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轉機
這是極具歷史意義的時刻,來自地球的兩個方向,共同跨越了38萬公里的兩隻手握在了一起……
…n持續爲您帶來報道,請繼續關注……”
馬斯克饒有興致地看着電視節目上放送的畫面,那是昨天兩支登月隊伍首次相會傳回來的錄像。
雙方顯然都事先溝通過,都是隻派兩名宇航員出動,且其中一人擔任攝像師的角色,約定在兩個登陸地點距離的中線處見面,交換通訊頻道和禮物,並表達問候。
電視上的維克多和鄧磊形象截然不同,naca的半硬殼式宇航服有點像是一個瘦高的土豆長出了四個短粗的四肢,而“開拓1”合身且修行,加上外表附着的裸露覆合材料骨骼看起來非常科幻。
一個肉眼可見的笨拙,一個看上去就像機甲戰士一樣酷。
不過兩人的交流倒很是和睦,維克多送出了一個登陸器模型,鄧磊的回禮是一把多功能地質錘。
最後雙方還互相試駕了月球車,然後才因爲時間有限互相道別並返回。
媒體對這次會面的評價還是不錯的,約翰的新聞發言人也簡單提了幾句,看來是不太想把這事炒得太過火。
不過總體來說,比起前兩年的針鋒相對,現在的局勢緩和了非常多。
然而就在他這麼想的時候,首席助理斯科特出現在了門口,敲了敲打開的房門。
“ss,naca給我們下新訂單了。”
斯科特將平板遞到了馬斯克的手裏,現在specax也在大步向無紙化辦公邁進。
官方宣傳口徑是出於環保,但實際上是他抄的新遠。
雖然xap行事較爲神祕,但畢竟是航天界風口上的第一,一舉一動都能引起很大的影響。
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其推行的無人工廠、全體系計算機操控和無紙化辦公,後來的航天企業們也在這三點上拼命學,空叉更是其中的呃佼佼者。
xap激進的用ai控制一切雖然聽起來很瘋狂,但卻很符合馬斯克的胃口,只不過他並不太信任服務器的後門,沒有打算做到那麼誇張。
他快速閱讀着平板上的內容,臉上浮現驚喜的同時又生出了些許疑惑。naca決定加速戰神阿瑞斯計劃,向各大航天企業徵求新的方案,要求最好能在2020年中發射載人登火飛船,退而求其次2022年第三季度也勉強能接受,總之就是要儘快地登陸火星。
如何實現這兩個瘋狂的目標且不提,在正式計劃未提出之前naca就決定再增加超重助推器的採購數量,從5枚翻三倍增加到15枚,並把增加的5枚主動提價到3億美元,要求是在2019年中之前全部交付。
以specax的生產能力交付剩下的12枚助推器基本不算大問題,但總共近400臺猛禽發動機需要佔去絕大部分產能,不過在naca追加價值30億美元訂單的前提下,擴產也是輕而易舉。
但馬斯克很震驚naca表現出來的態度,登陸火星有多難naca肯定是最清楚的,他現在吹噓的是2020年登陸火星,2026年建立火星基地,但以現在的架勢naca像是準備把這個設想變成現實!
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載人登火計劃,在他看來完全就是爲了和華國人拼第一,比起登月競賽風險還高!
半年前那次失敗的教訓還不夠嗎?自那以後整個naca的行事路線都開始變得謹慎小心,連總統都無法強力干涉,畢竟後果可能是以宇航員的生命爲代價。
現在的突然轉變絕對有異常,只是爭搶第一的可能性很小。
“ss,ss?”
斯科特喊醒了走神的馬斯克,並提醒道:
“穆勒副總裁請您儘快過去,他已經在準備擴產了。”
“當然……斯科特,再給我說說當時的情況。”
……
級基地。
安茂偉和埃溫·範迪斯胡克下車就看到了林炬,立刻高興地上前握手。
“林老闆,久仰大名啊!”
“謝謝,真沒想到能親自看到您。”
安茂偉是華國天文學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41委員會副主席,埃溫則是第15委員會主席以及iau副主席,兩人此行正是爲了深空探測計劃而來。
“第16委員會主席最近在瑞典參加一場學術會議,不過他很快會和iau主席黛布拉·埃爾葛雷林一起到訪。”
安茂偉還帶着些許歉意地解釋,不過林炬顯然並不在乎很是熱情。“你們這些大科學家肯定有很多事要忙,做的都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業,我們應該支持你們纔對。
請吧,我們去那邊詳談。”
天文學會的動作比林炬想象得快,也可能是他們早有準備,但不管怎麼說都很讓人欣喜。
當然也可能跟肖岡田給他們畫的餅有關,動輒10噸以上的載荷質量吸引力可不小。
安茂偉和埃溫兩人一路上對林炬和新遠一陣瘋狂吹噓和拍馬屁,直到坐下後才說出了終極目的:
“林總裁,兩百多億太貴了,能不能再降低一些價格?”
埃溫是個六十多歲的荷蘭人,他的中文水平不錯無需翻譯幫助,很雞賊的沒有複述新遠的美元報價。
“幾百億元都能建一個小型核電站,如果僅僅是在推進部分上就花去這麼多,那我們就只能拿出很少預算給探測器,這與我們的目的是互相違背的。”
林炬臉上沒有什麼表情變化,只是很自然地問道:
“那麼iau決定拿出多少預算投入到整個探測計劃中呢?”
埃溫:“我們計劃是在2020年發射,總投資不超過35億美元,但其中絕大部分需要分攤給各個研究組織和大學進行探測路線研究以及零部件製造,實際上iau能夠掌握的資金最高不超過10億美元。
林炬不說話,他已經從埃溫有些尷尬的表情裏瞭解到了iau說服各界的理由。
並不是大家一起籌錢讓iau,而是參與進來的各方分配子項目,自己出資進行相關研究,幾十億美元大部分都是噱頭,真正能拿出來的資金只怕比10億美元還少。
就算是全拿過來也才67億人民幣,而且肯定要三年逐步到賬,與預期相比差得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