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蓬勃發展的楓葉部落!
“移植成功,先澆少量的水...”
片刻後,在一羣婦女一起努力下,蔬菜植物全部移植完。
這期間,蕭羽給衆人一一講解移植方法。
還有...不同蔬菜的種植方法。
多久澆一次水,多久施肥...什麼時候收集種子。
聽得所有人都是一陣頭大,完全記不住。
衆人這才明白,種植蔬菜,不是光澆水就行。
好在,領頭的小玉雖然同樣額頭直冒冷汗。
但是,她拿着一隻漆黑炭筆,在獸皮紙上飛快記下了蕭羽說的話。
現在聽不懂記不住沒關係,回頭一定要弄懂並記住。
同時,小玉再次感嘆,首領大人什麼都會,簡直無所不能。
小玉走前,被紅蓮叫出去交談一番,將蕭羽準備招人一事說了。
對於這些,蕭羽也不會阻止,勢力想要發展就需要有新人加入。
但是,新加入的人,難保不會有二心,心懷鬼胎啥的。
楓葉部落大多都是他從小就認識的,信得過。
所以,蕭羽也很願意給楓葉部落多一點機會。
傍晚時分。
被妻子小玉灌了滿滿一大桶雞湯的辰龍,來請教蕭羽了。
說請教他們更多東西,還要加大十倍訓練量,所有戰士都嚇懵了。
“既然你們這麼想進步,明天,我會教你們一點新東西!”
手下人勤奮好學,蕭羽還是很欣慰的。
實力弱不可怕,可怕的是直接擺爛躺平。
經過夜光領域幾天催化。
今晚,從黑魔部落得到的玉米,終於有幾棵成熟。
結出金燦燦的玉米,每一根都有人手臂大小。
於是,楓葉部落又多了一種極品美食,燒烤玉米!
“羽哥哥,這玉米烤得金黃酥脆,太美味可口了!”
“是啊,這玉米是除了番茄之外,我第二喜歡的美食!”
“我也是我也是!”
小院內,三女白皙光潔的俏臉,轉眼變成了大花貓,滿臉黑灰。
最後,三女像瘋婆子一樣,抱在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喫玉米最好的方式是煮着喫,更鮮美,營養價值更高。等明天燒一些陶瓷,就給你們煮一鍋玉米肉湯嚐嚐。以後,有夜光樹在,各種好喫的也會越來越多!”
看三女喫得這麼開心,蕭羽也十分開心。
之前,他在荒野森林也收集了不少蔬菜水果樹。
被夜光領域催化後。
用不了多久,這些蔬菜水果就能徹底蛻變。
到時候,就有各種極品瓜果蔬菜享用了。
第二天清晨,地龍龜就再次動身,一路向北。
而龜背上,衆人也各自忙碌起來。
“怎麼還沒孵化?”
房間內,蕭羽看了眼木盒裏的一黃一紫兩隻蠶繭,這幾天晃動了好多次,卻一直沒破繭而出,他想了想對星嵐說道:“幫我多看着點...那兩隻蠶繭孵化出來,記得叫我。”
算算時間,都過去好幾天了,隨時都可能孵化,成蝶。
到時候,就能又多出兩隻新寵物了,還能穿上華麗絲綢。
叮囑一番星嵐,蕭羽就帶着紅蓮來到一處空地。
他一拍大地,大量泥土石塊拔地而起,建造出幾個大型窯洞。
然後,他讓小玉叫來部落的所有人。
楓葉部落兩百多人,蕭羽也早就分配了工作。
青壯年全部加入狩獵隊,負責戰鬥和狩獵;
婦女們負責洗衣做飯、種植蔬菜水果和給兇獸剝皮等工作。
剩下的全都是老人或小孩,或體弱多病之人。
不過,蕭羽今天教給他們的是捏製陶器模型,不用體力。
“首領大人您放心,我們一定努力做好!”得知首領大人要他們乾的不是力氣活,一羣老人小孩們,全都是鬥志滿滿。
一直以來,他們這些人手無縛雞之力,什麼都幹不了。
可現在,首領大人教他們燒陶瓷器皿,自然要全力以赴。
大部分人都沒藝術天賦,但是不少老人小孩捏出來的罐子不錯。
讓蕭羽看到一絲,量產陶瓷器皿成功的可能性。
至於剩下笨手笨腳的,蕭羽暫時讓他們負責捏磚。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建築工業。
最好的房子就是炎城那種石頭堆砌的房子,同樣粗糙簡陋。
而燒製磚頭的方法,比燒陶瓷簡單多了。
穿山甲能找到大量黏土,現在有了紅磚,流民們都可以建造房子。
所以,這些紅磚,同樣是以後的暢銷產品,而成本幾乎忽略不計。
“蕭羽,我的傷勢恢復大半,是該給你鍛造兵器了。”
六月融合兇獸的力量後,肉身的自愈力本就遠超普通人。
再加上服用菩提果後,也過了好幾天,她的傷勢已經恢復大半。
眼看着大家都在爲部落貢獻自己的力量,她也不能閒着。
至少在抵達神兵城前,先替蕭羽鍛造一把兵器。
“要不等徹底痊癒再說?”蕭羽詢問道。
“已經可以了。”六月搖了搖頭,語氣堅定。
“那你先跟我來...”蕭羽打量白毛貓女一圈,開口道。
他直接拉住對方的小手,來到夜光樹下。
夜光樹下被分成三塊區域,最大區域就是三棟房子。
剩下的地方,則是種滿了蕭羽這段時間找到的蔬菜瓜果等植物
其中一株半人高小樹格外醒目,正是菩提樹!
之前沒有進化菩提樹,是因爲要觀察一下白毛貓女的狀態。
幾天過去,也觀察得差不多了。
白毛貓女想鍛造兵器,還是先讓她徹底痊癒吧。
“又結果了呢!而且...比預想的要快了一倍左右。”六月蹲在菩提樹面前,看着樹枝上的花朵剛凋謝,就又結果了,頓時欣喜不已。
原本的菩提樹,1-2個月才能結果。
被蕭羽進化後,1個月就能結果。
可現在,或許是因爲有夜光領域的籠罩,時間更短了!
“嗯,在夜光領域下,一階菩提樹半個月就能結果,成熟!”
蕭羽跟菩提樹有着特殊感應,他查看一番枝葉變化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