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希望
對於阿美航天來說,2018年的開端相當不錯。
先是“重力龍”飛船安然無恙地讓兩名宇航員體驗了四天的重力生活,並安全返回摘下了首個人工重力飛船的桂冠。
緊接着奮進號地面測試通過,標誌着阿美第一艘核動力大型載人飛行器首飛在即,算是對標了風暴號。
而現在,又一枚登月火箭矗立在了發射臺上。
這是第三枚sl-x,其上搭載的正是阿爾忒彌斯四號的全體乘組,將執行新年第一次登月任務。
相比於前兩發sl-x,這一枚sl-x對上面級做出了重大改進,將原來兩臺l-10發動機的icps上面級更換成了三臺l-10的半人馬座vi上面級,月球軌道運力增加到55噸。
增加的這9噸運力能幹什麼呢?再加上sl-x發射獵戶座飛船本就有的20噸餘量,可以順便把給‘起源’登陸器使用的ss燃料艙也打過去。
ss燃料艙放在了獵戶座飛船的上面,就像是阿波羅計劃中登月艙的位置,重疊起來後整枚火箭比原來又高了一些,但依然比星艦組合體更低也更輕,顯然不會發生重心問題。
更換新上面級是羅伯特局長以及國會老爺極力督促才搞定的,原來的icps上面級高不成低不就,需要把飛船與ss分別發射,一次等月就需要至少兩次發射。
現在簡化後就意味着每次降低4億美元以上的支出,也更加方便登月任務的進行。
執行這次任務的依然是四名宇航員,不過其中有一名居然是帶嚶宇航員。按照原來的章程直到阿爾忒彌斯六號naca纔會開放座位給歐洲,現在直接提前了兩次。
帶嚶宇航員戴維本人倒是知道爲什麼,原先歐洲都指望着阿爾忒彌斯計劃帶上自己,而現在不僅歐空局推進了塞勒涅計劃,還增加了華國這個新選擇。
通過天幕系列任務,現在已經有六個國家完成登月行動啦!
再加上naca決心大力開發月球的“半人馬”計劃,登月名額也遠遠不像以前那麼緊張,於是“慷慨”地先給帶嚶讓出來了一個,並且算在登陸月表的三人裏。
在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發射三個月後,阿美就又要登月了。
飽受質疑的超重助推器可靠性已經獲得了充分檢驗,加上ss星艦組合體,它已經連續發射了6次,最近四次一級都毫無問題,多機並聯已經不再是“離經叛道”。
不過爲了表示新年第一發的重視,副局長吉姆還是出現在了現場接受媒體採訪,然後注視着slx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騰空而起,再次將四名宇航員送上征途。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與外界所看到的一片向好不同,羅伯特並未被這種情緒感染,反而感覺越來越沉重。
7月阿爾忒彌斯二號的事故是一場災難,但對於阿美航天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事故過後naca逐漸從過熱的追趕氛圍中清醒,重新開始恢復過去的嚴謹和認真。所有人都以爲這會大大拖慢進度,但實際上因爲各項混亂的計劃重新被梳理,資源人力配置更加合理,外部干擾因素減少,在小半年的低谷過後發展勢頭反而更高,從slx火箭開始一路高歌猛進。
但在進步的同時大多數人卻忽略了大洋對岸的同行也在進步,他們只不過稍稍沉寂了一會兒,卻將迎來更爲猛烈的爆發。
根據公開渠道收集的情報資料,華國四大行正在聯合籌備一家新的投資銀行,小道消息稱主要面向太空開發投資,目的是爲航天市場募集資金。
毫無疑問,能配得上如此大陣仗的只有聯合礦業,在後者的大力推動下,月球基礎設施正像吹氣球一樣開始迅速膨脹,遠非傳統宇航路線可比。
還有聽說第二架、第三架空天飛機也將投入使用,華陰組織推動的廣寒宮基地也確定了發射計劃。
還有無線輸電、高超音速飛行器……naca爲之確立了一個又一個對標項目,每一個都是了不得的大計劃,讓羅伯特的精力總是不夠用。
除此以外他還要時不時的參加第十三辦公室組織的會議,後者的頭頭大衛雖然被很多人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真本事的確不小。
第十三辦公室甚至祕密開展了一個新學科:外星社會學,吸納了三十名科學精英參與,將在未來成爲“宇宙社會學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