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突壘
錫翰和碩託來大名府,本是爲了撤走大名府的滿人和八旗部隊,放棄這一個突出部,沒想到他們還在行動之中,頓時風雲突變,大名府又變成了不得不守的地方,也是一塊被放棄的必死之城。
既然是必死之城,自然不能浪費太多兵力在此,大名府的八旗兵和滿人中的青壯餘丁,基本都分批撤去了京師,大名府城內留下的,除了錫翰和碩託的戈什哈和滿人中的老弱婦孺,便是一些自願留下的八旗兵將,還有英爾岱那一部被堵回來的千來個八旗兵和青壯,人人都和錫翰、碩託一樣,做好了必死的準備。
但再怎麼做好心理準備,大戰將至之時,面對着必死的下場,任何饒心裏都必然會止不住的恐懼和緊張。
錫翰也是如此,一隻手一直在微微發着抖,即便如今城內的銃炮聲已經停了下來,也始終沒有平靜下來。
錫翰深深吸了口氣,回身將殿門關上,取了塊蒲團鋪在玄武大帝塑像前,盤腿坐下,捏着脖子上的朝珠輕輕的揉着,心思不知飛去了哪裏。
就在此時,一聲哨聲遠遠飄來,乍起又滅,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錫翰卻全身一緊,捏着朝珠的手猛然抓緊,青筋都暴露了出來,兩隻耳朵全部豎起,全神貫注的仔細聽着。
不一會兒,城內的方向霎時間哨聲大作,錫翰長長吐了一口氣,摸出一把匕首擺在身前地上:“也該……到時候了。”
炮聲響,一發炮彈飛射出膛,一眨眼間便轟進了遠處一座街壘之中,各種傢俱雜物堆成的街壘“崩”的一聲轟然炸開,其後的一名清兵連躲避都沒來得及,便被炮彈攔腰撞成兩截,他附近的兩人則被亂飛的碎木掃倒在地,痛苦的哀嚎不止。
李際遇一路強行軍而來,沉重的重炮自然沒有帶在軍中,黃得功倒是帶了不少紅夷重炮和臼炮,但數量也不多,黃得功領軍出城,從端智門外攻擊甕城牽制守軍,更需要重炮壓制城牆上清軍的火炮,只分給了李際遇兩個炮組,以應付突發情況。
好在清軍的街壘修築的也並不堅固,隨軍行動的威遠炮已經足夠摧毀清軍的防禦,爲大熙軍的前進轟開道路。
清軍的抵抗也算不上激烈,那些穿着號衣的綠營兵根本毫無戰意,街壘被轟開,督戰的八旗軍官和兵卒也亂成一團,他們立馬就扔下武器逃跑,或鑽入兩側房屋再翻牆翻窗逃散,或者乾脆高舉雙手向街道上的大熙軍陣列逃來。
大熙軍對這些綠營兵本也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只要扔下武器逃跑,便一概不予理會,將全部精力都放在拔除清軍防線、消滅頑抗的清軍之上。
倒是大名府城城內膽大的百姓,他們不敢靠近戰場,但都趴在樓頂、樓層之上遠遠觀望着,見到有那些丟了武器逃了出來的綠營兵,還以爲是清軍或滿人想要趁亂逃跑,便撬了瓦片亂扔亂砸,或者乾脆提着掃把板凳等物一擁而上羣毆,打死打傷不少綠營兵將。
抵抗最爲激烈的,便是那些滿人和八旗兵,他們大多躲在街壘和房屋之中,或者爬上屋頂,只將戴着涼帽和頭盔的頭露出來,待大熙軍逼近,便用弓箭和火銃亂射。
那些滿人大多缺乏軍事訓練,射出來的箭矢軟綿綿的,大熙軍的戰士基本都是一身鑲鐵布面甲,這些箭矢敲在身上除了叮咚作響,幾乎毫無作用,而他們的火銃更是不少見到人影便亂放亂鳴,絲毫不顧及射程和有效殺傷距離,如同當年那些缺乏訓練的明軍衛所兵一般。
只有那些混編在其中的八旗兵對推進的大熙軍戰士還有些威脅,他們射術精湛,一口氣射出一波箭雨,能夠壓制住大熙軍的攻勢,但他們人數太少,而且大熙軍裝備精良,遇到箭雨便將身披雙層甲擘手持大盾長牌的重甲步兵擺在前頭。
清軍要破開這些這些重甲,只能用大弓重箭,站立彎弓之時,和活靶子沒什麼區別,而他們身上的盔甲,根本攔不住銃彈的穿透。
即便是躲在酒樓等樓層之中,大熙軍還有威遠炮可以使用,一發發炮彈或霰彈轟進樓裏,這些木製的樓層扛不住幾炮就會垮塌,將清軍直接埋在廢墟之鄭
到最後,清軍也只能使用最後一個辦法,揮舞着各式武器一擁而上,試圖與大熙軍絞在一起,用一場混戰擊退大熙軍。
李際遇所部不是吳成的精銳中軍,沒有大量配備燧發槍,更沒有刺刀可以使用,火繩槍在這狹窄的街道中無法形成齊射,但改良的鴛鴦陣卻正適合在這這街道之中巷戰,面對亂糟糟蜂擁而來的清軍,頃刻間便成了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李際遇微微彎着腰跟在一隊鴛鴦陣的後頭,前方的喊殺聲和銃聲漸漸了下來,透過一層層人縫,李際遇能清晰的看到前方的清軍正在潰敗,一名身着深紅色長身棉甲的八旗兵立在街道正中,不停的揮舞着旗幟怒喊着些什麼,但沒有一個滿人和八旗兵停下來,紛紛繞過他逃向端智門方向。
那名八旗兵也沒有囂張多久,很快就被一銃撂倒,清軍更加止不住潰勢,爭先恐後的奔逃起來,藏在一旁建築裏磨洋工的綠營兵見這些八旗兵和滿人都已潰敗,紛紛舉着雙手跳了出來:“投降!我們也是漢人!我們要投降!”
“八旗兵,滿萬不可敵?”李際遇滿臉輕蔑,冷笑不止,長矛一揮:“殺上去!讓東虜看清楚,什麼叫一漢敵十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