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小面
“麪粉豬肉加醬油,味道喫起來很上頭。”
“今天教大家怎麼做好喫的醬肉包子。”
“我們將麪粉與水充分攪拌,然後蓋上保鮮膜,發麪一小時。”
“接下來我們可以趁這個時間調餡兒。”
“餡兒的肥瘦比例最好是3:7,這個程度的餡兒是最有滋味的,當然各位小可愛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調整。”
“將劑子像這樣用擀麪杖擀成均勻的圓形,然後加入適量的餡兒。”
“這樣緩緩的摺疊,記住,折多少褶皺看個人喜好啊,但up主建議折18—22個就行了。”
“太多了皮薄,容易露餡兒,太少了就成饅頭了。”
“上汽之後,蒸20分鐘左右,我們的普普通通醬肉包子就做好啦。”
“包子學會這樣做,皮薄肉嫩。”
“好喫到變態,非常的哇塞!”
“是不是非常簡單呀?”
“我的美食視頻偏向提升細節,時間長完播率差,全靠觀衆們的三連改善。”
“拜託大家現在就可以長按點贊自動三連。”
“也可以轉發給你親愛的母上大人,讓她做菜可以讓你流口水,煮飯不怕翻車。”
“大家記得給up一鍵三連哦!”
“點贊達到500,up明天加班給各位更新新視頻。”
沈爲是個行動派,既然新的任務已經出來了,那他就要開始想辦法實施了。
第一個人氣任務,沈爲準備錄製一些美食視頻傳到阿b叔叔網站上去,爲自己的店打個廣告。
但是短期內經營一個賬號,基本是很難看到成效的,不過沈爲也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
能成自然好,不成也不虧不是?
看着上傳成功的提示,沈爲便關掉電腦,準備出門採購實施計劃所要用的材料。
“鹼水面怎麼賣?”
“三塊一斤。”
“好,給我來幾斤。”
“老闆藤藤菜怎麼賣?”
下午四點左右,沈爲逛完菜市場,帶回來一大堆東西。
在剛剛得到絕對調和這個天賦的時候,他就有了想法。
只見他翻出許久不用的大鐵鍋,倒入清水,加入蔥姜去腥,然後加入豬骨,雞架等吊高湯的食材。
將火開至最大,水開後轉至小火慢慢悶煮。
這時,在另一個竈上架好炒鍋。
加入少許熱油,然後倒入渝州本地的石柱幹辣椒、二荊條、小米辣、子彈頭辣椒與一點花椒,然後小火慢慢煸炒。
這個過程需要耐心,要不斷翻動鍋裏的辣椒,避免因爲受熱不均而炒出糊味。
隨着鍋鏟不斷的上下翻飛,一股麻辣味漸漸瀰漫在整條街上。
味道並不嗆人,但只是聞着就讓人渾身發熱。
炒到辣椒用手一捏就酥脆的時候,就可以加入芝麻了。
又炒了一段時間,沈爲關火。
將裏面炒好的幹辣椒倒在碗裏,放涼後倒入石窩中開砸。
炒的酥脆的幹辣椒,被鵝卵石慢慢的碾碎,麻辣的風味更加濃郁。
然後沈爲朝鍋裏倒入小半桶菜籽油,一丟丟豬油和牛油增香,開大火將其燒到冒煙的時候,晾一會兒。
這一步是爲了不讓油溫過高造成辣椒和芝麻糊掉。
然後突然起鍋,一下子將其倒入之前衝好的辣椒麪之中。
再丟入香葉、八角、桂皮等打成的細粉,下入蔥絲蒜片等調料一同過油。
在完美調和的天賦下,每一種調料沈爲都能精確到毫釐,每一種用量都可謂是妙到毫巔。
霎時間,滿室生辣,十里飄香。
打好蔥姜水,鹽等基本調味底料,加入一點點豬油以及剛剛弄好的油辣椒,絕對調和的天賦讓他能將這些各種調料使出黃金比例。
多一分則鹹,少一分則淡,增一分就辣,少一分不美。
又丟進去一些雪菜芽菜,舀出一勺高湯倒進去。
豬油在熱湯裏慢慢化開,油花一朵朵漂浮在湯麪上,香氣勾人犯罪。
燒開水煮好面與藤藤菜,藤藤菜打底,將面用筷子挑入碗裏。
最後撒上蔥花,那小味兒,撓撓兒的就上來了。
到這裏,一碗渝州小面,便做好了。
擺到桌子上,沈爲迫不及待的操起筷子,一大口暴風吸入。
麪條勁道,爽口彈牙。配上鮮香的油辣子,簡直是天作之合!
筷子夾起一截蒼翠碧綠的藤藤菜,裹上幾根麪條,放入嘴裏。
藤藤菜煮的恰到好處,又脆又嫩,裏面的空心也溢滿了高湯,再搭上鹼水面獨到的口感。
天堂也不過如此吧!
唯一讓沈爲有點遺憾的便是,高湯的燉煮時間不夠,還不夠香。
但是這些都能付諸於時間的奇妙來解決。
將高湯的火關到最小,明天早晨,就能有一鍋完美的湯底了!
沒錯,沈爲已經喫過做饅頭的苦,尤其是梅花饅頭。
雖然很受歡迎,但做起來實在是太費力了!
尤其是,他還只有一個人,只能意思意思做幾籠,想到自己爺爺和父親,太多的話沈爲害怕自己英年早逝。
但營業額的指標任務又怎麼完成呢?
沈爲決定捨棄一些實在太費時費力的東西,比如白糕,麻花之類的。
白糕工序是太過複雜,而麻花要自己手動搓。雖然是爺爺專門從磁器口拜師學藝學來的招牌,但量力而行,沈爲也只能暫時放棄了。
丟掉這些費時的東西,在獲得了“絕對調和”這個天賦的時候,沈爲便決定搬出地下室塵封已久的幾張桌子,來做一做小面生意。
小面的關鍵在於兩點,一是麪條,二是調味。
小面用的是鹼水面,又分爲細麪條和韭菜葉兩種樣式。自己做來不太現實,但沈爲可以從供貨商那裏買。
調味?自從得到絕對調和以後,就正好是沈爲目前最擅長的方向。
自然要好好使用起來。
擦好桌子,做完一系列準備工作,已經入夜了。
年輕力壯的沈爲,從今天買菜的推車裏掏出一個土豆。
沖洗乾淨便開始切片。
看得出來他的刀功並不很好,但他卻很認真。
一片片切的很薄,動作雖然很慢,但沈爲從來不急。
當年沈爲爺爺便是覺得他有這份靜心的本事,是學廚的好材料。
這種本事在手藝人那裏可以叫做匠心,在克服困難的路途中叫做耐心。
在這靜下來的喧囂浮世裏,大概便是窗外蟬鳴,屋內運刀不停。
成功的機會已經給你了,還給的明明白白,只要練習,熟練度就會增長,就能看到收穫。
而沈爲從來都是不缺乏刻苦和堅持的人,只是沒有找對方向。
當心靜了下來,當他全神貫注於眼前的土豆時,刀功的鍛鍊提升尤爲明顯。
沈爲並沒有注意到,系統裏面板上的刀功熟練度正以一個相對於平時極爲可怕的速度增長。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