的事不解決,臣弟恐怕就沒有以後了!”多爾袞微微一笑,繼續熬着藥:“事已至此,臣弟還有什麼回頭的可能嗎?皇上當年是如何對付愛新覺羅家的兄弟的,臣弟可是親身經歷過的,就算皇上您發了善心,不取臣弟的性命,豪格又怎會放過臣弟?”
多爾袞拿着一把蒲扇扇着火,看着炭火跳躍升騰,語氣愈發冷淡且堅定:“皇上,就算臣弟願意收手,太素殿外的那些人,他們願意收手嗎?事已至此,誰也回不了頭了,皇上還是認命最好。”
皇太極冷哼一聲,又無奈的嘆了口氣,掃了一眼一旁默然不語的多鐸和忙着熬藥的多爾袞,問道:“既然如此,你們想要如何取朕性命?下毒?白綾?還是像當年宋太宗趙匡義一般燭影斧聲?”
多爾袞卻搖了搖頭,回道:“皇上病體沉重,下皆知,太醫院裏開的藥,也只能暫且控制住皇上的病情而已,臣弟不需要做些什麼,在這藥方之中添加些甘草、麻黃、鹿茸之類的藥材,皇上的病情自然會飛速惡化下去。”
多爾袞握着蒲扇的手動作快了許多,似乎是迫不及待想要將藥熬好:“當然了,若是太醫院的御醫們在這裏,或許還有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可能,但如今這太素殿中恰好一個御醫都沒有,只有臣弟和老十五兄弟兩個服侍皇上,咱們兩兄弟,自然是不懂得什麼藥理之學的。”
皇太極哈哈大笑起來,又感慨道:“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國勢巔峯,晚年卻被囚於沙丘主父宮中活活餓死,朕亦將大清帶上了巔峯,今日卻落到這般的處境,與其何其相像?”
“還是不一樣的!”多爾袞笑了笑,彷彿是在笑一般:“趙武靈王活活餓了三個月,受盡了磨難,臣弟與皇上到底是兄弟,這用藥臣弟是仔細斟酌過的,保證皇上今日就能往生極樂。”
着,多爾袞擱下蒲扇,取了一張厚厚的綢布,提着藥壺往多鐸捧來的玉碗之中倒了滿滿一碗藥,又細心吹涼,取了些漱口的蜂蜜水,與那碗藥一起擱在皇太極身邊的桌上,皮笑肉不笑的問道:“皇上,不用臣弟來伺候您用藥了吧?”
皇太極冷笑着擺擺手,將那碗藥一飲而盡,隨手將玉碗扔在地上,仰頭靠在枕頭上,大笑起來:“畢生功業,不過一場笑話!青史千載,無非亡國之主!殺人誅心,服了!服了!”
太素殿的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殿外等候的所有人都緊張的擡頭看去,卻見多爾袞掛着滿臉的淚痕走了出來:“皇上……突然發病,鼻血噴涌似海、無法制止,皇上……駕崩了!”
殿外頓時“哭”成一片,多爾袞“強忍悲痛”,從懷中掏出一張御旨來:“皇上留遺詔,立第九子福臨爲帝,九皇子年幼,需得衆臣盡心輔佐,故恢復太祖年間八旗議政之制,令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
多爾袞頓了頓,繼續道:“還有肅親王豪格……四王輔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